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焦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节目里的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做饭、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
有这么一个故事,那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设有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务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考核方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平衡我们的角色对快乐来说也很重要。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工作的、家庭的。人们当然会更重视能得到更多承认的那个角色——工作的还是私人的。但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角色上,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快和压力。
可能你在自认为最重要的角色上表现不错,不过要记住,为此而忽视其他角色是万万不行的。我们将制造快乐的方法称做“更高使命”,或者目的。一旦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明确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为什么要这样度过,你就能制定目标,并采取相应步骤去实现它。
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言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尺度。我们用它来丈量生活的品质,丈量我们喜欢生活的程度。
即看待生活的方式,也是快乐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人的思维决定感情,所以我可以通过“想”某些事来促进相同结果的发生,即用思想指导行为。
所有有关快乐的研究都表明,快乐的人忙碌、有活力、外向。生活在个人郁闷世界里的人会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失去本我,孩子们则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去。当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完成的事情上时,快乐就会来临。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但我们总认为我们没资格快乐,或者做得还不够,还不到快乐的时候。这种等待心理的表现是我们常常说“如果……的话,我一定非常快乐,但是……”,事实是我们永远也到不了那个境界。如果快乐要待实现某个目标后才能享受,人就会藏起自己的快乐,一直等到那个时刻。不幸的是,不管这愿望是关于金钱、汽车、工作或者爱人,即使真的实现了,你却会发现自己仍然快乐不起来。当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为了明天,生活已经失真。
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言,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尺度。我们用它来丈量生活的品质,丈量我们喜欢生活的程度。
1.思维模式
快乐是一种能力。快乐和愉悦并不是一回事。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快乐是一种礼物,创造了绝大多数生活。愉悦则来自不计后果的狂欢,让人忘记生活。”
“快乐并不是不快的缺席,”伦肖说,“它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能力,不管你感觉如何。”但快乐和愉悦可以密切连接在一起。因为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痛苦而不是快乐上,所以我们无法得到快乐。
五天后,考核方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主考官说出了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生活的人被聘用了。主考官解释说:“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可以更有把握地走近成功!”
卡耐基智慧金言
快乐是一种礼物,创造了绝大多数生活。愉悦则是来自不计后果的狂欢,让人忘记生活。
绝大多数人继承了父母的价值观和其他一些社会行为,我们甚至在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如果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很多人确实如此——那么我们首先担心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而这种想法只能带来不快、气愤、压力和疾病。过于在意外部环境会带来压力感。快乐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的目标并明确了解完成目标的方法的人。
很多人试图通过成功来创造快乐,是因为他们错误理解了这些东西带来快乐的质量和持续时间。新的幸福感很快就会暗淡,快乐开始变得平淡无奇,你只好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3.角色认知
实际上,我们能否快乐主要决定于下面几个方面。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制定目标,只是鼓励大家将目标放在现在。问问自己今天可以为明天的目标做些什么,不管那目标是健康、工作成功、减肥还是别的什么。我们能控制的唯一时刻就是现在。
有人讲述了一个好学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学生认识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禅宗大师,向他询问永远快乐的秘密。大师笑着拿起粉笔写道:“专心。”“这就够了吗?”学生问。“专心就已经足够了,”大师说,“如果不专心,快乐就没有栖身之所;有了专心,快乐现在就在。专心是心无旁骛。专心就是一切。”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
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规则同样非常重要。如果成功是你生活的信条,那么取得成功的基础是赚钱。这个规则——价值系统对制造快乐并没有必要。
“快乐并不是不快的缺席,它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能力,不管你感觉如何。”
2.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