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我做客服的主要目的,是想把“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真正贯彻为我们团队的文化,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点。
坐而论道有个最大的问题——知易行难。我希望实验室的学员最好能够花点时间,真正参与到真实的产品里。要知道,看100场足球比赛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的未来。
我始终相信且无比期待,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与行业、产品深度结合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出现。与行业和产品相结合,这才是人工智能最踏实的做法。
第二,让创业者学员给我当老师。
其次,永不满足,永远学习。
我一直主张,做产品一定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吃”,即一定要亲自使用。如果你自己都不用,当然不可能体会到作为一个用户的感受,更不可能把产品做好。
签约之前我查了一下郎平的经历,我脑海里有两个字促使我让同事尽快与她签约,那就是:聚焦。1973年,郎平被选入北京工人体育馆体校排球班,从13岁开始一直到今天,40多年的时间里只专心干一件事:打排球。从打排球,到赴美国学习体育管理,再到执教排球队,一辈子只干排球这一件事。
人工智能被过分吹嘘就变成了泡沫。现在很多人对机器的担心可能是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今天的人工智能,远未达到美剧《西部世界》里描写的那样能够像人一样去感知、理解这个社会。
学员: 有一家从事农产品电商的公司,帮助销售陕北某地滞销的大枣,在360搜索上了一次头条,带来了不错的销量,您能否为它们的商业模式提个建议?
当然,很多管理者在处理我转来的投诉时也存在问题,总觉得这是老板说的,就无条件解决。这肯定不是我的本意,我是希望你去分析问题,通过这个问题举一反三,建立起一套完整且健全的游戏规则。在建立好游戏规则后,就能一劳永逸地把这类问题都解决掉。
最后,重视用户反馈。
我一直认为,硅谷最厉害的不是投资,而是经验传承,包括谷歌的两个创始人,他们背后都有导师。你会发现,正因为有了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才使创业者不仅能拿到投资,更重要的是,还能吸取一些经验。至少在创业者迷茫的时候,有人能够在旁边跟他交流,能够让你少摔一个跟头、少走一点弯路,这对一个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学员: 创业初期,有投资人要投资,但是团队内部有分歧,有些人觉得该拿投资,有些人觉得不该拿,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初创企业最怕哪种投资人?
老周: 这个问题很具体。我个人认为,做孵化器的人,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两次创业成功的经验。否则,你凭什么教别的创业者?其他创业者凭什么将自己辛辛苦苦打磨出来的产品和公司放到你的手上?
做生鲜产品的都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你的产品品种不够多,客户就无法进行重复购买,就像苹果再好吃,也不能每个用户每天都只吃苹果。但品种多了又过于复杂,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另外还有中间损耗的问题。出发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用户喜欢你、爱上你。
学员: 我以前有两次创业经历,第一次项目刚启动没多久我就出国了,第二次在国外,但也是不久就离开了。现在我在做一个项目,帮创业者快速做产品,我把自己定义为孵化器,但不知道自己应该到什么阶段离开?
有很多用户在反馈的语言表述上可能很不清楚,甚至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但是我们要分析原因,看看在我们和用户的沟通过程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游戏规则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直到解决不完。所以,对我做客服这件事,希望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要求各级管理者必须重视用户的反馈,无论是我们当年做安全产品的时候,还是现在各个团队做智能硬件产品。虽然有的用户的反馈很无聊,但是有很多反馈是一针见血、确实对产品改进有帮助的。
第一,实验室最大的价值,是探索经验传承。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能够理性地理解人工智能,便可以将之分成两个类型:一类是弱人工智能,另一类则是强人工智能。以上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心是指强人工智能,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现在还是弱人工智能时代。而时下热炒的人工智能概念,本质上是弱智能,甚至是伪人工智能。
在极致产品实验室的最后一次课上,我不再跟大家讲我的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我尝试了一个新的方法——我反过来向学员们学习,问了他们很多我困惑的问题,有关于产品经理的,也有关于发现人才的。
此外,我特别怕听大词,如平台、生态等,特别是早期创业者。行业大佬可以拿这个忽悠人,创业者就不要谈这个了。当你没有用户时哪来的平台?当你的产品没有足够多的人用,或者只有你和你同寝室的人用,又何谈平台?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产品好,只要能赢得用户的欢迎,就一定能够有机会做出商业模式。
还是中国女排队员时,郎平就已经非常优秀了,与美国名将海曼、古巴名将路易斯并称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仅凭这一项,她在体制内就能吃一辈子。但是她并不满足,她要学习,先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英语,再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学习现代体育管理。她干的不是低水平重复,这跟“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卖油翁绝对不是一回事。她是持续地在提升自己对战术的认识、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对运动员的认识、对团队管理的认识,甚至是对自己的认识。
学员: 投资人说我的项目商业模式不成熟,让我先雕琢商业模式,但也有些投资人建议我先做产品,我该怎么办?
我对导师高高在上地给学员传授经验的模式比较厌倦,所谓的经验总结,就是翻来覆去那几句话。我觉得做产品挺容易的,就一句话——不忘初心,从用户角度出发。但如果老讲这句话,听的人和讲的人都会觉得很无聊。所以,我觉得应该尝试相互的研讨和相互的交流。
令人兴奋的是,极致产品实验室给了我不少收获,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
老周: 我觉得你说的事情挺好,但它其实不叫商业模式。需要想明白的是,什么样的人会是你的消费者?如果单纯是帮助陕北农民销售大枣,那么购买者能否形成日常的购买习惯?他们能从购买过程中获得怎样的用户体验?从商业的角度而言,你要自己去想怎么靠自己的力量提升用户体验,进而赢得用户的认可。
在那次讨论中,大家的很多想法让我受益匪浅,这让我很兴奋。我毕竟只是一个人,脑子里的东西有限,和学员们的平等交流能够让我获得很多全新的养料,这或许是实验室给我的最大收获。
老周: 坦白地说,极致产品实验室给了我一定的压力。这个实验室本身也是一个实验,我想通过这些年我做产品的体验,给学员们一些产品研发方面的启发。如果能因此产生些现象级产品,我将十分欣慰。
学员: 总听人说,周总您是360最大的客服,常常会亲自在微博、微信上为用户解决问题。请问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用户遇到棘手问题时,您是不是会用自己的超级权力去帮他们解决?
首先,做产品必须要亲身使用。
所谓弱人工智能,只不过赋予了机器一些智能化的东西,这些机器没有自主意识,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弱人工智能其实是一种专才,它有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无法将所有能力合在一起;而强人工智能则真正具有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知觉和自我意识,是一种通才,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包括360,多么需要像郎平这样聚焦的、学习的、钻研的、思考的、坚韧的产品经理。如果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不能产生很多这样的人,国家就会死气沉沉;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不能产生这样的人,企业就会失败。大到一个国家,中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小组,到处都需要郎平这样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一个团队,少到几个人,多到成千上万人,如果其领导者是平庸的,则团队根本不会有什么凝聚力,注定是一盘散沙,什么都做不成。
学员: 360在里约奥运会时,为什么会选择郎平作为品牌代言人?
所以我建议,大家应该聚焦于你准备做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产品和服务能为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问题?能够给他们创造什么价值?这些问题想不清楚,相当于脱离了用户基础,创业无法长远。
做产品最重要的是接地气,保持手感。你需要了解用户在想什么,因为目前我们的产品不完美,当前的游戏规则也不完美,而且我们还做不到举一反三。如果不知道用户在想什么,不知道用户会遇到什么问题,那我们根本就没法改善现有产品。
老周: 有钱不拿是傻瓜,但要看投资人的想法是什么,要看投资人是否认同你们的理念,对你们的将来有没有建议和帮助。
老周: 这是一个好问题。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其实不仅是怎么挣钱,而是首先得有个产品,其次再谈商业模式。无论多么伟大的公司,都扎根于某个产品之上。根据你的产品,找到你的用户群,有了用户之后,你才能找到一个市场。在这个基础上,你才有可能找到挣钱的路径。
学员: 周总,您平时的工作很忙,为什么还要办极致产品实验室?通过这个实验室您有怎样的收获?
我一直强调做产品、做事情要聚焦,但回到现实中,有时候我也会违背自己推崇的这个原则。多元化是人性的冲动,但从做企业的经验来看,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有不断提升、持续进步的基础。签约郎平,是因为我觉得这样专注、聚焦的明星教练打出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坏;然而,更可能的是,我潜意识里觉得郎平的聚焦、专注与我一直推崇的做产品、做事情的原则不谋而合。
另外,创业团队内部有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需要一个能做首席执行官的人。评判这种人的标准不是看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而是看他是否具备领导力,能否让每个人充分表达意见,并通过讨论形成一致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是聚焦。
弱人工智能可能会让部分工作消失,但与之相对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会提供新的工作机会。即使是能力相对弱的群体,也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引导和再培训实现重新就业。整体而言,人工智能对于下一代人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大,他们会根据所处时代的需要去学习相应的能力。
人都有惰性,都有利益算计,愿意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心理的“舒适区”,这导致大多数人永远不会冒险去尝试,永远是低水平重复。但对有些人来说,仿佛天生就有逃离“舒适区”的基因,时刻准备进入“学习区”。这样的人成了政治家、元帅、艺术大师、发明家、冒险家、企业家、体育大师……
郎平每次带一支新队伍、每次冲击赛事、打每一场比赛,对她来说都是一次未知的挑战。如果力有不逮,如果跌出预期,那无异于是对她以往所积累的能力与信誉的一次打击。一个精于算计的人,早就见好就收了,但郎平时刻准备抛弃“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愿意接受未知的挑战。
第三,实验室要真实做产品。
学员: 现在人工智能的概念很火,到处都在谈人工智能及其工业化应用。我想问三个问题: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意识?人类会不会被机器人消灭?人类会不会大规模失业?
其次,做产品要接地气,保持手感。
你前两次创业都是半途而废,我建议你看到好的项目时果断地把自己投资进去,跟大家一起把事做大。如果每次创业都浅尝辄止,对你没有任何意义。有一幅漫画:有个人在地上挖了七八个坑,每个坑深浅不一,但是没有一个坑挖得特别深。最后,他得出了这个地方没有水的结论,但真实情况恰好相反。所以,我的建议还是找一个具体的方向深入地创业一次,这对你可能比较适合。
老周: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就像现在谈论火星上是否会与地球一样出现人口过剩的问题,时间稍微有点早。
老周: 我觉得,郎平身上完美地体现了一个好的产品经理的多项要素,或者说360需要的正是郎平这样的产品经理人。
所有这些都源于互联网的出现。人工智能其实并没有实现算法上的突破,取得突破的是大数据。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在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后,我们就能知道很多事情它干不了。
创业初期,最怕那些不懂投资的真正理念、带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进场的土豪。这种投资人不仅对你的未来没有帮助,而且还会带来不少压力。如果将来你的项目失败了,亏了钱,他们甚至恨不得想办法追讨你,要把钱拿回来。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是否拿投资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看人。
当然有一些特例是很多创业者很难效仿的,因为他背后有个励志的故事,像我们这些做企业的都很容易被其打动,比方说褚橙,但这恐怕不是一般创业者能够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