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哪个镜头距离你最近——如果你需要直接向观众讲话或者是要展示一些东西的话。
“这个问题目前还在讨论/评估/协商。”
开场陈述通常为5~10分钟时间,目的在于向记者传达核心信息。记得在为记者准备的媒体包里放上一份开场陈述的打印稿。
如果是在接受一次通过卫星进行的远程采访,你可以在主持人或热心观众讲话以及你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看着摄像机镜头。
要求记者在提问之前首先进行自我介绍。
建议:不要逃避问题,那样会让人感觉你有些不安。
可能是“伏击风格”或者是随便在大厅里、在楼梯上,也可能是在一场演讲或新闻发布会的后台进行的一对一的采访。
问题:“你们是要增加资助金额还是要维持现状?”
2、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提前赶到摄影棚,熟悉环境,让自己变得放松。
不要指代以前的答案(不要说“正像我前面谈到的那样”)。
21、当对方“淡化”当前正在谈论的话题的时候
答案:“我想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这件事情……”
接着,这位企业家说:“棘手是棘手,可是我不得不回答。不回答对不起朋友。大家都等了我半天了,结果只看到我含含糊糊地说半句话,未免扫兴。现在,我就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讲给大家。”
答案:“事实上,这个问题恰恰说明是你,而不是我,可能会出问题。”或:“我非常尊重你,可我不尊重这个问题。”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简短(5~20秒钟)。
建议:告诉对方你为什么不能给出答案。
答案:“非常抱歉,我并不同意你的说法。事实上……”
当所有的因素都已经准备就绪的时候,你可以考虑使用这一策略。
实现和记者、观众的沟通与对话,可以穿插一些富有人情味的内容。
尽量使用一种放松、非正式的“对话性”语调。
领导对所有的新闻机构和媒介,不论地区远近,不论级别高低,都要平等相待。接待这些媒介机构派出的记者、编辑来采访,要一视同仁,以礼相待,使他们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本组织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切忌厚此薄彼,“看人下菜碟”。对于曾经批评过本组织的新闻机构和记者,要不计前嫌,不结新仇,更不能挟私报复,侵犯记者的人权,而应像对待其他机构和记者一样热情接待,为其新闻报道提供方便,保证他们的正常工作。
采访者通常会需要一到两段可以使用的“录音片段”,所以你一定要做好准备。
1、面对面采访
采访结束之后,你通常会被要求“点点头”,假装是在跟记者进行谈话(为了满足后期剪辑工作的需要)。这时候麦克风仍然在你身上,所以千万不要说一些会让自己后悔的话。采访结束之后,你或其他人应该留在录音棚里看着采访者“重新提问”(在这个过程当中,镜头会被转向采访者,他将会把所有的问题全部重复一遍)。注意采访者重复提问时的语调和用词应该跟实际采访时相同(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新闻杂志节目或长一些的“专题新闻”当中)。
让谈话沿着自己预定的轨道进行,尽量重复你的主要信息,从而增加被播出的几率。
答案:“回应谣言显然是不适当的;只有当问题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去解决它。”
不要去想自己在面对成千上万(或成百上千万)名观众,那样只会让你心理上压力更大。
答案:“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答案:告诉对方你很清楚他的问题:“你刚刚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然后选出那个你想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首先谈谈你的第一个问题。这些变革将会使我们更加高效……”
采访时通常会录音,所以如果你不相信该记者或者你要谈论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建议你问清对方你自己是否也可进行相应的记录。
9、当对方提出一个带有敌意但却包含一些实情的问题的时候
在讲话的时候要冲着记者或采访者,而不是你的视觉工具。
而且,新闻媒介讲求实事求是,喜欢真实,反对弄虚作假,因此领导在同新闻界打交道时,一定要诚恳、真挚、实事求是,提供的新闻素材要真实可信,没有人为因素。不要对记者封锁新闻,哪怕是不利于本组织的新闻。提供新闻时切忌自吹自擂,撰写的新闻稿要保质保量,避免滥竽充数。新闻媒介所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涉及面广,与国家政策、形势走向等重大问题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情况,更要求领导者说话要讲求实事求是,是什么就说什么。确实涉及重大机密,不能向新闻界透露时,也要用外交辞令委婉地表达出来,不弄虚作假。某些领导者为了炫耀自己的口才,往往言过其实,说一些过头话,夸夸其谈,不仅有可能不经意泄露出本应属于机密的东西,而且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引起听众的强烈反感。
答案:“不好意思,我想问一下您提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
问题:“你个人怎么看这件事?”
“这个问题非常敏感。
美国政府也极为重视新闻媒介,努力发挥新闻媒介“扬声器”的作用。美国政府认识到“控制信息的权力是控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杠杆”。而美国新闻界则认为“美国总统和政府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头号新闻。”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历届政府都重视与新闻界的联系,每天早晨白宫领导班子都要决定当天主要推出的新闻。此外,里根的公关班子每天都制作30~60秒的新闻内容插入当天的晚间新闻。而他们极为强调的一点就是报道应真实、公正、全面、客观。这也是基于双方长期合作的需要。
“软新闻”或专题策略属于一种深度报道策略——通常是在媒体的专题版/生活方式等版面或者是访谈节目当中使用。它要求新闻发布者投入较长的时间,要有很大的耐心,并且与相关的编辑、制片人或记者保持一定的关系,而且双方能够就当前的事情达成一定的共识,或者至少双方都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
一定要在声音中表现出你的力量和自信;对关键词要进行强调;发音清晰,语速要放慢。
广播采访的目的是从你这里得到一些“录音片段”和“现场情况”——其中通常会包含一些来自周围环境的声音,比如说电话铃声或者是你的工作场所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声音。事先检查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比如说墙上的海报等);在接受采访时注意你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等,以免不小心流露出一些负面信息。
答案:“我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我可以帮你查一下。”
如果你被邀请当嘉宾:
面部表情要丰富,或者是通过微笑使你的语调充满热情。
问题:“你觉得市政府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一直看着镜头——即便是在其他嘉宾或者是主持人讲话的时候。
重复你的信息。
除非你马上就要用到这些视觉工具,否则不要让其他人看到;在使用视觉工具之前给导演几秒钟时间进行准备,这样摄影师才能转到适当的位置进行拍摄。
问题:“你们难道不是在扼杀客户吗?”
33、当对方提出“你能向我们保证……”的时候
问题:“你们的报价金额是多少?”
6、当对方提出一个你知道答案,但却不能说的问题的时候
答案:“我想我们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最后,如果是录播的形式,当你看到屏幕上的提问者是制片人(而非实际采访你的那位记者)的时候,请不要感到意外。
31、当对方提出一些恶意或粗鲁的问题的时候
把电话放到距离你嘴巴一英寸的地方。
3、积极主动,广交媒体朋友
11、记者招待会
9、电视采访——面对面(录播)
建议:不要回避问题。只代表你的组织发言。
自从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后,使我国传统的领导公共关系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运用报纸等传播媒介宣传的政治改良活动,就是在政治领域开展的一次出色的领导公共关系活动。客观地说,资产阶级维新派尽管依靠的是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对知识分子以外的公众力量以及舆论的重要性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康有为认为,在民族危亡之时,“果能合四万万人,人人热愤,则无不可为者,奚患于不能救!”梁启超则指出:“凡欲为国民有所尽力者,苟反抗于舆论,必不足以成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康、梁等人运用报纸等传播媒介,在社会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宣传政治改良的活动。梁、康先后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新知报》等报纸,大力宣传变法,使资产阶级改良变法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社会风潮。胡绳先生曾指出:“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活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宣传政治改良的活动,是一次十分成功的领导公共关系活动。因为它在“唤起了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的同时,也使维新派与知识分子等公众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维新派与其他公众的关系。这与现代领导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是一脉相承的。
面部表情要生动;它会使你的语调充满热情。
选择一个比较适合电视节目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地方。不要让他们把你安排到一个生硬、“官僚位很浓”的地方(比如说办公桌后面)。
3、“硬新闻”策略
答案:“别绕弯子了。你为什么不直接一点呢?(微笑)”或:“不,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
该策略属于一种长期策略,但一旦出现“引发”事件或新的进展,而媒体又从中找到进行报道的机会或理由的时候,它的作用就会立即发挥出来。
6、在摄影棚里进行电视采访
答案:“我不这么认为。他们是一家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
问题:“好了,你不是真的那么认真吧?”
建议:确保该问题并不会引起严重后果或者并非那么重要。
注意那些“随口说出的”言论——无论是在采访之前、采访当中,还是在采访结束之后——它们很可能会成为引用的对象(尤其是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
对整个采访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这样你就可以保留一份自己的记录(事先要征得对方同意)。
“这件事情目前尚无定论。
问题:“这难道不是再次证明你是在向公众撒谎吗?”
5、当对方提出一个你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的时候
建议:你越早告诉对方你不会轻易被打断,对方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打断你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要去跟打断你的人抢着讲话。
身为企业领导,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媒体各种采访形式之后,才能够从容地面对,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采访形式以供参考。
答案:“我不想进行假设……”
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喝些水——不要喝咖啡,同时你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
在讲话的时候,感觉好像跟主持人在一个房间里——不要大声喊叫。
9、“教育媒体”策略
32、当对方是在进行“钓鱼式”提问的时候(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事先要了解媒体形式是怎样的,热心听众是否可以跟嘉宾进行长时间互动?主持人是否会在第一个问题之后就开始介入?
问题:“他的指控对你的机构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26、当对方向你进行机关枪式的提问的时候
一定要对热心听众表示尊重——即便对方可能并不值得你这样做。你会在其他听众心目当中建立好感。
在结尾的时候进行总结。
发音清晰。
问题:“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破产?”
上身保持直立。
设定时间界限——大约为30分钟。
答案:“正像我说过的那样,这项战略已经准备启动,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外界公布。所以我们此刻再讨论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在面对新闻杂志记者或在录音棚接受采访的时候,在一两个最重要的答案中提到采访者的姓名,从而可以增加对方播出该段对话的可能性,比如说,“好吧,比尔,这是一个我们正高度重视的问题……”
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快、覆盖面广、可信度高的特点。社会组织要向国际公众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借新闻媒介塑造形象。
答案:“在发表完这段评论之后,你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吗?”
在开始回答问题之前,稍微停顿一下,整理好你的思路。
在使用该策略的时候,你应该向记者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帮助他们了解相关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不要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通过这种策略,你可以跟媒体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控制媒体的报道。
在对方提问时若有所思地低下头去(好像你在听对方提问),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语速。对方问题结束的时候,你可以停顿一下,然后抬起头,直接面向提出问题的那位记者说出你的答案。这样你可以在“录音片段”开始之前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
答案:“你这个问题背后的假设很有趣”或:“显然,你对这件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
不要回答所有的细节问题或问题的所有方面。回答重要的问题或问题的一个方面,然后把话题转移到你的信息轨道上。
如果你有任何要求的话,直接告诉现场指导,他会把你的要求转达给控制室。
27、当对方保持沉默的时候
答案:“当然不是。如果你问我他们是否要多拿出一些钱,那很不幸,答案是肯定的。”
由于那些全国性媒体的新闻容量都比较有限,所以逐个占领区域性媒体的策略经常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事实上,区域媒体晚间新闻播报的累积受众要远远多于综合性网络电视新闻节目。从技术上来说,做一则区域性新闻要远比做一则全国性新闻的难度要小得多,而且该策略还可以有效避免“过度曝光”。该策略通常是以面对面采访或通过卫星媒体巡回播报。
谈话时不要夹杂私人情绪。
35、当对方突然采访你的时候
永远不要发脾气。
答案:“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坦白讲,我觉得你的口气有些玩世不恭。为什么会这样呢?”
20、当对方采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口气进行提问的时候
把视觉工具清晰地呈现在摄像机镜头前。要放稳,稍微向前倾斜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反光。注意不要让视觉工具挡住你的脸。
如果执行得比较到位的话,你可以通过这种策略使那些攻击你的人反受其害。尤其是当你以“从大局着眼”或者是“直面真正的问题”等角度作出响应,并且是用一种“悲伤而非愤怒”的口气表达出来的时候,其作用更加明显。
6、低调策略
通常情况下,你可以直接跟热心听众进行对话,无需通过主持人。
问题:“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话,你们会怎么办?”
建议:语调要保持友好、理性,不要让人感觉你充满了防御心理。
如果是在进行现场直播或者是录播,而且如果你准备的视频资料、幻灯片或照片出现在电视监控器上的话,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冲着摄像机镜头,要让你的讲话跟你所展示的视觉工具保持一致。
保持沉着、冷静、镇定,语调中要流露出理性和公正。
一些提示:
要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接待新闻媒介,过分拘谨或高高在上的骄矜都不足取。要因势利导,使采访和谈话的内容始终在一个可以调控的范围之内。对所谈内容的重点要心中有数,要有简洁明了的谈话提纲。
保持令人愉快的语调,同时要注意跟采访者保持目光接触。
让媒体对某个事件进行报道,但不要突出你的组织。你可以通过其他组织中的评论员提供一些“第三方”的观点或评论。
如果你跟主持人处于同一间录音棚,一定要在对方提问的时候直接看着他。在接听热线电话或回应热心听众的时候,目光要转向摄像机镜头。
降低语速,语调要富有变化。
在进行远程采访的时候,往往是记者在一个地点,而你(有时是好几位嘉宾)在另外一个距离很远的地方冲着电视摄像镜头讲话。
另外,与新闻界交往还要考虑对方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听众、观众的心理状态,不能千篇一律,应区别情况,具体分析,促进答问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双向交流。如果不考虑到对方的心理情绪,单纯站在自己一边叙述自己的观点,向对方灌输,甚至强词夺理,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就不会给人以实事求是、真实可信的印象。
如果你要发布的是一条比较复杂的新闻,千万不要试图“快速击中”媒体。相反,你应该向对方提供足够的背景资料,举办相关会议并邀请媒体参加等等,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教育那些你所选中的记者和制片人。
尽量记住热心听众的姓名和地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回应对方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解答。答案的长度不应当超过30秒钟。
5、热线广播节目
4、跟其他嘉宾进行连线
尽量采用非正式的风格——让采访者和你自己都感到轻松。
不要因为沉默而感到压力。
不要让其他嘉宾影响了你的原定计划。
7、当对方给你两种选择的时候
因为对方要首先经过剪辑,所以你不一定要(也不应该)使用那些消极的词汇或给出问题的框架。只要用自己的话直接回答问题就好了。
建议:礼貌而坚定地告诉对方你并不准备屈服。重复你的信息。让采访者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现场直播的话,采访者显然会考虑自己的形象——他并不想让受众感觉他是在对你进行骚扰。如果是录播的话,该记者很可能会坚持提问,直到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
问题:“你有没有做这件事情?”
在采访的过程当中,采访者经常会提出一些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的问题,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找一个方便的采访地点。
问题:“跟我们谈谈你的组织吧?”
发言人——或者是新闻人物——做开场陈述:
问题:“为什么你们没能赶上最后期限,结果破坏了你们的信誉呢?”
不要打断——比如说对方的电话等。
建议:如果你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话,请对方澄清,或者你也可以利用对方的提问来传达一些有利于你的信息。
“我不适合就此事发表评论。
不要让会议的时间持续过长——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建议:不要让人感觉你是在咄咄逼人或充满防御心理。
如果有其他嘉宾的话,你可以直接跟他们进行交流——不要通过采访者。
问题:“这次的投资金额是多少?”
问题:“我想同时应对这么多问题一定很辛苦吧?”
19、当对方是在进行单方面提问的时候(当受众已经很明显地看出了这一点之后)
表现出一定的幽默感(但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去讽刺挖苦别人)。
13、当对方谈到某些谣言的时候
问题:“关于这件事情,你会向主管人员提供怎样的建议?”
新中国建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虽然在中国尚未建立起现代领导公共关系学,但是,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都能较娴熟地运用一些公共关系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帝国主义和国外反动势力的敌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主张处理国际关系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舆论赞同,争取到广泛的国际同情,逐步与各国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友好关系。这些活动与行为与现代领导公共关系所讲求的以传播为手段,通过影响社会舆论来树立形象是一致的。
直接看镜头,不要去看电视监控器,也不要东张西望。
建议:用你自己的语言重复对方刚才的话。
尽量跟采访者保持较多的目光接触。
使用视觉工具来说明此次事件,你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你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你可能一直都在镜头上,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表情。
(关于如何准备一场新闻发布会,请参见“事件规划”部分)
8、现场热线电视节目
10、突击采访——一名或多名记者
如果是在记者招待会上,建议你把视觉工具放在一个架子上,或者你也可以使用投影仪,这样可以方便摄影记者进行拍摄。
尽量在你的面部表情和语调当中表现出你的热情和活力。
问题:“你是否觉得这家公司过于贪婪了?”
把摄像机镜头想象成采访者的眼睛。尽量采用一种低调、动人的语调。
当然,这种“硬新闻”的策略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的时效性比较强,其影响力很快就会减弱,而且一旦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某种印象,你就很难去改变它。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给相关机构施加压力,或者是攻击你的对手。
建议:不要因受对方引导而盲目同意对方的观点。
2、当对方提出一些诱导性问题的时候
在谈话紧扣主题的前提下,可以穿插趣味性的内容。企业家发表谈话的内容往往是严肃的、数字性较强的,如果一直板着脸谈这类内容,往往容易使新闻记者感到冷若冰霜,通过新闻媒介发表和播放出去后,公众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距离感,对于企业家的形象感觉也必然是刻板、乏味、不近人情。通篇严肃的谈话无论在报刊上还是在广播电视中,其传播效果都很有限。相反,如果不时穿插一些带有趣味性的东西轻松一下,传播效果往往会更好。
问题:“这些变革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你是否能够同时继续……或者说,你是否将不得不……?”
2、电话采访
不断在他们所说的内容和你所传达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要求每个记者只能提出一个问题。
当你第一次被打断的时候,不要介意。等着对方讲完,然后你再继续讲:
面对媒体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策略,既不能逃避又不能过分地亲近,下面的10条策略可以让身为领导的你在媒体面前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回答问题一定要简短(最多不超过30秒)。
建议:不要当众提出建议或进行任何推荐,除非你希望给对方施加公众压力。
语调要欢快、充满热情。
7、“你可能永远不爱我们,但我们希望你恨我们的敌人”策略
或:“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个谣言。”
3、当对方要求你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
把这次采访想象成你正在跟一位观众之间进行的一次有趣的谈话。
1、当对方提出一些别有用心的问题的时候
问题:“……那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公开这项战略呢?”
不要给你的答案编号。
答案:“是的,我做了(或者是‘不,我没做。’),让我解释一下我为什么……”
建议:不要重复对方的诱导性词语(比如说“贪婪”),你甚至可以予以否认。在不重复诱导性词语的情况下进行反驳。
建议:不要接受对方问题的前提条件,你可以忽视它。或者你也可以礼貌而坚定地反驳对方问题的前提条件,并接着说出你想要传达的信息。
建议:不要假设。表明对方提出的问题只是个假设。
准备好一些其他谈话内容,因为听众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打来电话。
3、在录音棚内举行的直播采访
25、当对方提出的问题有些跑题的时候
新闻界的职业特点是重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及时性和公正性,而不受其他势力的左右。领导者必须尊重新闻界的职业特点。这就要求尊重新闻记者地位的独立性,而不能把新闻界纯粹当作宣传本组织的工具,诱使或强迫报道有利于本组织的消息。否则就等于轻视新闻媒介的社会地位,结果得不到他们的合作和支持。
答案:“哦,我觉得这并不是主要问题。要知道,我们都得各尽其职。”
答案:“不,但我可以保证我会尽力去……”
如果是在录音棚里的话,建议你事先告诉制片人你准备使用一些视觉工具。然后跟导演商量好使用这些工具的具体方式。一定要做好事先的沟通。
在这里,这位企业家便通过幽默的话语实现了与记者们的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4、当对方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的时候
8、“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话题,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好的资源”策略
在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语气要坚定,但态度要礼貌。
确保耳塞被紧紧地固定在你的耳朵上。如果它掉出来的话,立刻平静地将其放回原位,然后继续接受采访。
2、第三方策略
答案:“那可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我们抽时间另谈吧——可那跟我们现在讨论的话题并没有什么关系……”或“是的,怎么啦?”(微笑)
努力让媒体从你的角度来关注事件。你可以向所有的媒体同时发布信息,也可以将信息透露给某位记者,使其成为“内部观点”。如果你想先试探一下受众反应的话,后一种策略往往比较理想。
答案:“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淡化这件事情(停顿)……但很多人都不会同意你的这种方法……”或答案:“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有什么好笑的……”
如果采访你的是一群记者的话,不要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任何一位记者的姓名——如果是那样的话,其他的记者将无法使用你这段讲话。
如果你发现对方并不能接受你的观点,礼貌地表示“尊重对方的权利”,然后接听下一个电话。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会一连串地提出很多关于各个方面的问题)
答案:“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我的个人观点。问题是……”
通过活动、抗议、新闻发布会、社评、研究等方式来制造新闻。或者通过增加“热度”、呼吁变革、“让事件变得更有戏剧性”等方式来引发媒体报道。如果能够将你的组织刻画成某家公司或谣言的受害者,这种策略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对方会对采访进行录音。如果你不确定的话,建议你事先询问清楚。
如果要进行一场面对面采访的话,你通常会提前很长时间得到通知,这样你就会有很多时间来进行准备。在进行实际采访的时候,你沟通的方式通常要比你讲话的内容更加重要。
答案:“我不能那样保证,但我可以保证我会尽力……”
不要让突击采访持续的时间过长——最长不应超过10分钟。一旦你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立刻跟对方表示抱歉,然后礼貌而坚定地离开。
有主持人(可能是在录音棚里,也可能是通过卫星进行的远程采访)以及热心观众参与的采访,它很容易使你和你所谈论的话题成为大众的焦点。接受这种采访确实有些冒险,所以必须要慎重对待。
30、当对方提出一些不客气的问题的时候
提前准备好一些有趣的视觉工具(比如说海报、表格等)或者是背景来提高采访的视觉效果。
4、争取媒介信任,赢得公众的心
如果是在进行电视采访,你可以轻轻地点点头,看着采访者,做出一副期待的表情。
17、当对方对你表示同情的时候
答案:“我想首先纠正一下你刚才说的事情……”
印刷媒体的采访通常更有深度,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这种采访实际上是一系列谈话,而不是一次“质问”,所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趣、简洁、让人感觉容易相处,并且带有一些自嘲式的幽默。
答案:“请问你对哪一具体的方面感兴趣?”
化完妆后,你会被带到等候间或直接带到现场。保持安静,服从现场指导人员的安排。
问题:“据说其他团体也想申请证书。”
34、当对方提出“你能保证……”的时候
无论对方的问题多么尖锐,都要保持低调和冷静。
讲完之后,慢慢地放下手中的视觉工具,这样可以留给摄影师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24、当对方提出一个无关问题的时候
答案:“这个你恐怕要去问市政府。”
放慢语速。不要在还没想清楚的情况下说出答案。时常通过简短的停顿来强调重点词,同时给你一些时间去思考。
不要在有人提问或其他嘉宾讲话的时候看着镜头之外的地方。
正是由于媒介的重要作用,要求领导者必须能与媒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主动积极地在媒介上宣传自己,使自己所领导的组织能更多地为人所熟知,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11、如果采访者明显表示不愿意放弃
28、当对方给出错误信息的时候
问题:“你是一个残忍的家伙吗?”
12、如何使用视觉辅助工具
想像有一位听众正在家里或在车上听你讲话——试图在心理上跟这位听众建立联系。
放松。准备好进行“表演”,比如说接听一个电话或者是走进办公室等,以制造“现场感”。
15、当对方提出一个由很多部分组成的问题的时候
5、快速响应策略
8、当对方提出一个情感上带有偏向性或者是带有敌意的问题的时候
身为领导,经常接触媒体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代表着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就要求领导能够镇定自若,潇洒从容。
建议:这是在告诉提问者以及受众你已经认识到了对方的用意。注意语调,一定不要让人感觉你充满防御心理。
23、当对方打断你的时候
在接受采访之前,一定要把那些你不想在镜头上出现的物品、文件、海报等拿出采访现场。
主持人——可以是你的公共事务部分负责人,也可以是你的媒体秘书来制定记者招待会的基本规则:
通常情况下,你首先会被带到化装间(提前检查对方是否会提供化装服务)。
1、实事求是,尊重媒体
22、当对方是在陈述观点,而非提出问题的时候
面部表情要生动,展现你动人的风采。
答案:“这个我不能说,因为这属于机密信息。
建议:忽视对方提出的两种选择方案或者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的观点。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告诉记者后续采访、下次记者招待会或吹风会的时间安排。
想像你在进行一场“充满活力的对话”。尽量使你的语调和节奏跟采访者保持一致,除非对方开始变得令人讨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语调要跟对方形成鲜明对比)。
12、当对方提出一些开放或模糊的问题的时候
建议:迫使对方调整话题。
当你不希望跟对方进行争论的时候,你可以转向主持人,“约翰,我想玛丽提出了非常有趣的一点……”
尽量不要去看你在监控器里的样子,那样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4、当对方要求你代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
或:“重复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愿意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基本原则:
答案:“我们好像谈论得太多了(暂停)……让我首先集中谈论一下你刚才讲过的一个方面吧。”
18、当对方提出一个二选一的问题的时候
其目的在于使你的组织保持在媒体视线之外,只要媒体不把你的组织放到焦点位置,该策略就会有效。在使用该策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它很可能会反而成为对方向你发起攻击的武器。
答案:“今天马上我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大家感兴趣,明天我将举行招待会,回答大家提出的任何问题。”或:“对不起诸位,我由于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办理,今天不能回答你们的提问。”
建议:你不一定要回答对方的所有问题。
例如,一个企业家在回答一个女记者提的问题时说:“这位小姐是四川人吧,提的问题都很棘手。”全场大笑。那位小姐也很高兴,因为说她提的问题棘手,无异于说她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在开始之前,询问采访者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这样你就不会惊慌失措了。
你的目标是说服听众,而不是打来电话的热心听众。
留出大约15分钟时间给工作人员布置场地,最后再留出15分钟时间收拾一切。如果工作很忙,建议你不要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7、远程采访(现场直播或录播)
1、积极主动的媒体策略
如果没有听到问题,礼貌地请采访者重复一遍。
建议:在回答对方问题的时候不要带有敌意或者是任何感情色彩。要立即干脆地否定对方的说法,或者用不带感情色彩的说法来重复对方刚才说过的话。
尽量跟热心听众建立关系。称呼对方的姓名,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确认对方的问题,比如说,“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答案:“的确,我们没能赶上最后期限;但我们已经跟对方协商了一个新的发货日期。”
直接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但说话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要冲着其他嘉宾。
如果记者不停地向你提出问题,你可以重复自己的核心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比较简短、空泛,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或向记者保证你“在得到更多信息之后”会答复他们,然后离开。
答案:“我想我们有些跑题了。还是让我们接着谈谈刚才的话题吧……”
建议:你的回答一定要简短。不要让人感觉你“受到了冒犯”。
你也保持沉默。
答案:“主管人员会听取来自许多方面的建议,而且,如果想知道我的想法的话,他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接洽我的。”或“我可不想通过媒体来对主管人员提出任何建议。”
答案:“我想继续谈完刚才的话题,因为这非常重要……”
图表要简单;观众(和记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轻松地理解并吸收太多的细节性信息。
该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暴露对手的弱点。在很多政治运动当中,这种方法很容易被认为是“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在使用该策略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视角的平衡,要注意有意识地肯定对方,同时也注意要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不可一味地泛泛而谈。
建议:告诉对方你不知道,并主动提出帮对方进行查询。永远不要撒谎,不要猜测。
29、当对方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时候
结束:主持人可以通过倒计问题,比如说“还有最后三个问题……”、“最后两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的方式来结束此次会议。
(在你已经给上答案之后)
4、“软新闻”或专题策略
不要发出“呃”的声音——尤其是在接受广播电台采访的时候。
10、“累积区域媒体”策略
16、当对方要求你向其他人提出建议的时候
10、当对方在某个问题上一再纠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