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依我看来,“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首先是促进中国之乡镇的县城化;以及促进中国之县城的规模化。中国之乡镇的数量可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中国之县城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事实上乡镇和县城都在本能地扩大范围,迅增人口。它们是二三亿进入到大城市打工的当代农村青壮人口改变命运,成为城市人口的更实际的选择。
世界的发展也是一个农业的世界向城市的世界发展的过程。这一点究竟对于人类福兮祸兮,至今莫衷一是。有一点却已被事实证明了——哪一个国家的人口最大程度地城市化了,哪一个国家的综合强国指标更高一些。只能这么认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当然,以上是往好了说。这种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局面状况,例如耕地的滥占、环境的污染、建设的任意性、粗劣性、急功近利性——凡此种种,也是要在思想上“化”在前边的。
这使中国的发展变化呈现撕裂状态。
第一种人们,不要认为自己的使命仅仅是建设好省城;要替本省长远思考、规划,意识到将来省与省之间比的,肯定不仅仅是省城如何,而是县城面貌怎样?小镇风格怎样?对于本省甚至外省的农民,具有多大落户吸引力?
中国不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之一。五亿多城市人口和七亿多农村人口结构为人口中国的概念。这意味着,几乎可以说中国是由两个“国家”合并而成的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一个正在现代化轨道上高速发展的城市中国;一个还不能完全达到机械化生产水平,小农生产方式比比皆是的农村中国。
而要使七亿多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五年计划”这种计划是不适应的。“五十年计划”还较为现实。即使化七亿多农村人口的一半,那也需要在中国又涌现出六百几十个50万人口的城市。而50万人口的城市,在欧美发达国家是中等城市——那将靠多少个“五十年计划”才能实现呢?
城市化进程正是要弥合撕裂状态。否则,相比于农村人口仅占百分之几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
第二种人们,也就是当下候鸟般的青壮农民,他们也有必要明了——与其自甘作为大城市的弱等市民生存在它的褶皱里,莫如带着在大都市辛辛苦苦挣的钱,赶快相中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小镇或县城,趁早置下一处房产,以为打工人生未雨绸缪,妥备退路。别看某些小镇现在小,三十年后也许就是一座美丽县城了;别看某些县城现在不起眼,三十年后也许就出落得令人刮目而视了。
这种“化”,首先要体现在两种人的思想方面——政府官员与向往成为城市人的青壮农民。
中国之发展,看目前,忧虑在城市,机遇在城市,挑战亦在城市。看未来,忧虑在农村,机遇在农村,挑战亦在农村——我想,这便是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这一国家发展思路形成的初衷吧?
“农村城市化”只不过是一种姑妄言之的说法。农村没有必要城市化,但却一定要使一部分又一部分的农村人口“化”为城市人口。这是一个要由几代人来“化”的过程,大多数当今一代农村人口,只能先“化”为镇县人口。“化”得成功,亦属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