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年夜饭便是全家通宵不寐,以迎接新年到来的“守岁”。据说,只有守岁熬年,来年才身强体壮。孩子们打熬不住瞌睡了。这时,阿公阿婆除了给他们每人发“红包”外,还要给他们一人一个大柑橘,以表示“分柑同味”、老少同欢。同样,如剥柑橘吃,则不能一人独吃,而要掰开几瓣,一人一份,以“分柑同味”,合家吉利。
除夕上午,在锣鼓声中,农妇们在门坪摆设供案,摆上牲醴,焚香点烛,祭祀天神。一些老妪还要带上香烛纸钱,到村前寨后去祭祀“大树伯公”、“桥头伯公”、“土地伯公”、“运粮伯公”——伯公,神也。老妪敬祀桥神、树神、土地神,以祈出入平安,五谷丰收。除夕祀神,这是古代腊祭酬神的遗风。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雄鸡炒酒、白斩鸡、青蒜焖猪肉、梅干菜扣肉……如今吃年夜饭,还有“打边炉”(火锅)的,菜肴有大虾、鳗鱼、肉鸽等。年夜饭的菜肴,常常借其谐音,寄寓美好的祝愿:一盆什锦发菜汤,祝福新年发财;一碗牛肉丸,表示合家团圆;一盘全鱼,只摆不食,饭后将它放于米缸上,待留到新年过后再吃——客家人用这条“压岁鱼”,取其“连年有余(鱼)”、“米缸有余”的吉兆。
按照道家天地生万物的顺序,古人将正月初一说成是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初八谷日……对此,古人不但以当天的阴晴来占卜本年内人畜庄稼的顺遂与否,并有一套俗规,比方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七不对犯人用刑,以示宽容。
除夕上午,族中男子先在祠堂和围屋大门上,张贴新书写的堂号、堂联,悬挂写了堂号的大红灯笼,并在自己的厨房、卧室、仓房的门楣和门边,张贴春联和挂签。
守岁时,老妪还要大门洞开,在门坪摆上斋盘,燃香点烛,按照该年的吉时吉向,恭迎财神、贵神、喜神光临家门。有些地方,这时还要再次挑上牲醴,到灯火通明的祠堂祭祖,祈求祖先给家庭带来幸运。
正因为初三是送穷日,所以这天大家都不出门串户,也不欢迎别人来自己家,以免“穷鬼”上门把财气给冲了。倘有违俗上门者,主人待其一走,立刻在门口燃放一串鞭炮,以驱除邪秽之气。
待一交子时,新年到来之际,家家都争相开门燃放鞭炮。霎时,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时下的新年开门炮仗愈来愈长,并美其名为“万福鞭炮迎新年”。
孩子睡觉时,妈妈还一再叮嘱:明天起来,要先拿放在枕边的“红包”和柑橘;要先给阿公阿婆拜年;见了长辈要鞠躬拜年;过年不要哭闹,不要骂人,不说不吉利的话……,这些传统习俗,实乃对儿童进行文明礼貌的启蒙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的年夜饭还有一碗瓤豆腐。这是将豆腐切成小三角块,中间挖一小口,塞进三鲜肉馅,下锅煎黄,炖熟,趁热上席。这道香滑可口的菜肴,因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广东缺乏面粉,难以吃到更岁饺子,便代之于瓤豆腐。为此,在吃这道菜时,长辈还要对家人讲述其原由,让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中原故地和北方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腊月二十这天依例要把冬至酿造的糯米黄酒,装入酒瓮,放上红曲,用稻草和谷壳拥埋起来,点火烧炙。用文火炙出的黄酒,因蒸发了一部分水分,酒变得更醇美香甜,也耐贮存了。从这天开始,清晨常常传来宰杀年猪的声音。杀猪后,照例要请族中长辈和亲朋好友来聚餐。余下的猪肉,或出售,或腌成腊肉,供过年和整个春天慢慢食用。
客家地区传统节日甚多,以农历排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这里主要介绍客家人过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以及独具特色的清明节、冬至节的节日文化。
俗话说,“腊月忙年”。为迎接春节,客家人从腊月十五便开始作准备。这天大人孩子一齐动手搞卫生,先打扫卧室、仓库,拆洗被套、蚊帐、床单,再打扫厨房,把家具和炊具、餐具拿到河里洗干净。俗谓这天打扫干净后,来年便没有蜘蛛网和锅底黑灰。
这天,小伙子们围在祠堂门前,敲锣打鼓,不时还要点燃几响客家人称为“墩子”的土铳,声震全村。这天,家家都把连日来打扫的垃圾,堆在门口的土坪上点火焚烧。客家人称这为“烧猪牯火堆”,意在祈求来年养猪顺遂肥大。其实,这种在庭院烧火堆,与贴大红春联、敲锣打鼓、放土铳一样,皆源起中原民间驱赶传说中名叫“年”的猛兽,以祈求平安幸福的古俗。
腊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过去,家家要在灶台摆上猪肉、鸡(或鸡蛋)、鱼(或墨鱼干)三牲,以及红枣、花生一类的干果和酽茶,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
午后,人人沐浴,更换新衣,俗谓“年三十日不洗身,来生会变牛”。这实乃客家人勤沐浴更衣的卫生习惯。
从前,官府从祭灶这天开始“入年假”,农家则从二十五日才“入年假”。“入年假”后,家家都忙乎过年的事:赴墟采办年货;为家人添置新衣服、鞋帽;踏碓舂制米粉;用糯米粉加糖蒸制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粄”,以喻“年年高升”;用籼米粉加酵母,蒸出绽开似花的发酵粄,祝福“发家致富”;将红糖水掺入糯米粉,搓成圆丸,放入油锅炸成又香又甜的煎粄子;把门前的池塘水排干,捞鱼,分鱼;杀鸡宰鸭;以及捶打肉丸、鱼丸,蒸梅干菜扣肉……腊月忙年,家家都都越忙越欢畅。
客家习俗,正月初一、初二不能动扫帚扫地,以免扫掉财气。为此,有人还在除夕把扫帚藏起来,以免犯忌。到初三这天,家家又非扫地不可,并把各种秽物倒于门外三叉路口上,点火烧掉,并认为这一来便可送穷、除秽。于是,俗称初三是“送穷日”。
这时,宗族祠堂门前锣鼓喧天,土铳轰鸣——听到族长向族人发出祭祖信号时,主妇赶快将煮熟的全鸡、猪肉、熏鱼和红枣、花生、柿饼、柑橘、苹果、莲子等干鲜果品,以及茶、酒、鞭炮、黄表纸等,放入竹编礼盒,全家来到祠堂,摆供祭祖。
祭祖是客家人过年最隆重的活动。各家各户都要挑来最好的食品,享祀先人。同时,男女老幼皆依序拈香叩拜先祖,以纪念先人开基创业的功绩。此外,祭祖也是增进宗族团结的机会。为此,不少离乡游子,甚至华侨后裔子孙,也常常携妻带子,在除夕赶回家乡祭祀祖先。
客家习俗,大年初一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向族中辈份最高、年岁最大的人家走去,向尊者拜年。这时,长辈照例要给前来拜年的孩子和晚辈发“红包”,让大家吃糖果、花生、蜜饯、煎粄等。“红包”的钱多少不拘,但非有不成,否则对老人不吉。
在10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民间便有此俗了。但后来大部分地区早把此俗淡忘了,而客家人却沿袭下来,并借以寄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激励奋发进取。
初七是人类诞生之日,民间对此尤为讲究。在客家地区,每到正月初七这天清晨,都要依俗吃七样菜,将芹菜、青蒜、大葱、芥菜、韭菜、芫荽(即香菜)以及鱼、肉等,一起下锅烹炒,全家食用。民间认为,人日吃了七样菜,借其谐音,希望家人勤劳(芹菜),善算(青蒜),聪明(大葱),多计谋(芥菜),幸福久远(韭菜),有人缘(芫荽),富足有余(肉、鱼)。
客家人还有舞狮入屋贺新年的奇俗。大年初一,本村或邻村的狮子队,敲着锣打着鼓,舞着威武的醒狮来了。他们先到围屋大门口,在紧锣密鼓声中,对着大门耍舞一番。接着,他们进入上厅堂,向供有祖宗牌位的神龛耍舞参拜。最后再到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参拜。人们认为,勇猛的狮子乃百兽之王,具有驱邪逐祟的神威,有狮王参拜,这一年定能清吉平安。于是,一见狮头前来参拜,主人必在大门口、厅堂和厨房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当狮子队离开时,家家都得奉上香烟、食品和“红包”。
大年初一的早饭,或荤或素,因人而异。吃荤者除鸡鸭鱼肉,还有一盆寓意新年发财的什锦发菜汤。他们认为,新年第一餐吃得越丰盛,便意味着这一年将更有食禄和福气。吃斋者,意在借斋与拆同音,把这一年的灾难、疾病都给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