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一路西行,把看到的景象与玄奘的记述相对照,情形并不令人鼓舞。巴基斯坦境内的白沙瓦,玄奘所倾心的唯识宗的发祥地,现在受塔利班影响,军火兴旺,人人自危。印度的比哈尔,佛陀在此度过一生大部分岁月,玄奘也在此度过旅印大部分光阴,现在因为种姓矛盾陷于混乱,数万人丧生。玄奘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印度古代最高学府,现在已成一片废墟。触景生情,令人不能不更加怀念玄奘。在玄奘的时代,佛教在印度一带已开始衰微,而现在则完全消亡了。目睹动乱的现状,一个不信佛的人也不禁会想,世界多么需要佛教的和平宽容精神。书云也许仍然弄不懂深奥的佛理,但是,我相信,她一定在这个意义上懂得了她的姥姥以及一切善良人心中的信仰。
两个多月前,我在甘肃安西境内的戈壁滩上见到了这位女子。当时我参加央视“玄奘之路”活动,在大漠戈壁行走四天,刚从英国回来的书云也赶来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分别时,她送给每人一本记述她的那次旅行经历的书,就是《万里无云》。
一个在英国生活的中国女子,有一天突发奇想,从西安出发,穿过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足迹遍及整个印度,再返回西安,历时将近一年,把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西行取经之路走了一遍。
据我猜测,书云的认真很可能也是受了玄奘的感染。在中国历史上,像玄奘这样认真的人是少见的,在他身上有着一般中国学者最缺少的执著求真的精神。除了取经、译经的伟大成就之外,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为印度和中亚、南亚诸国保存了公元七世纪前的历史,使他成为当地至今仍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旅途中,玄奘受尊敬的程度常常让书云感到意外。她到达吉尔吉斯斯坦的小镇卡拉库尔,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她认为不会有人知道玄奘,正在为如何介绍自己的旅行目的而犯难,旅馆女老板拿出了一张当地的大地图,指着右下方玄奘的拓像对她说:“玄奘是我们的英雄,他为我们国家保留了详细准确的记录。”书云在发现自己对玄奘的无知之后感到震惊,但愿她的书能把这种震惊传递给我们,使我们认识到,忘记玄奘,不懂得尊敬我们民族的精神伟人,这是可耻的。
书云动念作这个不寻常的旅行,原因有二。其一,与她最亲的姥姥生前是虔诚的佛教徒,这在当年被视为迷信和落后,现在她试图理解姥姥的信仰;其二,在牛津大学读研究生时,来自印度和日本的同学都熟悉玄奘的事迹,说玄奘是他们最崇敬的中国人,这使她为自己对玄奘的无知而震惊。于是,她决心了解玄奘,并通过玄奘了解佛教。
2006.1
让我感动的是书云的认真,她下了很大工夫研究相关史料,但不满足于此,一定要亲自沿着玄奘的足迹进行实地考察。我还欣赏她的诚实的写作态度,对于玄奘和佛教,理解到什么程度,清清楚楚写出来,有不理解的地方,也老老实实承认。这是她写的第一本书,先出英文版,编辑向她约稿时,她直摇头,说自己不是作家,写不了文学作品。她没有端文学的架子,反倒写出了一本真实感人的书。也许得益于她长期给英国电视台做专题纪录片,她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对于所到之地的描绘,在当年玄奘的记载和现在她自己的见闻之间,镜头的切换十分自然,总之读起来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