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不堪回首的交恶经历?为什么看似多年共事的同事、上级、老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呢?
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我想确保我能够对此投入充分的关注。现在我必须先完成这份报告/我五分钟后要开一个会/我必须先回复这个紧急的客户邮件。我们下午两点仔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行吗?
任何关系交恶都不是偶然的。在你还未察觉之时,关系的警报早已响起。通常人际关系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就已趋于恶化:
此外,一些不好的社交习惯也会加速人际关系的恶化:
·看:我们不再关注或者只是忽略预警信号。很多人认为主动讨论人际关系实在难以开口。我知道,有时人们面对比自己更有经验、更权威的人时,会这样说:“这些对你来说都是轻车熟路、小儿科,你肯定会处理好的。”
·行动:我们没有采取行动,或者更糟糕的是,我们鲁莽行事,未作任何预案。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到预警信号,知道需要采取行动,甚至已经有了计划,但却没能有效地执行。
有选择地构建人际关系。如果只注重“恰到好处”的联系,别人会觉得你不靠谱。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领导,他们将大量精力用于培养与有着一定头衔及资历的人的关系,却较少注意自己的同级同事,人际关系网极度偏离。构建有效的人际关系网需要360度的视角,需要覆盖你所在的行业内外。
冲突变得针对个人。即使没有煽风点火,再好的团队也会出现意见分歧。适当的冲突可以提高坦诚度并促使双方畅所欲言,如凸显潜在风险、质疑关键性假设及增进相互了解等。当冲突变得针对个人时(“那是个愚蠢的主意”),冲突的正面价值就减弱,从中得到的经验也会减少。
不注重经营人际关系、忽视已经岌岌可危的人际关系、利益化人际关系都是短视行为,都会极大影响我们在职场上的畅行。俗话说,搞不定人,就搞不定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把职场看成一个战场,为了赢得长久的胜利,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层次,用战略的眼光去经营人际关系,也就是我在这本书中谈到的可视化图谱。之所以提出这一图谱,是因为我看到太多因为人际关系失败所导致的人生失意。在20年辅导因人际关系失败而困顿的客户的过程中,我深刻洞悉到没有一成不变的稳固关系,但我们却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掌控人际关系,轻松解决人际难题,也就是可视化图谱。借助这个图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谁会和你并肩战斗?谁会在背后支持你?谁跟你暗中叫板?谁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工作日趋复杂,如何在纷繁复杂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处境,合理利用人脉,就可以化复杂为简单,高效工作。
闲聊。当我问我的来访者是否与不和的人好好谈过时,我得到的总是一个吃惊的表情及随后一个快速的否定答案。然而,当我问他是否跟对方谈论过自己的失望时,他总是羞涩地回答“YES”。闲聊是好事,带有善意的闲聊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团队或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但是,当闲聊是为了暗中伤害别人时,那它就是一种不良行为。
以为关系不需要维护。维护一段稳固的关系不一定需要花很多功夫,每隔几个月打一个短暂的电话或写一张便条也许就够了。如果每星期都这样做,那么,一年之后,你的朋友圈就会有上百人。
没能快速、真诚地道歉。你可能会犯错。这种情况下,快速处理,并真诚地道歉。不要想着以善意的谎言应对,也不要想尽办法对错误进行辩解。
忘记当下。人际关系的破裂,有时是因为你一心多用。比如,一边查邮件一边打电话、谈话过程中不积极聆听等。这些都向别人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不重要。”如果想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跟人谈话时请关掉电脑屏幕、摆脱各种干扰,或者,有必要的话,明确表示你正在做某件事并约定好你可以集中精力的时间。邮件可以等,但人不能。如果你无法给予充分的关注,可以这样跟对方说:
做个代言人。如果共事多年的同事处境艰难,你需要随时站出来保护他。一时的犹豫会让你失去一切。
4.我信任你吗?
这传递出了强有力的承诺信息。通常,我们不会率先表明自己的需求,而是允许意外干扰的出现,但同时又还想着手边的工作。但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违背承诺。有时候,突发事件会阻碍你兑现原本的承诺。这个时候,打个电话,或走到对方办公桌旁,告知他你需要延期或无法继续提供帮助。一旦对方失望,你可能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重建信任,原因就在于你没有及时沟通。
只索取不付出。有些人把别人当成“人际关系账户”,只提款,而不储蓄,那么,总有一天你的账户会亏空。如果做事只是想获得回报,那么,当你们的关系破裂时,也不要惊讶。
臆测是破坏人际关系的白蚁。
办公室政治。一些领导会把办公室政治当成职业。还有些人爱打关系牌来赢得别人的支持,但却极少给予回报。有时候,为了达成目的,他们不得不“请求”别人,但其后的动机昭然若揭。
忘记这些,你们的关系就会趋于变动。
我们得承认,并不是所有人际关系都是从朋友关系开始的(或最终成为朋友)。要促成人际关系的转变,你需要接受意料之外的东西。有时候,事情会发生急转;有时候,看似不断进步的关系会突然发生倒退。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应用你的情商技巧,也需要保持毅力。我鼓励你坚持下去,并且,如有必要,寻求改变。
在本书中,我们概括出了四个我们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常会有意识或下意识问自己的问题:
2.我能依赖你吗?
——亨利·温克勒(Henry Winkler)
当然,你可以利用你的关系为艰难的谈话做准备。但是,不要痴迷于休息间或饮水机旁的闲聊。
3.我在乎你吗?
1.我能指望你吗?
·听:即便我们感觉到危机重重,但没有引起重视,而是告诉自己:“明天再说吧。”我们选择视而不见,并希望事情在无需自己介入的情况下自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