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笼统地说仙话是否属于神话皆不合适。早期与神话关系密切,后产生的作品已自成系统,另当别论。
它们的产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先秦到西汉,这时道教还没有产生,又正是原始神话大量用文字记录的阶段。仙话可说是神话的一个重要支流。通常,从宗教言,《山海经》可说是古代一部最全面的巫书;从神话言,又是上古神话专集,还从未有学人称它是神话与仙话专集,事实,其中有一定数量的仙话。可见早期的仙话可以算神话的一部分。第二个阶段,东汉道教产生前后,直至唐宋,道教大量改造古代的神话、传说与仙话,加上新编的神仙故事,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道教神仙系统,精华糟粕交错,情况很复杂,与原始神话的分野日渐明显,人为宗教色彩较浓。第三个阶段,宋以后直至明清,民间反其道而行,大量改造道教的神仙故事,愈到封建社会晚期,仙话的民主色彩愈浓。如著名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本属道教人物的传说,被民间改造以后,却很有情趣,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异常精致的短篇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其中部分便取材于民间仙话。妇孺皆知的《白蛇传》,实际上综合了灵怪故事、佛道相争、仙话与爱情传说的特点。所以这一阶段的仙话与其它文艺体裁的相互渗透很普遍。
最初,古人认为成仙,首先应该是灵魂升迁,即死后用柴薪焚化,这种火葬,古人叫“登遐”,意思是人死只是肉体死,灵魂可以乘火上天而达到永生的目的。传说有位仙人宁封子便是用“火解法”成仙的。据说此人生活在黄帝时期,为黄帝掌管烧陶。一次有神人到那里,教给他掌火,火便冒出五种颜色的烟来。此神人把技术传给了宁封子,结果宁封子用这种办法把自己烧了,那烟气上下飘忽。人们从灰烬中还发现他的骨骸。大家把他埋在宁北山上,并称他叫“宁封子”,意思是封闭在宁北山中。(见《列仙传》十六卷上)后来,人们对于只是灵魂升天已不满足,又有了更高的向往,希望肉体也能升天,才能达到永生的目的。于是便出现了服长生药,以及用符咒、食气等办法,达到轻身飞升的目的。
什么是“仙”,可以从这个字的组成找到解释,左边是“人”,右边是“山”,也就是说,仙,即在深山或高山之人。古代对仙还有另外两种解释,古字的仙写作“僊”或“□”,即今日简化的“迁”。又有说是老而不死的叫仙。这三种解释合在一块,仙即那种老而不死,并迁入山上之人。说明最早的仙境在高山。
从先秦到晚近,我国广泛流传一种仙话,即凡人当神仙的故事。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及对生命的珍惜,在原始思维中已萌发了胚胎。灵魂不死信仰与变形观念,都是原始先民对死亡抗拒的一种手段,再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起死回生及不死药的种种想象。比如人要升天成仙,就必须身有羽翼,否则身子再轻恐怕也难起飞。于是,原始先民想象最初的仙人,必是羽毛之仙。《山海经·海外南经》记:“羽民国……其人为长头,自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论衡》说得更明白:“……仙,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千岁不死。”(《无形》)《楚辞·远游》说:“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这羽人,便是飞仙,丹丘指昼夜常明的地方。能飞到那个地方的人,便可不死。《山海经》的《海外南经》与《大荒南经》还有“不死民”与“不死之国”的记载。这都是孕育于神话母腹中的仙话胚胎。它们可算是神话的组成部分。跟后世的道教神仙故事毫不相关。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发现为数可观的“不死药”神话,可以进一步证明,早期仙话的长生不死思想,实际上源于神话。比如纳西族传说,古代有一小伙子,叫崇人抛鼎,不幸父母突然病故。他听说在遥远的灵山顶上,长着一种延寿草,山脚有回生水甘泉。他历尽艰辛才找到延寿草和回生水,然而在归途中被魔鬼堵路,藏在牦牛角里的回生水都泼洒掉了,终于未能救活父母。但从此太阳、月亮、星星更明亮了,地上万物生机盎然,原来它们都溅到了回生水。苗族传说,有一位名叫榜香由的青年,因偷吃了天上长生不死的仙果,死后被剁碎,他身体的碎块立即幻化成地上万物。佤族说,灵芝使病危的姑娘脱险。傈僳族说,一位妇女从死蛇的复活,发现一种擦身的树叶,治好了病瘫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