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的出现是造船业上的革新。由于它行驶平稳,装载面积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上面还可以建造豪华的庐舍,所以舫往往成为贵族们出游时的专用船只。有多少单体船连接为舫也成为奴隶主贵族们炫耀自己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志。周文王结婚时“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丕显其光”(《诗经》)。说明了周文王的豪华排场。他不但亲到渭水去迎亲,还在渭水上用很多船连接在一起架成一座桥梁,以显示他王者的气派。周朝为了保证周天子及诸侯国的利益,等级极为森严。舟船的享用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泭”(郭璞注《尔雅·释水》)天子出行乘“造舟”,是多条船并列而成的;诸侯乘“维舟”是四条船并列而成的;大夫乘两条船并列而成的“方舟”;士乘的“特舟”是单船;庶人“乘泭”就是只能乘木筏或竹筏了。而造船的人们呢?只有被迫去担负划桨、拉纤等苦役罢了。以后舫成为秦汉时代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到南北朝时也常常应用。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的发展和阶级的演变都要求当时诞生不久的木板船迅速向稳定性、装载面积大的大型化船只发展。单体船一时不能适应需要,“舫”就应运而生了。
“舫”就是一种将两船并为一体的单体船,古代还称它为“方”、“枋”、“方舟”、“方船”或“枋船”,如果把两条以上的船连在一起就叫“连舫”。舫的好处是增加船的宽度,提高船的稳定性和装载量。
1935年在河南省汲县山彪镇战国墓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图纹中有相互攻击的战船两艘。铜鉴上的战船仅有一重甲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桨手用力划桨,上层兵士有的击鼓,有的射箭,表现了水战情况。
由于造船业的发展和航运的繁荣,周武王还特设了专门管理舟舰的官吏称为“舟牧”或“苍兕”〔si寺〕,建立了舟楫检查制度。
同单体船相比,舫的优点是很多的。由于舫有两个船身,采用“加板”连接两船以后,两船的中间又出现了“桥”。船的总宽度比原来的单体船增大了很多。船身越宽,船的稳定性就越好。舫的排水量比单体船也增加了。舫能装运原来单体船无法装运的重物,在增宽的甲板上也便于堆货载人。如果需要,舫还可分解为单体船,以适应狭窄的河道或提高行驶速度。可以说,舫是现代双体客货船的先祖。
舫是根据筏的原理制造出来的。筏就具有稳定性好,装载面积大的优点。两只小船并起来,就成了一只较大的船。“舫,并舟也。”(许慎《说文解字》)。舟已有了,怎样并呢?也就是怎样把两船连接在一起呢?最早是用皮条、藤萝、绳索等把两船的船舷连起来。晋郭璞注《尔雅·释水》所载“比船于水,加板于上”,是更进一步的连接方式。加板,不是简单地在两只船上搁置一块木板,这不是舫,而只是用船搭的不能航行的浮桥。舫是两船的结合。“加板于上”是用木板连接杆或梁木之类的硬质材料,横跨在两船之上,然后再把它牢牢地固定起来与两船形成一个整体。固定的方法起初是用捆扎法,后来又演进为用木钉、竹钉(春秋后有铁钉)钉在一起,两船之间也保留一定的间隔,而不一定是船舷与船舷紧靠在一起。奴隶社会中已出现了采用“加板于上”的方式连接的舫。后来还出现过由两只船体构成的船只。
舫的确切记载是在奴隶社会,但它实际产生的时间肯定比奴隶社会早得多。
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也可以了解到当时造船业的水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集结兵力,运输军粮、货物及对远方进行外交贸易等活动,使造船与航海业迅速发展。东南沿海的吴国、越国都设置了“船宫”作为造船工场。船舶的种类增多了,数量增大了。商船和战船已经分开。战船是从民用船只发展而来的,但是战船既要有防御能力又要有进攻能力,在船只的结构、性能、装备上都比民用船只要求高。所以战船水平的高低标志着各诸侯国造船能力、经济实力和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战船也有不同的类型,各司其职。如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戈船等不同类型。其中大、中、小三翼是吴国水军中的主力战船。据文献记载:“大翼长十丈,阔一丈五尺二寸,一船可载士兵二十六人,桨桡手五十人,操驾水手三人,长钩、长矛手十二人,指挥二人,共九十三人。船载弩三十二张,箭三千三百支,盔、甲各三十二副。中翼长九丈六尺,阔一丈三尺五寸。小翼长九丈,阔一丈二尺。”桨桡手占船上所载总人数1/2以上。交战时,桨多船快,进退自如,是快速攻击战舰。由于它行驶时如飞翼般地迅速,所以称此种战舰为“翼”。按兵书,以大翼载93人计,(按每人准二石计)其载重量为200石左右。“艅艎”即“余皇”,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可作为指挥旗舰。余皇船首绘有鹢鸟的图案,航行性能优良。吴国凭借这些战船先后在汉水和太湖大败楚越两国。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时,越国的战船也发展到300艘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