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以后,钱制混乱。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铸“嘉靖通宝”,铜九锡一成色,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镟边、一条棍等名,质量很差。嘉靖三十二年补铸自洪武以后八代的钱。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铸“隆庆通宝”。神宗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铸“万历通宝”,重一钱二分五厘,成色铜93.8%,锡6.2%,分小平折二两种。万历二十八年设铸钱炉129座,扩大铸钱,钱价跌,铜价涨,铸钱无利。有些铸炉停办,遣散的炉匠就从事私铸。熹宗时官府也铸恶钱,与民争铸利。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铸“天启通宝”小平钱,钱背纪局名、纪地名或纪重。又铸当十钱,钱背有十一两、镇、密十等等。此两钱种类繁多。补铸泰昌通宝有折二当十两种。私铸恶钱充斥,当收回泰昌当十钱时,竟越收越多。天启二年减重至七分;二年后再减为铜铅各半,有些地方则是铜三铅七。苏州发生民变,拒用官钱十个月。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铸“崇祯通宝”,小平钱初重一钱三分,崇祯三年北方改为一钱,南方改为八分。大小轻重,千变万化,钱背文字也有好几十种,如纪局名、地名、天干、重量、奉旨、奉制等字样。还有折二当五当十等大钱。天启崇祯两钱数量最多,质量差,花样杂,成色低,减重减值,有100多种。官民竞铸恶钱争利。如官家铸利,万历年间,从33.8%至89.9%。天启二年到崇祯四年的10年间,铸钱成本银为12400余两,获铸利107080两,近10倍利,经手官吏贪污在外。当时铜价已大涨,铸利尚如此大,可见官府腐败情况。滥铸,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达数十年之久,更加速明王朝的灭亡。
明朝钱币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明初厘定钱制,对钱的行用,时禁时放,民间一直用钱不断。前期几代铸钱,相继减重。中期停铸。晚期滥铸,钱多而杂,私铸恶钱泛滥成灾。明朝称本朝铸钱为制钱,前代钱为旧钱。官方规定不同价格,使制钱高于旧钱,民间按实况处理。开国前,在应天府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以400文为贯,40文为两,四文为钱。开国后,在江西等省设宝泉局续铸大中钱,分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当十五等,钱背有各省局名,小平钱背有地名,折二以上加纪值,如桂二、三福等。洪武八年颁钱制,铸“洪武通宝”,比照大中钱分五等,钱背有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等铭文,纪重,定成色纯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160文,重一钱,余类推。实际上,此钱制未执行,常停铸或减重,时禁时放。如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小平钱仅含铜二分,减重80%。二十七年禁用钱。成祖、宣宗两代各铸“永乐通宝”及“宣德通宝”。嗣后长期停铸,用钱时禁时开,民间用银或实物交易。孝宗铸“弘治通宝”,与永乐宣德钱一样,均只有小平,光背,杂铅锡,数量很少。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定小平钱重一钱二分,每生铜一斤,搀锡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