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唐宋文学六十家 作者:潘裕民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上一章 下一章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唐宋八大家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

3.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中华书局,1959年。

2.顾栋高:《司马温公年谱·王荆公年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三)其他

王安石年轻时即以天下为己任,“有矫世变俗之志”。二十二岁(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开始了政治生涯,先后在鄞县(今浙江鄞县)、舒州(今安徽潜山县)、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等地做地方官近二十年,显示出不寻常的政治才干。他关心民生疾苦,有改革政治之志,曾上万言书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畅论时政,主张“改易更革”。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擢升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次年为宰相。在神宗的支持下,他开始实行变法。他所制订的新法,对抑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特权,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巩固国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地主豪商的利益,遭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激烈反对,王安石先后两次罢相(一次是在熙宁七年,即公元1074年;一次是在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最后退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神宗死后,旧党执政,新法便被全部废弃,王安石忧愤而死,终年六十六岁。 二、创作成就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4.梁启超:《王荆公》,中华书局,1936年。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的词作不多,但能突破五代以来绮靡风气的影响,风格高峻,独标清奇。其中,以《桂枝香》一词最为有名:

这部分反驳,是信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置论敌于绝境。接着,就司马光的攻击,针锋相对,逐一驳斥。然后对所谓“天下怨谤”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文章旗帜鲜明,言之凿凿,令对方难以答对。

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以后,诗风有所变化,写了大量的写景诗。这些诗,大都写得新颖别致,清新明丽,艺术技巧比以前更加成熟。如《江山》、《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州》等小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泊船瓜州》原诗如下:

今传诗文集《王文公文集》,南宋李璧著有《王荆公诗笺注》。词存二十余首,有辑本《临川先生歌曲》。 三、主要参考文献

王安石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重在“适用”(《上人书》),极力反对西昆派的形式主义文风。

一、生平事迹

(三)词

5.王水照、高克勤:《王安石散文选集》,1997年。

(一)散文

(一)传记

(二)诗歌

(二)作品

4.沈钦韩:《王荆公诗文沈氏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

5.邓广铭:《王安石》(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

他的《游褒禅山记》则是一篇说理性的游记。文章不以记游为重点,而是借写游山探奇的经历,来发挥其治学的见解,可谓独具一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曾被封为荆国公,后人也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出身于寒素地主家庭,父亲王益中过进士,但一生只做过几任州县官吏。

此诗作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奉诏进京,途经瓜州之时。诗中表达的是对金陵的留恋之情。诗的第三句里用一个“绿”字,把春风的作用活画了出来,因此这句一直被人们当作注重修词炼字的范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多方面的成就。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李璧:《王荆公诗笺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

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主要是一些有关政治和学术的理论文章,无论长篇短制,大都结构谨严,辩理深透,笔力刚劲,语言精练,以雄健峭拔见称。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作品。其中《答司马谏议书》最具代表性。本篇是王安石接到司马光第二封信后的复信。中间一段对对方责难给予答辩,写得尤为精彩:

应当注意的是,王安石的古体诗常常以散文句法入诗,造语生硬,又爱发议论,喜欢搬用典故,对后世有不良的影响。

1.《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

这是一首怀古词,一题“金陵怀古”。词的上片写金陵秋景,以“画图难足”加以概括,气象开阔,笔调雄健。下片怀古寄慨,寄寓了对统治者逸乐亡国的批评,立意不凡,议论高超。据说当时寄调《桂枝香》作金陵怀古词的有三十多家,而以王安石这首为“绝唱”。

1.脱脱:《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中华书局,1977年。

2.《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吴小林:《唐宋八大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在诗歌方面,王安石很推崇杜甫和韩愈,风格遒劲有力,以善于说理、精于修辞见长。不少作品突出地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内容充实而时有精辟的见解。如《感事》、《兼并》、《收盐》、《省兵》、《河北民》等诗,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主张改革弊政的进步理想。《白沟行》、《阴山画虎图》则着重反映民族矛盾。他的一些怀古式咏史诗,如《杜甫画象》、《明妃曲二首》等,其特色在于立意新鲜,不同流俗,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显示出作者透彻事理的眼光。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