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综合性词典,无论是在收释的知识内容上,还是在编撰的体例上,都可说是一部推陈出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辞书。
《辞源》的编纂与增订 《辞源》由陆尔奎、傅运森、蔡文森主编。陆尔奎(公元1863—1935年),字浦生,号炜士。江苏武进县人。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举人,1906年进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春开始了《辞源》的编纂,目的是为了开发民智,普及文化学术知识,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先后有数十人参加编辑工作。至1915年《辞源》编成,历时八载。商务印书馆1915年10月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正编。正编出版后,新名词不断产生,社会上要求校正增补,因而有续编之作,由方毅主编,于1931年12月出版。续编的体例一仍正编,两相比较,正编注重古代词语,续编广收新名词术语。1939年6月正续编合订一册出版。合订本对正、续编漏列单字作了增补,并勘正文字、辞句。1949年出版简编本,精简内容,篇幅只有原书的1/3。抗日战争胜利后,商务印书馆“鉴于新词日增,而旧编篇幅过大,即决定将旧词删繁就简,增入新词,此项工作于1948年底全部结束。1949年全国解放……,新名词又有大量增加,经续行搜集,至1949年底,列于篇末,作为补遗。”这就是1950年11月(缩印)出版的《辞源》改编本。从1908年开始编纂《辞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的续编、增补、改编,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充实新名词,而最初编纂的宗旨并没有改变。
《辞源》的特点 《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充分吸收了现代外国新辞书的编纂方法和体例特点。以语词为主,博采百科性术语;以普及知识为主旨,供一般社会之用;以常见为主,强调简明实用;结合书证,重在考察词义的源委,故名《辞源》。
(3) 排检 《辞源》借鉴《康熙字典》的部首、笔画排检法,将13000个单字归属于214个部首之下;并参考《佩文韵府》、《骈字类编》收录字词的方式,以单字为字头,在字头之下收列以这个单字为词头的复词。同部首中单字的排列,按笔画数多少为序,少的排在前,多的排在后。每个单字下复词的排列,按先“字数”、后“笔画”的原则,字数少的排在前,多的排在后;字数相同的,以第二字的笔画数为序,少的排在前,多的排在后;第二字相同的,按第三字的笔画数为序,少的排在前,多的排在后。依此类推。这个编排方法,使词条的排列和查检井然有序,其后所出的辞书如《辞海》等,纷纷沿用其例。《辞源》首创了“部首、笔画、以字带词”的综合编排方法。此外,修订后的《辞源》采用新式标点符号。
(2) 注释 先对每个单字用《音韵阐微》的反切注音,有的还加注直音,并标明其所属韵部。凡字有多种读法的,各自注音切,然后分别在不同的读音下分项解释字义,并列举书证说明。
《辞源》编纂出版之时,正当我国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和西学东渐的年代,它有关传统文化的解释,在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供了不少新的见解,适合了大众“贯通典故”的要求;而对于西学新词的收录和解释也切合了大众“博采新知”的需要。《辞源》既是一部为阅读古籍而用的古汉语辞书,也是传播新思想的启蒙工具。它与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都曾风行一时,对提高当时中国文化教育水平,有过很大的影响。可是《辞源》中的错误也不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的一些名词术语的收录有不少缺漏,解说有的错误、片面,有的因时代的前进而陈旧过时;对有的语词、文史类词条音义的解释或错或似是而非;有些词条的收录取舍失当;引书著录格式不一,有的引书不标卷次篇目;笔画相同的字条排列没有规则,等等。解放后,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国家从1958年开始对《辞源》进行修订重编工作,1964年出版了《辞源》修订稿第一册,1979—1983年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辞源》修订本四册,1989年出版了合订本。经过重新编纂的《辞源》,全部删去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条,主要收录古代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的词条,成为一部内容丰富而实用的古汉语词典。
对每个词条,也是一一分项解释并引列书证。一般是在词条下先说明词义和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明;有的还在引书证之后又略加按语辨析;有的则在词条下先列引文,再加说明;有的因引文足可代替解释,为了避免重复,只录引文,不再解释;有的为了避免引证的冗繁,就不录原文,只撮录其大意,然后再标明出处;有的常识性词条,只给以综述性的说明,而不引注词的来源。可见《辞源》的释义方式,既做到了条理分明,又能根据词条的不同内容,而灵活多变,很切实用。此外,为了帮助诠释,书中插入了图表。
(1) 收词 《辞源》收单字13000个,收复词50000余条,续编增补了30000余条,号称收词目100000余条。不仅从语词的角度搜集字词、成语、典故、俗语、习语等,又从实用角度博采古籍中有关经史地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技艺博物等条目,特别是从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技术中广泛采收新名词、新术语,以及古今中外的人名、地名、书篇名等。其收录词条之多,门类之广,真可谓史无前例,堪称是融古今中外、旧知新学于一炉的百科综合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