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戎不仅擅长植物学和天文学,还擅长音乐、医术、狩猎、运动竞技,因此有不少人向他求教。赫库兰尼姆的壁画上,有一幅图是年轻的阿喀琉斯向喀戎学习七弦琴。医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也受教于喀戎的医术。帕索里尼的电影《美狄亚》里,少年伊阿宋向肯陶洛斯求教的场面,读者们都还记得吧。
然而无论怎样,有一点不变:人马一体的肯陶洛斯的奇怪形象来自塞萨利山岳地带。在神话里,传说塞萨利的统治者伊克西翁爱上了赫拉,发怒的宙斯把肖似女神样子的云送给了他,伊克西翁和云彩做爱后(一种自慰行为)生下了肯陶洛斯。还有传言说,肯陶洛斯是他们俩的孩子在皮立翁山的附近和母马交合后生下的。在希腊神话里,兽奸和自慰一点也不稀奇。
未必只有半人半马,Onocentaur是半人半驴马,Leontocentaur是半人半狮子,Dracocentaur是半人半龙,Ichthyocentaur是半人半鱼。总而言之,肯陶洛斯是指两部分构成的动物,也可解释为杂种的别名。如果要限定半人半马,还有Hippocentaur这样一个称呼。
肯陶洛斯一族叫作肯陶洛伊(即希腊语的复数)。据说,野蛮粗鲁的肯陶洛伊,手持木棒和大弓经常成群结队地从山上下到平地,侵犯女性。又或者背起女性,把她们拐到山上来。本性相当好色、淫逸。
博尔赫斯的意见是,肯陶洛斯在幻想动物学里是最协调的动物,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里不就存在肯陶洛斯的原型么。然而,我认为这个意见过于西方化。因为至少在日本的传说中没有相当于肯陶洛斯的怪兽。古印度神话里的乾闼婆稍微显示出了一丝与西欧的联系。
拉庇泰一族是人类的种族,同样住在塞萨利山岳地带。肯陶洛斯的父亲伊克西翁正是出身于拉庇泰一族,两族可以说是血缘关系。战争的结果是,肯陶洛斯们败给了拉庇泰族,被赶出了塞萨利。最后是被赫拉克勒斯全歼的悲惨命运。
读者们应该很熟悉腰以下是马、腰以上是人的怪兽肯陶洛斯吧。然而在希腊语中肯陶洛斯的意思是“杀牛”,和马没什么关系。事实是,希腊中北部塞萨利地区的山里人总是骑着马追赶牛,于是看到这样场景的人就把这叫作肯陶洛斯。
中世纪的神学家们,大都把血气方刚、淫荡、无法抑制本能的畸形动物归为恶魔一伙。乔托绘制的阿西西的壁画里,肯陶洛斯是被圣弗朗西斯打败的情欲的象征。在巴黎国立图书馆馆藏的14世纪道德文学《福韦尔传奇》的手写本插画里,身负罪恶的亚当和夏娃各自化身为两条腿的男女肯陶洛斯。而但丁(《地狱篇》第十二歌)则把所有的肯陶洛斯一族,连同喀戎一起悉数赶到地狱里。
卢克莱修接下来的言论更加有趣:马比人类早熟,下半身即便成年了,上半身还是只会说只言片语的婴儿吧。这样说好像也不无道理。
当然其中也有女性肯陶洛斯、母肯陶洛斯。16世纪的尼德兰画派的版画里,一只体型丰满的母肯陶洛斯横卧着让两个孩子吮吸胸部和腹部的乳房。这种情况下也表现出肯陶洛斯既是人也是野兽,这点很有趣。
另有说法是:希腊人没有骑马的习惯,他们把初次看到的人骑马的样子当成人马一体的怪物。这种说法有些可疑。因为很久之前就熟悉马的民族不可能不知道骑马。至少希腊人和南美的印第安人不同。印第安人见到法兰西斯克·皮泽洛的骑兵队时吓得发抖,认为那是人马一体的妖怪四处逃窜。
据说肯陶洛伊不知道酒是何物,甘愿在山上粗茶淡饭,由此引发了一个著名传说“肯陶洛伊和拉庇泰(拉庇泰族)的战争”。在拉庇泰的结婚仪式上,一个被招待的肯陶洛伊,因喝不惯而醉酒,荒唐到想要侵犯新娘,于是引发了两个族群的战乱。这一场景被刻在帕特农神殿的排档间饰和阿波罗神殿的雕带上。鲁本斯也将同样的主题绘成了画。
肯陶洛斯手持的弓和箭,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大概象征着男性射精。除了喀戎这样有德行的肯陶洛斯之外,其他肯陶洛斯一般都难以控制自我本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动物性感到羞耻,所以他们总是面带愁容看上去很悲伤。
希腊语中把矢车菊叫作Κενταρειον(Centaurea),这个命名源于喀戎的发现。由中世纪的魔法书可知,把矢车菊汁与戴胜鸟的血混合滴到煤油灯里会产生幻觉。
虽然野蛮、好色是肯陶洛斯的特征,但是一族中也有符合贤者称谓的人。喀戎就是其中一人。他是克洛诺斯和水神俄刻阿诺斯的女儿菲吕拉之间的孩子,因为克洛诺斯当时为瞒过妻子耳目,变作马与菲吕拉交合,所以生下的喀戎是肯陶洛斯。喀戎在皮立翁山的洞窟中成长,与狄安娜女神一起在森林里狩猎,长大后喀戎热衷于植物学和天文学,成为药草方面的权威。
如果他们的肉体构造是这样子的,那么问题是肯陶洛斯的男女性爱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也许上半身(人类的肉体)和下半身(野兽的肉体)有两套性器,对方是人的话使用上半身,对方是同类的话使用下半身吧。
普林尼(《博物志》第七卷三章)说他在克劳多斯皇帝在任时,看过一只从埃及运到罗马、使用蜂蜜防腐的肯陶洛斯标本。但是,同时代的唯物论者卢克莱修并不相信肯陶洛斯的存在。他在《物性论》第五卷里如下叙述:“任何一个时代从未有过一种生物兼备手脚不同的两种身体、两种性质,并且两种能力还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