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南洋华侨史话 作者:巫乐华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五章 新加坡历史上的华侨“先贤”

上一章 下一章

新加坡旧称淡马锡(Temasik),也叫狮城(Singapura)。新加坡的近代历史是从1819年开始的。这年的一月,英国殖民主义者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率众在这里登陆。当时的新加坡是一个海盗出没,居民只有100多人的荒凉小渔村。莱佛士之所以在这里登陆,是出自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需要。英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东南亚以及整个亚洲的商业利益、控制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急需在马来半岛南端找到一个贸易港口。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相中了。在新加坡的史书中,把莱佛士在新加坡的登陆,当成是这个岛国的“开埠”之始。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中国人很早就到了新加坡,莱佛士登陆时,约有30名左右的华侨住在那里,他们开辟了几处种植园,生活贫困。中国人和其他邻国的人民较大规模的移民新加坡是“开埠”以后的事。为了开发新加坡,英殖民政府采取鼓励外来移民,特别是中国移民移居新加坡的政策。中国的贫困、苦难,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的悲惨境遇将许多中国人抛出国门。为了谋生,他们离乡背井,来到新加坡。新加坡的人口在猛增,1820年底是一万,1830年增至三万。华侨人口增加更快,1860年时新加坡总人口是八万,其中华侨有五万,占总人口的63%,1901年时华侨已增至16万多,占总人口的71.8%。应该说,今天新加坡公民中华族占大多数的格局,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形成了。

新加坡今日辉煌的成就,离不开早期各族移民披荆斩棘、拓荒营建。种族不同的新加坡人在“新加坡是我的祖国”的旗帜下团结在一起。新加坡是一个重视历史传统的国家,他们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是一个漂浮物,随波逐流,而要像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扎根于深土。因此他们重视自己的“根”、不忘自己的“源”。华侨在新加坡早期发展中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新加坡人永远铭记这些先辈的业绩,称他们是“先贤”,表达了缅怀与景仰之情。“先贤”的业绩浓缩了华侨在新加坡历史中的一部分贡献。在这一篇里,我们试图通过介绍几位“先贤”,一展早期新加坡华侨历史的片段。

胡亚基(公元1816—1880年)是19世纪中期新加坡另一位著名的“先贤”。他的官名叫璇泽,生于广州市黄埔乡,15岁时移居新加坡,后来经营“黄埔公司”致富,因此人们称他为“黄埔”或“黄埔先生”。胡亚基虽然没有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但勤于学习,竟掌握了多种语言。他对新加坡社会公益事业很是热心。在市郊修建花园别墅——南生园,对公众开放;出资买地开辟植物园,这是今天新加坡植物园的前身;支持陈笃生办医院,支持创办女子学校。由于他为新加坡社会做了许多工作,因此享有较高的声誉。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他被选为第一任领事。在任内,他在保护华侨利益、加强侨社团结、发动侨胞捐款赈济祖国水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分文不支领。后来,他还被俄国沙皇政府、日本政府任命为驻新加坡领事,一人兼三国领事,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陈笃生等被称为“先贤”的新加坡华侨领袖人物为现代新加坡早期开发所作的贡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移民与新加坡休戚与共的关系。新加坡接纳了一批又一批被自己祖国苦难岁月抛离在外的中国移民,而勤劳智慧的中国移民和其他各族移民一起,为新加坡的繁荣与发展倾注了心血,作出了奉献和牺牲。在新加坡的博物院前树立了一座无名老年华人的纪念碑。老者安详地凝视着前方,从他的眼神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在作历史的回顾的同时,憧憬着未来生活的图景。纪念碑底座的碑文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华人素以坚忍耐劳著称,叻〔le 乐〕、屿、甲三府,暨马来全属,今日之繁荣,得诸华人能力者,良非鲜者。”这段碑文对华侨在新加坡乃至马来半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评价是十分符合历史真实的。

章芳琳(公元1825—1893年),是稍晚于上述各位并同样对新加坡的早期发展作过贡献的人。新加坡有芳琳选区、章芳琳街、章苑生坊、芳琳码头等,这些都是为纪念他而取名的。章芳琳生于新加坡,从父亲手里继承了家业,在19世纪中期成为巨富。富而不忘社会公益,在南洋华侨中是相当普遍的。他对新加坡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对公用事业的建设上。在闹市区建“芳琳埔”,供市民休息,这就是今天的芳琳公园;倡办学校,使贫穷华侨子弟免费受教育;1886年独资建立一支编制近40人纪律严明的消防队,帮助政府做好城市的消防工作。他身居新加坡,但十分关心祖国,曾屡次捐巨款赈济祖国的灾民。后来,他几乎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慈善机构向他募捐,他都捐3000元相助。

陈金声(公元1805—1864年),和陈笃生一样,也是在新加坡开埠不久,由马六甲移来的。是地产和贸易商。他的名字是和新加坡的自来水供应相联系的。地处热带的新加坡虽然雨量充沛,但大量的雨水却白白注入海洋,十分可惜。随着市区人口的增加,饮用、消防用水剧增。为满足需要,竟在十字路口掘井汲水。白天虽在井口加盖铺板,但仍然影响交通。有鉴于此,1857年他捐款13000元促殖民政府兴建蓄水池,并建引水设备,引食用水入市区。但这笔相当可观的赠款却被殖民政府糊里糊涂花掉了。新加坡的第一项自来水工程直到1877年才完工,此时陈金声离开人世已经14个年头了。为了表彰陈金声的功绩,政府特别在市中心建成一座高10余尺的“陈金声纪念喷泉”。陈金声重视教育和社会公益,先后创办了崇文阁和萃英书院两间学塾,为华侨子弟提供教育机会。他还出资铺设了一条道路,即今天新加坡的“金声路”。对陈笃生医院他也有很大的帮助。

陈笃生(公元1798—1850年)陈金钟(公元1829—1892年)父子,是著名的慈善家。陈笃生是出生于马六甲的福建华侨。新加坡“开埠”不久,他从马六甲移居过来。初时,当过小贩,以卖果菜、鸡鸭为生,后有积蓄就开商店做土产生意,渐致富而成为华侨领袖人物。陈笃生致富后,热心社会公益,领头建了一所平民医院。医院是1844年落成的,他担任董事会主席。新加坡地处热带,早期烟瘴弥漫,疾病滋生,但当时的殖民政府忽视城市的福利设施,医疗设备很差,陈笃生有鉴于此,就办了这所医院。医院的经费由陈笃生及其他华侨领袖支持。这所医院后来叫陈笃生医院。陈笃生医院的服务对象包括新加坡的各族人民。他不但倡办医院,还举办了一些其他的慈善事业,甚至乞丐饿死街头,他也施棺收尸加以埋葬。陈金钟是陈笃生的长子,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子承父业,继续经商。他捐款重修陈笃生医院,而且努力调解华侨社会的矛盾和纠纷,是一位颇有威望的人物。

美丽、繁荣的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的国家。新加坡人是从中国、印度、印尼和马来西来移居而来的。华族,是中国的移民及其后裔,占新加坡人口总数的76%,它和马来族、印度族及其他种族融洽共处,同心协力,将原先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的新加坡建设成为生气勃勃的共和国。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