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吃很重要 作者:西维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食品设计师是谁? 他们怎么设计吃的?

上一章 下一章

食品科学家和各种专业背景的专家合作,就共同设计出超市里你看到的数以万计的不同的食品。下面即将要讲的故事,希望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件事。 一罐果酱的诞生记

这是研发后期,我们为产品撰写的nutritional labeling

这个project是当时为大学毕业设计准备的。当时学校要求大概5、6个人组一个团队,限时3个月开发并生产出一款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我们团队有学marketing的,有food engineering的,还有我们food science的。这3个月里我们得从产品研发到工厂设计到实际生产全部搞定。 头脑风暴

我们第一步做的就是抛开一切框条,尽情想象,把所有人的想法都记下来。当时大概记下来的有100多个想法(大家都是有想法的吃货,所以其实不是什么难事)。比如说利乐枕包装的玉米汁,培根口味的syrup,绿豆paste等等等。然后就开始围绕创新性和量产可行性、法律法规要求这些条件讨论和筛选,去芜存菁。最后拿着活下来的3、4个idea和导师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

接下来就是在test kitchen做样品来完善配方了。我们需要做一个batch(注:即「一批」,喜欢老白和小粉红的你,对这个词怎能陌生?),然后做感官评价,根据感官评价再修改配方,之后再做一个batch,再进行感官评价,再改。就这样不断重复,直到产品达到预期目标。

完成以上这些工作,我们大概用了一个月。 感官评价

食物美味与否是消费者主观的评价,而sensory evaluation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把主观感受变成客观指标,从而完善产品。感官评价主要要评价些什么呢?产品的appearance,color,texture,flavor,odour(外型、颜色、口感、口味和气味)等评价都是感官评价中需要关注的地方。比如我们的果酱就调整了一下产品颜色的深浅,因为我们发现测试消费者更喜欢某种颜色。又比如,有时候公司会开发一个既有产品的diet版本(注:低脂版),让测试者试吃看看能否辨别出差别。 Pilot Plant

这才是食品工程师常常面对的场景,图为用液氮处理cranberry

以下来自他的超真实分享,通过讲述他参与设计的一瓶果酱的诞生(最后夭折)过程,可以看到平时我们买到的食品,可能经历过什么过程,才最后送到我们面前的。我作了部分注解。以下为全文: 什么人在开发我们日常吃的东西?

分开两处做是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Test kitchen通常只是一间加大型的公共厨房,锅碗瓢盆样样有。但pilot plant就不同了,它基本上是一个「迷你工厂」,有一条或几条小生产线,不量产、只为产品开发服务。在这里我们会根据确定好的配方进行试生产。Pilot plant运行成本很高(在我的母校Purdue university,pilot plant一天运行成本大概$5,000+)。

回到果酱开发,我们又用了一个月时间,最终确定了果酱配方。接下来,我们把果酱生产从test kitchen过渡到了pilot plant,实现量产。在厨房做食品,和在工厂大规模生产是两个很不一样的过程。Food engineer要做的就是实现这一转变。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款最终上市的产品,很可能不是最完美的那个(注:还记得他们最初设想的目标吗?是一款既好吃、又健康、全天然而低糖的产品),往往是各方面妥协的结果。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里,薯片之类的「垃圾食品」之所以大行其道,常常是因为这些「垃圾食品」最简单粗暴地满足了我们对糖、脂肪和盐的本能渴望。

回到产品研发。我们觉得热量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最初想追求sugar free(无糖),后来发现就算我们的果酱不添加糖,原料里(蓝莓、石榴)也含有糖,产品是不能被称为sugar free的,于是只好改成reduced sugar(低糖)。这里补充一下,糖对于传统果酱产品的texture(质感)构成起关键性作用,既然我们不能用糖,就只能用果胶作为替代。而又因为我们想做“all natural”(全天然)果酱,任何人工甜味剂(像阿斯巴甜等)也是不能用的。于是我们在一篇文献中找到一种叫“monk fruit”的植物,果实甜度是蔗糖的300倍,我们就决定用它作甜味剂。

吃很重要 feat. Indie好少年

我经常逛7-11的时候,都感叹他们的买手好能挑货。但与此同时我又常想知道,这些零食、作为世上成千上万超市食品的杰出代表,到底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呢?刚好最近跟一位读者同学聊到,发现他特别适合为大家讲解这事。他名为Indie好少年,但我必须再郑重介绍一下他的背景(「丹妮莉丝一世、风暴降生的坦格利安」):

首先,超市里你看到的成千上万的食品,都是由各家食品公司的研发部门(如果有的话)的工作者开发的。开始之前普及一点点关于食品科学体系的背景。

我们当时为果酱设计的外包装

时光回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食物供给作为当时战争取胜的关键(吃真的很重要),但其落后的保存和运输技术多多少少令人有些尴尬。于是军方率先开始研究和改进食物的保存方法,这大概是后来日臻完善的食品科学体系的雏形。在这里面,常说到的“Food Engineering”主要侧重食品的加工制造,除了关注食品生产的物理要求,还有微生物、化学等等安全要求。而Food Science 的研究对象是食品,涉及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法律法规等。总体来说,食品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100年左右),经常和culinary arts(烹饪)被搞混。

为什么选择了果酱呢?一是因为在美国,果酱是居家必备的食品,比如peanut butter and jelly是(美国)小学生标准套餐;二是觉得市场上出售的果酱产品有缺陷——传统果酱几乎半罐都是糖,谈不上健康,而有diet的果酱口感又差。在我们看来,一罐完美的果酱必须是健康的(低热量,考虑到美国1/3人口肥胖率的背景),营养的(维生素,高抗氧化物),同时当然是美味的(不能差于传统果酱口味)。所以在原料上,我们很自然想到了被称为“super fruits”的蓝莓和石榴,并决定做一款中高端的blueberry and pomegranate all natural sugar-free jam(注:全天然蓝莓石榴无糖果酱)。

定下这一目标后,大家就开始分头行动了。负责marketing的同学负责做市场调研和找上家。因为我们只负责研发,产品商业化还得靠有品牌的公司,因此找到潜在的客户公司十分重要。我们最后选择了Pom Wonderful®作为潜在生产商。它是全美最大的石榴种植商,在加州有很多农场、有原料优势;其次它又是一家做中高端市场的公司,我们的产品符合他们公司的定位。我们后来的产品商业策划也就顺理成章地以这家公司展开。

附一页当时的test kitchen的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是怎么对配方进行调整

所谓「感官评价」,可以理解为有普通消费者参与的试吃。负责感官评价工作的是一些专业实验室,一般都是商业运作的(我的学校也设有附属的sensory lab),食品公司每当需要推出新产品或改进配方,就会找这些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评估。一个典型的sensory evaluation lab(感官评价实验室)长得跟网吧很像,隔板会把测试者隔开,每个测试者面前有一台电脑,电脑旁边的墙有个活动的窗口,食物从那里被传递给测试者。有时候,甚至室内的灯光也是经过设计的,有红光和绿光,因为某些情况下希望测试者忽略产品的颜色,仅从味道做出选择(注:和好声音评委背过去同理?);不知道国内有没有类似的实验室?

这样产品就算设计完成了。但这大概只完成了到食品上市所有工作的一半,还要设计配套的HACCP plan(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TQM(全面品质管理,侧重成本,客户满意度)、QA(品质保证,为保证质量所采取的措施)、QC(品质控制)、Sanitation(对工厂卫生管理的设计,包括对生产车间,下水道设施,卫生设施等方面)以及包装、生产线设计、保质期试验,甚至工厂污水处理等等的繁琐过程。

这样初始配方决定了,我们开始各种向原料供应商打电话寻求提供原料样本。一般来讲,这些供应商都挺乐意提供帮助。我们告诉他们我们要做的产品,并且未来可能使用它们公司的原料,这对双方都是共赢。

看得差不多头晕眼花之际,你一定想知道这款果酱最后如何了?很不幸,它最后夭折了(所以第一个小标题其实应该叫做「一罐果酱的生与死」)。我们的果酱最终因为成本问题(大概要$12/8 oz.)没有量产。

Pilot plant at Purdue University

B.Sc. in Food Science,B.E. in Food Engineering,以及 M.Sc. in Food 和Nutrition在读,同时任职于一家做调味品的公司。自称在食品界(如果有这个界别的话)摸爬滚打(其实就是吃)多年的老人;研究(其实也就是吃)过存放了25年的美国军用食品(「嘎嘣脆」);研究过保存营养损失最少的微波炉。不是厨师,但是一位食品工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