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 作者:戚志芬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五节 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上一章 下一章

清代修《四库全书》是对前代文化进行整理和总结的好事,但由于清代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执行“寓禁于征”的政策,在《四库全书》中,对部分书籍内容作了篡改删削,同时又大搞禁书毁书,并厉行文字狱。当时究竟毁掉了多少图书呢?根据不完全的禁书目录来看,共计有全毁书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加起来将近3000种。焚毁的书籍在10万部以上,烧毁或铲毁的书板六、七万斤。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乾隆朝60年间发生的75起文字狱中,四库开馆后10年内发生的文字狱就有48起之多。这样将许多弥足珍贵的古代文献毁于一旦,其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必然严重地阻碍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鲁迅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但是尽管如此,还应该看到编纂《四库全书》又有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面。我国的图书到明末清初时,历经战乱,散失很严重。修《四库全书》时,清王朝以中央政府的力量,花费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采集图书,由当时许多著名学者进行整理,对历代学术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保存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思想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资料。

北四阁的《全书》,用的是上等开花榜纸,南三阁的则用的是白太史连纸,而本头较小,横度上窄七、八分。书页都是直行红格,名叫“朱丝阑”。每半页八行,每行21个字。有注的地方,每竖格里是双行小字,有些书内还有精致的插图。书的装帧是绢面“包背装”;绢面的颜色,区分了书的类别。北四阁书的经部是绿色,史部是红色,子部是蓝色,集部是灰色。南三阁书中,文宗阁和文汇阁的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玉色,集部藕合色;文澜阁与众不同,经部是葵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黑灰色。这七部书每册的首、末页尾部盖有乾隆皇帝的玺印,但每阁一式,各不相同。贮藏的方法是,每若干册放入一个楸〔qiu秋〕木制的匣内,名为一函,函面上刻有书名,在函内的书用香楠木片上下夹起来,再用绸带束住。函面的字、绸带与书的绢面,颜色都是相同的。用这种办法保存书籍,不仅美观,而且防潮、防虫。为了取书方便,每种书在架上的陈列都有一定位置,而且画出图样,叫做《四库全书排架图》。一套《四库全书》犹如一套精致、贵重的工艺品。

《四库全书》历尽沧桑,现在仅存四部。文渊阁书现在台湾;文溯阁书现在甘肃图书馆;文澜阁书现藏浙江省图书馆;文津阁书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津街、文津厅之名由此而来。文宗、文汇、文源三阁的书都不幸毁于战火。特别是文源阁书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随同美丽的圆明园一起被焚毁。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正是侵略者罪恶的铁证。

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到五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约五年时间里,四库馆又另外抄写出三部《全书》。这三部分别送到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行宫里的文澜阁贮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也叫“江浙三阁”。这三处地方是对外开放的,允许读书人入内阅览。

第一部《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12月修成,这时距乾隆下令征集图书已经10年。接着又用将近三年的时间,在乾隆四十九年11月陆续完成了第二、三、四部《全书》。这四部《全书》分别藏在北京宫中文华殿后面的文渊阁、北京圆明园内的文源阁、奉天(今辽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也叫“内廷四阁”。这四处地方不准外人出入,完全是皇家的私人藏书阁。

编纂《四库全书》的书籍来源有四:一是政府藏书,即内府本;二是清代皇帝著述和奉皇帝之命纂修的书籍;三是各省采进、私人进献和通行的书籍;四是从《永乐大典》里辑录的佚书。10年间从各地征集的图书约3.3万种,其中以浙江省最多。私人进献图书的著名藏书家有29人,进书500种以上的有知不足斋主人鲍廷博和宁波天一阁主人范茂柱等。

《四库全书》是古代中国卷帙最多的一部丛书,同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相比,卷数竟是后者的三倍半。这部书当时一共抄了七部,分藏在七个藏书阁。它究竟收录了多少书籍呢?因为七部《全书》抄成时间不同,抽补散失等情况各异,所以它们的总数并不相同,现以文津阁本为例,共收书籍3503种,79337卷,36304册。

《四库全书》所包括的知识范围,在当时确实达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这部书共收录著作3500多种,在经、史、子、集的下面,又分为若干类,如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共44类。其中有15类又划分了若干细目,叫做“属”,分了64属。从收录书籍的著者情况看,它收录了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各代人的著作,只是不收当时还活着的人的著作(除了皇帝的作品和官修书以外)。所收的书籍,总的来说是突出了儒学文献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对有明显进步思想的著作深恶痛绝。另外,它的重大缺点是不重视生产技术著作,除农、医、天文、算法外,所收的科技书籍很少。对国外的史地也不重视,而对小说、戏曲更是大量禁毁。

我国在18世纪中叶编成的《四库全书》,就其内容之广博和篇幅之宏巨来说,当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古代中国修筑了万里长城,开凿了大运河,又编出了空前未有的一部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都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自豪的。《四库全书》如果摊开逐页相接,它的长度会比地球的直径还多出1/3。它的内涵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化极其灿烂辉煌,它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国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的贡献。

为了贮藏这部巨著,特别建筑起七座专用的藏书阁,大体上都仿照宁波天一阁的式样建成。从外面看是两层,里面实际上是三层。底层面积约600平方米。每层陈列着书橱。阁前有水池,后面有假山,左侧建有碑亭。这一切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

当时为什么要修《四库全书》呢?清高宗弘历(乾隆)在位时(公元1736—1795年),清王朝统治已有100多年,这时我国虽处在封建末世,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则是封建末世中一个比较隆盛的时期,国内较安定,经济上繁荣,封建文化达到相当水平。清朝统治者在文化政策上一方面沿袭明朝办法开科取士,笼络知识分子,另一方面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很多学者回避现实,把精力集中在整理古书上面,适应这种学术空气,有人就提出要把图书集中起来,分别收藏在学校和名山古庙等妥善地方,供学者应用。在有利于加强统治的前提下,乾隆帝下达了征求天下遗书的命令,准备编一部规模空前的大丛书。他的目的是一来借修《全书》机会在全国范围征集图书,就此将历代书籍作一次全面审查、评论和总结;二来借修《全书》的机会消除汉族反抗清朝的民族思想意识;三来借此宣扬清朝是文治盛世,显示清朝不仅以武力统一中国,而且是超越汉唐文化的太平盛世。于是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正月初四日下诏各省搜集历代及清朝人的著作,并在第二年成立了四库全书馆,在武英殿设缮书处。后来续办南三阁书,又在东华门外云神庙、风神庙、地安门内帘子库、官房另设四局,按经、史、子、集分头缮写。

这部书为什么定名叫《四库全书》呢?这同我国古代的书籍分类方法有关。公元前1世纪,西汉刘歆著《七略》,把古书按六类分部。到公元3世纪,西晋荀勖〔xu续〕创立四部分类法,甲部是经,乙部是子,丙部是史,丁部是集。公元4世纪东晋李充把荀勖的乙、丙部予以对调,这样大体上确定了后世经、史、子、集的四部顺序。完全奠定四部分类法的是《隋书·经籍志》,自此靡然成风,沿用了1000余年。在唐初,设有集贤书院等皇家图书馆,按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名叫“四库书”,这便是“四库”名称的由来。清代《四库全书》按四部分类,又沿用了唐代四库的名称,更因为收录的书籍比较完备,包括各方面的知识和多种学术流派,所以定名为《四库全书》。

四库馆开馆修书前后共任命正、副总裁以下官员360人,总裁于敏中和副总裁金简出力最多。还先后派了三位皇子担任正总裁以加强监督。正、副总裁之下,有总纂官,其中纪昀出力最多,其次是陆锡熊。其他还有总阅官、总校官、督催官等等。四库馆简直就是一个封建官僚机构,不过里面也集中了不少著名的学者。缮书处除总校官外,主要是抄写人员。抄北四阁书时,有誊录2826人,续写南三阁时,又添书手1000人,光是抄写人员前后就达3826人。再加上四库馆官员,总计有4186人。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