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作者:朱学西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三节 王景、王吴治河

上一章 下一章

王景、王吴治河的工程虽然非常浩大,但进展比较顺利,从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四月开工,到第二年四月,便全面完工,历时仅仅一年。由于工程浩大,经费支出当然十分可观,王景传载,“景虽减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经王景、王吴的治理,这段河道在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决口的次数大大减少了,安流了800年左右,河道没有大迁,到北宋初年,它才北迁到天津境内入海。对于以“善淤、善决、善迁”的黄河来说,安流得这么久,可以说是历史奇迹。人们认为,创造这个奇迹,有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王景、王吴所确定的这条河道,地势较低,流路较直,和工程质量较高的缘故。

这次王景、王吴治河,所确定的以后黄河下游水道,上起荥阳,下到千乘海口,共长千余里。他们所以确定这一水道作为黄河干道,当与这条水道沿线地势较低和水道本身又较径直有关。但是它的绝大部分河段毕竟是决口后漫流形成的,有些段落,河道难免浅窄和弯曲,只有经过改造,才能减少决口和泛滥。因此,必须进行“凿山阜”、“破砥绩”、“疏决壅积”等。山阜当指阻挡河流的高地。因有高地阻挡,河道或者被约束得很窄,或者只能绕弯而行,变得比较弯窄。砥绩和壅积指的是堆积在河道中的岩石和泥沙,河道中存在着这些东西,行水当然不畅。要将千余里的黄河下游河道,改造得比较宽深通直,工程量很大。

对于这次黄河决口、河道南摆,要否治理,东汉初年的地方官吏态度截然不同。改道后黄河所经地区的官吏,主张迅速堵塞决口,使黄河回归旧道。而黄河旧道一带的地方官吏竭力反对,认为应顺其自然,主张维持现状。东汉朝廷不知所从,治河工程遂被拖延下来。后来,灾区人民十分不满,纷纷指责朝廷。群众的压力很大,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东汉明帝才派王景、王吴治河。王景“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技艺”。(《后汉书·王景传》)他特别“能理水”,曾与王吴合作,用“墕流法”治理浚仪渠很有成效。因此,东汉朝廷便授命他们两人治河治汴。治汴工程已见本书第一部分“周、秦、两汉运河”。治河工程据《后汉书·王景传》载,主要有疏浚河道、修建堤防和建立水门等。

筑千里长堤的工程同样艰巨。黄河携沙量大,河道因泥沙沉积容易南北摆动。黄河年水量变率很大,汛期水量往往是平时的几十倍,四处漫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修建河堤,否则,对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的为害极大。因此,建筑自荥阳至海口的千里黄河长堤,便是他们这次治河的又一重点工程。看来,无论在南岸或北岸,都建成重堤,即有如明代潘季驯的缕堤和遥堤。因为史料告诉我们,当时他们筑堤时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只有在双重堤防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才可将河水从内堤的上游水门流出,又可因外堤的阻挡,流出的水,从下游的水门回注河中。修建重堤,工程更是巨大。但它却有利于将洪水中的泥沙沉积于内外堤之间,既加固了堤防,又延缓了河床的淤高。

章节插图图14 从春秋至北宋前期黄河下流经行示意图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疏松,即使植被良好,也会有一部分泥沙随水带到黄河下游,抬高河床。秦汉时期,开拓西北边疆,原属游牧区的黄河中游许多地方,被垦为农田。这些土地的垦辟,虽然提高了农业生产,但也加剧了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河床淤高的速度加快。到西汉时,一再发生决口,特别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的一次大决,导致今豫东、冀南、鲁西北大片土地被淹。河道紊乱,除循汴渠、济水等水道东流外,还有一股到千乘(山东高青县东南)入海(图14)。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