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灶神的忌讳如此之多,而一日三餐又顿顿离不开灶。人在灶前稍不留意犯了禁忌,得罪了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一汇报,就不知将会降下什么祸事。所以,在灶王爷上天之前,人们必定要郑重其事地祭祀一番。
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由此可见,最初人们以为灶神每月最后一天都要上天告状,其中有大罪者要被减寿300天,小罪也减寿100天。后来逐步演变,把灶神每月上天一次,改为每年上天一次,祭灶的时间也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了。
关于祭灶的供品,汉晋时流行以黄羊祭祀,南北朝祭灶则用“豚酒”。宋代按范成大《祭灶诗》所说,“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食品更加丰富了。这些供品无非是要堵住灶神的嘴,让其酒足饭饱,心满意足,上天后切莫计较家长里短的杂事,多加包涵。明清时期,祭灶食品由荤变素,增加了柿饼、干果之类。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还增添了灶糖,即麦芽糖。麦芽糖又甜又黏,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王嘴吃甜了,就不好再说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至于连糖果也供奉不起的贫苦百姓,则只好对着灶神许愿。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日子过得苦,来年再请你吃糖。”
每逢祭灶这一天,不论大户小户,不分贫富贵贱,家家都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设供祭灶。这时还要在厨房神龛供奉的灶神像两旁,贴上千篇一律的新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这是人们对灶神的祈祷。设供品后,全家参加祭礼。然后由长子撤香、送酒,为灶神上天坐骑撒豆子、草节等马料,由灶台一直撒到厨房门口的小路上。最后,将原灶神像揭下焚化,称为“送灶”,即送灶神上天。几天之后,多在除夕之夜,再由家长燃烛、焚香、叩头,净手将新灶神像贴于神龛上,然后于神像前摆供祭祀,叫作“接灶”,即重新将灶神从天上接回人间。通常自腊月二十三日送灶,至除夕迎灶,共七天。清人张朝墉有《燕京岁时杂咏》诗云:“纸幡甲马到厨东,司命遄〔chuan 船〕纡薄醉中。天上去来才七日,凡人无此大神通。”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灶的一些情况。
灶神家家都有,是人们最甩不掉、摆不脱的一位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里守着一位监护神,不能不怕他上天告状,因而有关灶神的忌讳最多。据《敬灶全书》列举,有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烧饭做菜;不得将污秽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这些忌讳,除了在灶前小便、吐唾沫等有碍卫生以外,许多都没有什么道理。但由此可知,古人对灶神是怎样毕恭毕敬了。
祭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礼俗。灶神在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是人们信奉的资格最老的神祇之一。早期的灶神产生于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不熄灭的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到了夏商时期,灶神逐渐与火神分离,成为民间单独尊奉的一位大神。据《礼记·曲礼下》载,周代“祭五祀”就已包括祭灶神了。所谓“五祀”,是春季祀户,夏季祀灶,中央(夏秋之交)祀中霤(中堂),秋季祀门,冬季祀行。这里对灶的祭祀,主要还是看中灶与门、户等一样对人具有实用价值。但到汉代之后,灶神就转化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的神了。
祭灶活动是一种迷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己命运的茫然不解,他们只能把自己遭遇的各种吉凶祸福托之于神。人间过错难免,又怕受到惩罚,所以只有诚心诚意祭灶,以求消灾免祸。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到近现代祭灶活动就逐渐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