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华为教父任正非 作者:刘世英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登上珠峰的路”

上一章 下一章

以格兰仕为代表的代工型企业,成本是它们的最大优势。以联想、海尔、TCL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品牌企业,具有强大的制造优势、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资本实力。以华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的阻力最大,因为它们面对的是思科、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清一色的国际一流企业的激烈竞争。

2000年联想分拆后,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提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口号,开始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提升。2001年,杨元庆到华为访问,希望能够从华为获得研发方面的经验。任正非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搞研发可是一门苦功夫,千万要放弃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

珠穆朗玛峰堪称世界最高峰,登上珠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气候温和,坡度较小,攀登比较容易;另一条是中国西藏境内的北坡,气候恶劣,笔直陡峭,堪称“死亡之谷”。

柳传志的另一员爱将郭为,也到华为取经。任正非则劝他不要做研发:“你不要做研发,研发没有什么用,你的长项不是做市场吗?你把销售做好了,我的产品研发出来都交给你来卖。”郭为问原因,任正非回答说:“研发,你要做就得大做,你要是小打小闹还不如不做,因为这个东西是很费钱的一件事。”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中国企业中,只有华为一家是同时在国际主流产品和国际主流市场这两个方面与国际一流企业展开竞争的。因此,华为国际化的难度也是所有国内企业中最大的。”

当年柳传志与倪光南的贸易与技术之争,最后柳传志还是选择“宽门”,走贸工技道路。但是时至今日,联想又开始重新选择,重视技术研发。海尔借助国外驰名品牌迅速崛起,然而利润空间被压缩,品牌之路也要好好考虑了。长虹、TCL等企业在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也需要重新定位。

1997年,走访美国高科技公司之后,任正非发现,在技术研发上,没有一家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提出跟在别人后面,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看来,模仿别人的技术是不会长久的,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

很久以来,华为一直是中国高技术企业的标杆。许多知名企业家一提起华为,都认为“在攀登喜马拉雅雪山这样的技术巅峰中,华为是极少数选择‘爬北坡’的成功者”,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任正非曾经到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考察了一圈,有人请他谈谈感想。他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方正有技术没管理,联想有管理没技术,而华为,是既没管理也没技术。”

华为北京研究所路由产品线总监吴钦明说:“华为选择技术生存,意味着华为把所有资源投入到一个箩筐中,不会留给自己太多的退路。”

任正非坚持走“窄门”,他为中国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彻底打破了中国无技术的“神话”,为实现世界级企业的梦想准备了条件,同时也改写了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把中国企业带进了技术创品牌的时代。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在中国企业界,恐怕只有华为一家是走“窄门”的。华为创立之初,任正非就提出以技术立足,独立自主,决不向跨国巨头低头,为此他“泼金如水”,保证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中,聚集了大批研发人员,顶着负债和破产的压力,他毫不畏惧。就是凭着这股倔强劲,华为的路越走越宽。

“从北坡登珠峰”

早在20世纪90年代,柳传志就说过:“在中国IT界,华为和联想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华为崇尚技术立足,就像一直在爬喜马拉雅山的北坡,陡峭险峻;联想是从平缓的南坡向上,缓和迂回,走的是贸工技的通路,最后也能爬上山顶。两家登顶的路径不同,但异曲同工。”

华为不断涉足新的领域,潜心研发下一代网络技术;当国内厂商还沉浸于小灵通的自豪时,它已经投入3G的研发,瞄准WCDMA技术。任正非始终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以技术引领企业的发展。

余华写了一部领悟人生真谛的小说《兄弟》。小说的主人公两兄弟,一个选择了正确、善良的窄门,另一个选择了隐忍、狡猾的宽门。于是,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悲喜在爆发中爆发,这本书诠释了一个看似荒诞透顶、细品却暗合阴阳转化的至理。小说后记的点睛之笔是:“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走宽门是一条捷径,能够省许多力气,很多人都喜欢走,但是从宽广开始反而会越走越窄,而从狭窄的地方却可以走出宽广。

任正非简直是“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破了头也要“撞出个洞”,坚决从陡峭、人迹罕至的北坡出发,向技术的制高点挺进。“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他已经做好准备,从困境中走出一条全新的路。

几十年前,一个美国大经销商打算给盛田昭夫10万美元的订单,要求把索尼换成自己的牌子。在艰难中挣扎的索尼迫切需要10万美元,但是盛田昭夫拒绝了。他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坚决不做代工,几十年后“索尼”品牌享誉全球。中国许多企业都喜欢走“宽门”,借壳国外品牌迅速崛起,然而只是为人做“嫁衣裳”,看似辉煌,背后却危机四伏。当它们发展起来以后,就会面临二次选择。

研发费用投入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任正非冒着破产的风险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研发投入,光是研究及开发人员就占到了所有员工总数的46%。IPValue管理顾问公司CEO维森特·普拉文奇(Vincent Pluvinage)吃惊地说,华为“研发人员的数量差不多相当于AT&T贝尔实验室。”华为的真正价值,不是宽大的厂房,而是一系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宽门”与“窄门”

从创立华为之初,任正非就主张以自主研发为主,否则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很容易在市场上被动,他把核心技术看做华为的生命。

通信领域是个高耗钱的行业,自然也是“富人的俱乐部”。欧美那些老牌企业苦心经营了多年,那是它们的领地,绝不允许他人插足。没有足够的专利、缺乏核心技术,一般的企业赤手空拳上阵,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哪里来的竞争啊?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