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南洋华侨史话 作者:巫乐华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二章 郑和在南洋

上一章 下一章

最著名的是印尼的三宝垄(Semarang)市。

在东南亚,特别是在东南亚华侨中,郑和如同在祖国一样,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不同的是,在东南亚,有关他的传说,神话色彩更浓厚些,人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陈祖义是广东人,全家逃到苏门答腊岛南部旧港(巨港),纠集海盗自封为首领,为人豪横霸道,专事劫掠过往商人财物。陈祖义一伙的海盗行径影响了旧港一带的海上贸易,很多商船视航行巨港为畏途,致使这个港口城市日益衰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曾抵旧港,诏谕陈祖义。陈祖义耍两面手法,一方面诈降郑和,同时又阴谋对郑和的船队进行袭击。阴谋败露,郑和先发制人,镇压了陈祖义海盗集团,杀死5000余人,焚烧船只10艘,陈祖义本人被俘虏,押回南京处决。之后,郑和扶持了施进卿为当地“中国人封祖”,授予“宣慰使”的官衔。施进卿告发陈祖义,并帮助郑和剿灭陈祖义,又是爪哇满者伯夷国王派往旧港的一位大臣,他似乎是一身而二任,“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1421年施进卿逝世后发生了权力争夺,郑和曾于1424年专程去旧港解决纷争。郑和镇压陈祖义集团之举,保障了海路的畅通,有利于东南亚海上贸易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又扶持他人为华侨领袖,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组织的完善。

郑和出航时,东南亚华侨人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出现了聚族而居的侨居点。如爪哇岛有一个叫杜板的地方,大约有千户华侨聚居,离此不远的革儿昔(锦石),原是不毛的荒滩,由于中国人的留居,而成为千户人家的“新村”,“各处番人多到此买卖”。在苏门答腊岛的渤淋邦(今巨港),居住着许多闽粤籍华侨,且皈依了伊斯兰教。对上述侨情,在郑和的一些随员所作的文字记录中有相当详细的反映。这些华侨在国外侨居了很长的时间,由于明朝初年就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绝百姓出国和从事海外贸易,迫使华侨有国不敢回,怕回去后被惩处。后来,海禁政策有所松弛,皇帝敕令“大赦”华侨,招引他们“还乡复业”、“永为良民”。但海禁政策毕竟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不少人已在侨居地立足,对“海禁”仍有余悸,因而愿意回国的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侨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有一定经济政治实力和影响的社会上层人物。郑和一行在接触华侨社会的时候,也曾和这类人物打过交道,陈祖义和施进卿就是其中的代表。

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留下了许多和华侨社会紧密关联的历史遗迹。

三宝垄市是印尼中爪哇省的省会,爪哇岛北海岸的三大海港城市之一。三宝垄市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依据有关资料,学术界有一种看法:即1416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今天三宝垄市西南郊塞蒙安河河口登陆,华侨最初也定居在这块叫葛堂巴都(意为“石室”)的河口,他们称它为三保洞。在三保洞周围,华侨开始了垦殖和商业活动。大约在17世纪初,由于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胁迫,华侨被迫从三保洞迁入今日的三宝垄市区。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野和沼泽,华侨迁入后,在荷兰殖民当局指定的地区盖起了简易的竹屋,他们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建立和发展了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繁荣的港口城市三宝垄市就在这块沼泽地建立起来。为了纪念郑和的业绩和感谢他保佑三宝垄市居民安居乐业,华侨在三保洞口建立了三保公庙。最早的庙,大约只在洞穴里供了郑和的雕像,别无其他。后来,洞穴在一次暴雨中塌陷了,一对正在洞中膜拜的新婚夫妇不幸遇难。真正的庙是1724年才集资修建的。三保公庙香火鼎盛,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九日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把郑和从洞中迎到三宝垄市内的大觉寺“赴宴”,宴毕,他老人家又在喧天的锣鼓和竞舞的龙狮中回到洞内。送迎队伍所经之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13世纪以前,印尼是佛教和印度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13—15世纪是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并最终取代佛教、印度教的历史时期。伊斯兰教通过印度商人传入苏门答腊岛,它的传播与商贸活动息息相关,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标志着印尼社会历史的一大进步。伊斯兰教从苏门答腊岛传播到爪哇岛,大约是从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时期才开始的,郑和可能是第一位访问爪哇岛的有地位的穆斯林。郑和下西洋后,在苏门答腊岛南部、在爪哇岛都先后出现了华侨伊斯兰教徒社区,“多有从回回教门,受戒持斋者”,还建立了清真寺,出现华侨宗教领袖。

“郑和下西洋”的史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郑和(公元1371—1435年),云南昆明人,是一名穆斯林,同时又是一名佛教徒,明朝初年入宫做太监,曾升任内官监太监。这位具有伊斯兰和佛教两种教徒身分的太监,在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的28年间,先后七次奉命率领强大的舰队出使“西洋”。他访问了30多个国家,其中有14国是在南洋。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航行,它比哥伦布的航行早半个世纪,规模也大得多。郑和出访的目的,众说纷纭,但主要是两点,即“通西南海道朝贡”发展互惠的海外贸易关系,以及“宣德化而柔远人”,即同各国建立友好的政治关系。他所担负的是和平的使命,因而所到之处均得到热烈的欢迎,郑和的名字,连同他的业绩,至今仍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被广为传颂。郑和的航行对东南亚华侨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

马六甲地处交通要冲,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郑和七次下西洋都经过这里,并且将其作为远航的中转站。在这里设立货物、钱粮仓库,并且围上排栅,设四门并各有鼓楼,晚上还有巡逻,俨然是一座小城。在今天马六甲市的东北面有著名的三保山(“中国山”),是华侨的墓地。这座实为丘陵的小山,有许多纪念郑和的古迹:三保庙、三保井、三保坡、三保街和明末清初华侨古墓。相传郑和的舰队到马六甲就在这座山上驻军,设立官署。山下的三保庙供着一尊全付戎装的郑和像,此庙是当地居民为纪念郑和的功绩而兴建的。十分有趣的是,这个郑和是“雪髯童颜”,太监竟也长出了花白大胡子。郑和之所以被塑成这么一个近乎荒唐的形象,是人们崇敬他的心理反映。在人们心目中,他是一位上了年纪、经验丰富但又是青春永驻的神化人物。三保庙的后山,有三保坡,是当年郑和经常驻足远望的山坡。三保庙旁有一口井,马来人称之为“王爷水井”,华侨则称之为“三保井”,是郑和的部下为取饮用水而挖掘的,传说喝过这井水的人,就会念念不忘马六甲。

郑和对伊斯兰教在印尼的传播也有很大的贡献。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