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一个阴阳的概念,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那么到底什么是阴阳呢?阴阳其实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事物产生、消灭的根本。它认为阴阳是处处存在的,凡是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热的、运动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阳”;而凡是属于阴暗的、沮丧的、衰弱的、冷的、静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则都是“阴”。
养生保健,要视人体质之阴阳强弱,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所收益。人之体质阴阳强弱与患病情况有很大关系。“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物盛从化,理固然也”这段话是说人的形体有胖瘦、体质有强弱、腑脏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受的病邪,也都根据每人的体质、脏腑之寒热而各不相同。或成为虚症,或成为实证,或成为寒证,或成为热症。就好比水与火,水多了火就会灭,火盛了则水就会干枯,事物总是根据充盛一方的转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体质偏爱不同的疾病。
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比较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
以上说的只是大概情况,人们常说“瘦人多火”,“肥人多痰”,“阳盛体质的人,感邪后易热化;阴盛体质的人,感邪后易寒化”。即是指得阴虚阳旺及阴盛阳虚两种体质。
这是因为,神属阳,在生命活动中易于动而耗散,难于清静内守,务须养之以静;形属阴,易静而难动,故养形以运动为贵。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兼修,形神共养,才能使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黄帝内经》中讲到“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这个中央既非南北,也不是东西,虽然东西南北都有土,但是只有中央的土才是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
阴阳俱弱体质:由上述阳虚症状,还兼有形体偏瘦,饮食不多。倘目有神采,耳郭肉厚端正,为先天禀赋较强,头脑聪明;若目无神采,脑筋混沌,身体糟糕。凡阴阳俱弱体质,虽病患多,却不太重,服药也不能耐受大补、大泻、大寒、大热之药,只适宜和平之药,缓慢调养。
阴阳俱盛体质:除上面阳旺表现外,还应兼身体丰满,肌肉厚实,皮肤略粗,进食偏多。平时很少生病,若患病常常较重,由于病邪积累已经深久,治疗需用重药。而且寒热之药俱能接受。
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因为中医不可能像西医那样提供各种精确的数据,或者拍一长串片子让你看到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中医只是通过望、闻、问、切就能断定一个人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不是太玄了吗?其实,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克,一物降一物,有因必有果,这就是中庸之道的魅力。因此,中医靠的是悟性,不可能一个人看了几本书、学了一些理论就能掌握中医的精髓。
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医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阳”的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阴虚阳盛体质:多形体偏瘦,肤色显得苍劲。底气较足,双目有神采,虽进食不多,却能胜任劳作。患病多为热性,常易有火,治疗是需用滋阴清火药物。但也不可完全拘泥,也有阳旺阴弱之人,而损伤阳气者,宜先抚阳,而后滋阴。
首先,在生活中如果总是感觉疲惫,而且经过休息仍不能缓解,就要警惕疾病的潜在可能,并立即到医院检查身体。
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打太极拳等。
正因为人体内部有着深刻的“中庸之道”,相互约束,相互制衡,人类才得以千百年地生存下来,没有像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样湮灭绝迹。
睡眠也是保持阴阳平衡的良方,特别是要睡好子午觉。子时是夜里11点到1点这段时间,这时人体中的阴气最盛,阳气初生,力量很弱小,最应该睡觉,这样有助于体内阳气生发,调和阴阳。如果你不睡觉,而是继续学习或者工作,阳气就生发不起来,从而导致阴阳失调;午时是中午11点到1点这段时间,与子时正相反,午时阳气最盛,阴气初生,阴阳交合,也应该休息。所以,子时和午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两个时间段,这两个时段休息好了,对保持身体的阴阳和合是很有益处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都是可以分阴阳的,并且只有阴阳处于平衡状况,世间万物才能正常运行。所谓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对于人体来说,阴阳平衡的含义就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
数千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原则,讲起来通俗易懂,方法也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近年来,老年疾病的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的增加,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学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要等到失去健康再后悔不已。
动养,包括:跑、跳、走、爬、打球、游泳、骑车等。
不要偏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都要适当摄取,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只有不排斥任何食物身体才能保持营养均衡,这也是调和阴阳的重要方面。
那么,应该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呢?
也有一种说法讲脾主长夏。长夏就是夏季和秋季之间湿热最重的那一段时间,正好处在一年的中间。这同样反映了土既在中间又在四方,不偏不倚的特点。人就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所以人身上同样有这种特点,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
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在心态方面,应该防止焦急、紧张、忧虑、恼怒、抑郁等情绪的蔓延,放慢生活节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享受随心、自然、惬意的快乐。
阴阳平衡的机体特点是: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身体内部阴阳调和,各个部位正常运转,我们就是健康的、美丽的;而如果阴阳失调,任何一个方面缺乏或者太过,我们就会出现亚健康、疾病、早衰等各种症状。所以,要想容颜美丽,保持阴阳平衡是最基础的条件。
阴盛阳虚体质:形体丰满,肤色较白,皮肤娇嫩,肌肉松弛,进食虽多,易变化为痰涎。如果目有神采,尚且无妨;如目无神采,就要注意了,有的未到中年,即得中风之病。患病虽热象,用药则不可过寒,以防更伤其阳。
在《黄帝内经》中,岐伯提出了中医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既不突出也不落后,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有点像和事老的角色,因而对其大肆批判。其实,中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美。自然界讲究生态平衡,为人处世方面讲究平衡,我们的人体内部也讲求一个平衡,这样才能和谐,才能长久。
对老年人而言,静比动更重要,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比让自己真正动起来要难。很多老年人晨练时以为只要拼命跑跳,运动剧烈就是最好的锻炼。这样显然错了。老年人运动,不可骤起,不可骤停。翩翩起舞,缓缓结束。以浑身微汗、快意为锻炼适度的标准,过汗易伤阳气。老年人阴、阳之气都须慎重保护,过静,也许适合极个别老人,但从整体而言,老人一定要静动结合,静多动少。
《黄帝内经》又讲:“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这里的中央黄色就是土的颜色,黄色居于七彩色带的中央。在中医的五行论中,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分主春、秋、夏、冬。而五行属土的脾脏没有季节可主,但脾又是哪个季节都主十八天,毫无偏向,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总之,保持阴阳平衡的关键就在于恰到好处,不要太过也不要不足,过犹不及,都不是最佳状态,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感觉舒服,身体时刻感觉如沐春风,这样我们的心情也会感觉轻松舒适,工作中也会更加有创造性,更能体会到生活得美好,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气血充足、精力充沛,嘴角不自觉就会微微向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就像强大的气场,甚至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这样阴阳平衡的人体质才不会偏颇,身体才会健康。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