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谈论了一些我近年读得比较多的作家,读得多是因为喜欢,因为机缘,还因为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我写作中思考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难免会产生变化,阅读是其中相对恒定的部分,有时候并不是为了指导和启发自己的写作,单纯地,是一种度过生命的方法。阅读可以说比写作更接近日常的幸福,因为不用负担假装上帝的责任。我挑选的这些作家也许并不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但是毫无疑问,他们对于我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他们的当代性可能也是我相当在意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里包含着自私的乐趣。
本书的第一部分产生于为《人物》杂志开设的写作课,第二部分源自为“蜻蜓”音频平台所做的小说鉴赏课。另有一篇《门罗的晚期风格》是为“三联中读”的“我们同时代的文学”而写的讲稿。为了成书的完整和统一,我对它们进行了修改,但是仍旧保留了原文中一些口语,或者说是一种对话性。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人物》杂志的余水,“蜻蜓”音频的郭亮,以及“三联中读”的普光子,她们的辛勤付出以及对文学的热忱,也凝结在了书稿之中。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小说写作中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则围绕着五位国外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展开。第一部分涉及了一些小说的方法和技巧,谈论起来不免言之凿凿,其实我也不确定它们是否会对写作有所帮助。带着再精良的装备上路,在写小说的时候也一样会迷失,那时候就会明白有些装备是身外之物,有可能还是负累,于是再把它们一件件丢弃。不过对于我来说,有时剩下的那一两样装备其实是陪伴,是朋友,它们是“荒野作业”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谈论文学是作家生活的一部分。谈论不需要结论,也未必生成真知,甚至有时候使自己过于文学化,但是就如同每天打开房间的窗户通风一样,这是一种思想的对流,或者说,看起来接纳的是别人,其实是对自我的释放。所有文章中的论断,必然显示出我的种种局限,有的局限或许会在日后流变,化成另外样态的局限,有的则可能伴随一生,作为自我实践中的守持之物。作家与自我局限的相处是相当复杂的问题,若想自我安慰,可以说就像井底之蛙也可以将自己托付给头顶的一小块天空,既然它几乎花了所有时间去仰望它,希望在其中找到宇宙的奥义。
2020年2月25日
感谢我身边的伙伴所给予的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那份坦率与诚实,虽然有时候,它们是我恨不得打碎的镜子。可是没有它们,我会迷失,不过我也会时不时地擦拭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