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分类相关的 “著作” 列表
“人物传记”
简介
人物传记是描写人物生平事迹的小说。
由纪实性传记发展而成。它运用小说的艺术手法,描写特定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定的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作品材料,地点、对话等的自由联想和虚构,在写法上比一般的传记有更大的灵活性。传记小说的创作,要立足于现实,用艺术眼光透视历史,人物的基本事迹须有历史的根据。如姚雪垠的《李自成》。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通过介绍“经营之神”王永庆、“代工之王”郭台铭、“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红顶商人”辜振甫、“台湾IT之父”施振荣、“船长企业家”张荣发、“金融大亨”蔡万才、“统一国王”高清愿、“驼金山的孤行者”蔡宏图、“米果大王”蔡衍明等十位著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经营心得、为人处事、商业战略、统御之法等,向读者全面展现一个世纪以来台湾商界风云的变幻、财富路线的演进,以及整个台湾企业家的往事今生与集体记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学到经营之道、为人之本,为自己的未来积淀成功的因子。
本书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英雄一生的悲壮事迹及与洪宣娇之间相恋的悲欢离合故事为主线,着重写太平天国诸王之间矛盾冲突的起因、激化、爆发及其后果,对于清廷方面咸丰皇帝奕詝、湘军统帅曾国藩等也用了相当笔墨来刻划。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华人首富一李嘉诚、“红色资本家”霍英东、“亚洲股神”李兆基,“香港赌王”何鸿橐,曾宪梓、郑裕彤、“娱乐教父”邵逸夫……以及他们创造商业帝国的历程中,解密他们商业基因,揭示他们的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为与香港有密切商业联系的经营者提供香港商人的商业逻辑,也为把他们视为目标创业者、有志于从商者、准备做大做强者提供实例的参考,以资借鉴。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开创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书编纂的先河;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
林徽因可谓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她的容貌、气质和学识倾倒了当时乃至今天的的不少知识分子。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天分、极具个性、极为独特的一位,她在建筑学上的卓越成就也一直为研究着所关注的话题。这是诗人、建筑学家、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部文学传记。这部传记以诗的语言、散文笔法,描绘了林徽因早年游学英伦,与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恋情,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她是徐志摩终生热恋着的女人,也正是她的爱造就了作为诗人的徐志摩。然而,她最终成了维新派首领梁启超大公子梁思成的夫人。青年时代,林徽因足迹踏遍欧美,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她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她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
1970-1980,萨特生命的最后十年,波伏娃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在他身边。萨特去世后,波伏娃根据自己的日记与搜集的其它资料,写成回忆录,这是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根据谈话录音整理。1974年春夏季,在罗马,萨特的眼睛近乎完全失明,失去写作能力。在波伏娃的建议下,萨特与她断续展开对谈,内容分成若干主题,围绕萨特一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萨特晚年有意写一本自传性质的书,波伏娃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他的赞同,他指着自己的眼睛说:“正好弥补这个!”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都非同一般。它是波伏娃与萨特共同的创作,为研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个人生平,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回忆与思考》一书的作者是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974年)。他是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获“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苏联元帅朱可夫所著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于1969年由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首次出版,1974年再版,1978年第三版问世。此书曾被译成17种文字,行销26个国家,受到苏联国内外读者的高度评价。朱可夫元帅曾在《回忆与思考》第一版出版后对该书做了大量补充修改工作,因此,第二版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与第一版有所不同,新增了《最高统帅部》一章,第一版的第十一章《从叶利尼亚到列宁格勒》扩展为《肃清叶利尼亚凸出部之敌》和《列宁格勒保卫战》两章,而《结束语》一章则是作者为第二版付印所写的说明,是他在逝世前的几周才完成的,同时,作者对其他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978年《回忆与思考》第三版出版时增加了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为此书写的序言。
《邓小平政治评传》中文版系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古德曼编著,田酉如、李学谦、姜丽蓉翻译,1995年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章,12万余字。该书以较大篇幅介绍了邓小平在以太行山根据地为中心的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作用、在新时期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该书作者没有特意去迎合中国传统的撰写和历史研究方法,而是力图在让中国读者从该书中了解一些情况的同时,了解西方学术界有关人士关于中国的政治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认识评价和思考。
他是20世纪知名外交思想家,是美国深受关注的战略家他塑造了冷战时代,又不遗余力要打破美苏僵局195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刚刚退休的凯南迈下美国国务院大楼的台阶。在此之前,他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早年间前往东欧,二战时坚守柏林,随后又辗转苏联。1946年,凯南发出著名 的“长电报”,深入分析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一年后,他在《外交》杂志上发文,提出“遏制政策”,该政策随即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主要战略。1952年,出任驻苏大使。之后的五十年里,他不遗余力要缓和冷战僵局,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外交思想家,撰写了20本著作,两次荣获普利策奖,两次成为国家图书奖的获奖者。而在这些年间,凯南一直把他对政治、外交和生活的体悟记在日记里。本书从凯南8800多页日记中精选内容,真实再现了众多重大事件的幕后故事。作为美国最受关注的外交官和外交政策战略家,作为一个极具天赋的作者、一个困惑于婚姻和爱情的丈夫,一个被俄罗斯的魅力征服却又为苏联感到恐惧的外交官,凯南在日记中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识,去质问美国外交政策中那些不可侵犯的想当然的观念,他追问国家战略和人生的答案,学习与艰难的现实妥协,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
很多作家站在万神殿外准备进殿。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不和任何人打招呼,昂首走入了万神殿。这个人就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就是我们自己,是忍受煎熬的凡人俗士,为不大不小的抱负激励,关心钱财,受欲念之害,太平庸了。他的背像个驼峰,驮着一种神奇而又未知何故显得不相干的天才……我们都是威尔。莎士比亚是我们众多救赎者中一位救赎者的名字。 ” ——安东尼·伯吉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诗人、剧作家、演员,西方经典的中心。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博尔赫斯说: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他创造了近千年来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被认为是“俗世的圣经”,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却所知甚微:作品之外,莎士比亚本人的形象始终模糊。莎士比亚匪夷所思的创造力源自何处?他是“专门注意人家不留心的零碎东西的小偷”,还是化平庸为灿烂的魔法师?一个乡村青年如何汲取大千世界的养料,短短数年上升为大众剧坛的明星?他驾驭本国语言的盖世才华,对于人类心灵的深刻了解,如何一步步大放异彩?在无数为莎士比亚画像的尝试中,英国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莎氏传独具匠心。伯吉斯怀着思乡之情,追慕一个喧嚣变革的文艺复兴时代,追踪莎士比亚成就文学之路的迂回小径。在他笔下,这位天才的肖像最终与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形象重合:世界是一座剧场,莎士比亚是我们其中一位救赎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