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在屋子里的厅堂。
落叶从厅堂前的石板上飘过,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双眼睛里,有一种他所熟悉的锐利。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做李时珍的医生,在看到了这本书后,也惊呼:张元素老师真不是盖的,教材编得太好了!
张元素没有看摆在桌上的东西,他的目光一直在盯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眼睛。
或者是在面对着前来诊病的患者的时候。
张元素老师:学习医学的第一步,要体会大自然的规律,人是活在自然之中的,大自然里面的种种变化对人体都有影响啊。
张元素开始了他授徒的第一课。
已经等了很久了,一个愿力大到可以传授学问的年轻人。
“我要向您学习。”李东垣放好东西说。
张元素老师:是啊,不要胳膊痛就只看胳膊,作为一个真正的医生,要想到什么季节患上的病,今年的这个季节与往年的这个季节有什么不同,哪种气偏盛,人体是如何的不适应才患的病。这才是诊病之道啊。
别人付出七分努力已经觉得很痛苦了。
可是此刻,他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多余的。
于是他只说了五个字:明天开始吧。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自己曾经有过。
易水。
我通常会看着他们的眼睛说,那是因为你还不够锐利。
你会付出二百分的努力还觉得不过瘾。
“您全部的医术!”李东垣一个字一个字地回答。
张元素面对着这个年轻人,心里逐渐地亮了起来:这个人终于出现了。
多说一句,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正在考硕士博士的同学,他们经常向我抱怨,如何地难考,如何地落榜,考研咋就那么难呢?
若干年以后,当该学派的学问大盛的时候,才有人回忆起当年那到处聊天的一老一少。
让我们回到故事里吧。
这样的人势在必夺,无人与其争锋!
张元素老师:你现在开始体会吧,秋天的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然后我会告诉你,哪些药物是与它对应的。
视野辽远。
地点不同,或在水边,或在田野。
然后把这本书收录到自己正在编的叫做《本草纲目》的教材中。
教材是张元素老师自己编写的《医学启源》,手抄的,还没有几个人看到呢。(现在这本书已经校勘好了,而且还出版了,大家不用像李东垣同学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了,各位想报考张元素老师的同学一定要第一时间到书店买来做参考教材啊!)
这是一本给后人很大启发的书,现在很多中医用药仍然遵循着书中的规律。
李东垣同学:难道说,每次诊病的时候都要考虑大自然的状况?
本来他还想问些“学医是很苦的有思想准备吗”之类的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中医历史上一个新兴的学派“易水派”正在形成。
李东垣坐在张元素的对面,桌子上放着李东垣从家里带来的厚厚的金帛,不知其价几何。
如果你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或者是为了毕业后工资高点而考研,那么你的原动力是很小的,这样的人任何的事情都可能使得他分心,任何的挫折都可能让他放弃努力。
可是,如果你有足够的境界和理想,你是为了达到这个领域的至高境界而读,是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最高手而读,则任何事情都不会使你分心,你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你的学业会在痛快中狂飙猛进!
两个人站着。
秋风吹动他们的衣摆,不停地抖动。
“学习什么?”
李东垣凝视远方,认真地听着。
李东垣同学慢慢地点头。
如此对话,每天都在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元素老师教授李东垣同学的教材中,有本他写的叫做《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的教材,这本书将药物按照脏腑进行了分类,讲述了每一个脏腑的本病、标病,然后用哪些药补之,哪些药泻之,以及该脏腑在各种病态时期的用药法则。
山顶。
张元素老师:大自然中的风、寒、热(如今言暑)、湿、燥、火,这是大自然中的六种气啊,这六种气,在正常的时候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但是,当人体的状态失常的时候,或者天气反常的时候,这六种气就变成了让人患病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六气。
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