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桥的故事 作者:中野京子 日本)

章节目录树

怖·第27章 安托瓦内特之拦路桥

上一章 下一章

这次的“瓦雷纳事件”最终以凄惨的失败告终,尽管革命派嘲笑这次计划漏洞百出,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戒备森严的状况下,能帮助分别居住在不同房间的君王、王后、王子、公主、王妹和保姆一共六人从宫殿甚至巴黎逃出,能看出作为这次逃亡主谋者的费尔森的出色才能。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路易十六在第一个驿站就丢下了费尔森。可能是因为他嫉妒这个作为安托瓦内特情人的瑞典贵族,但真正的顾虑可能是害怕传出去让别人知道是外国人在引导自己出逃。费尔森在后来记录此事时,只是写到“国王不希望这样”,还多次感叹道:“那个6月20日,为什么我没为她而死?”费尔森认为如果当时自己在场,出逃就会成功(可叹神秘的因缘之线——后来费尔森正好在6月20日这一天在斯德哥尔摩被暗杀)。

早一个小时到达,结局也许会完全不同。王室成员们可能就被护卫军守卫着,光明正大地渡过瓦雷纳桥了。桥对岸,对国王忠心耿耿的大军们已在待命。

但是,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王后都坚持王权是由神授予的王权神授说,拒绝放弃一直以来的绝对君主制。两年后的1791年初夏,王室成员们决心逃出巴黎。于是逃亡剧开始上演。

两处难关都安全通过。那到底是为什么在瓦雷纳这个荒村(当时的人口数仅有一百来人)被识破逮捕了呢?为什么没能渡过桥向前进呢?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容我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再抓紧一点的话……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家族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入巴黎的蒂伊尔里宫,处于革命派的监视之下。不过,此时大多数国民仍然考虑着君王和革命派共存的可能性,也充分具备了缓慢过渡到像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的可能性。

距巴黎东北部约230公里,靠近比利时国境的瓦雷纳·昂纳戈讷(Varennes-en-Argonne),总人口不足700人。这座宁静的乡下小镇并没有值得夸耀的经济产业和观光资源,也不是世界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场所。细长的耶鲁河流经小镇的中央,河上架着有一座极其普通的小桥——瓦雷纳桥。

这幅刊登在当时的插画报上的版画,描绘了王室成员一行人乘坐的马车在瓦雷纳桥的正中央被雅各宾派阻止了去路,这与史实不符。可能这样画,可以表现得更戏剧化一些吧。

另一个原因是,毫不设防的王室成员们以游山玩水的心情悠然自得地前进,他们甚至在森林里野餐,到达与分队会合的场所时已经晚了五个小时。他们深信家臣会永远在那里等着,但士兵们早已引起当地农民的怀疑而被赶走了。而且察觉到他们出逃后,从王宫派出来的追兵很快就追到了这里。他们在所到之处四处散布国王出逃的消息,人们很快就开始怀疑那辆经过的大型藏青色马车。

但事实是,他们半夜到达的时候,宛如受伤的野兽般已经筋疲力尽了,没有一个士兵跟随,没有任何防备,甚至没有觉察到雅各宾派的驿站站长德鲁埃抢在了他们前面。德鲁埃叫醒了熟睡的村民,事先在瓦雷纳桥上堆满了木桶、手推车、家具等,设置路障阻碍国王的逃走。安托瓦内特一行人在河前被他们拽出马车,别说过桥了,连桥都没有看到。

横架于耶鲁河上的桥

应喜欢华丽夸张风格的安托瓦内特的要求,载着6人的大型藏青色马车像长得过分的凯迪拉克轿车一样引人注目,这被认为是这次出逃被暴露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他们的马车在任何一个驿站都没被发现。因为这是富豪贵族们理所当然会拥有的大型马车。

瓦雷纳桥 瓦雷纳·昂纳戈讷(法国)

逃亡的时候,费尔森预计到有两处难关。一个是从王宫逃出的时候,另一个是路线后半段的沙隆驿站,那是革命激进派雅各宾党的巢穴。因此在到达沙隆之前,完全没派保卫人员跟随,一行人一路上携带假护照伪装成俄罗斯贵族。而在沙隆之后的驿站都安排了保卫分队待命,计划最后在几百士兵守护下通过瓦雷纳。

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曾跨越此桥。但阴差阳错,她并未能成功过桥,这实在让人感到无奈。如果她能跨过此桥,也许就能摆脱命丧断头台的命运了。这桥真可谓是座命运之桥。

章节插图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