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中国的道教 作者:金正耀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五节 道教的出世与中国古代文化

上一章 下一章

(二)道家学说

《魏书·释老志》说:“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它这里所说的“道家”,就是指跟佛教并列的道教。它采用道教自身的说法,把道教说成是老子所创立的,还说老子先天地而生,是神仙世界的宗主和领袖等等。魏晋以后,很多人把老子和庄子并称为“老庄”或“庄老”,称他们为道家。而像《魏书·释老志》一样,把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不予区别的,历史上也一直大有人在。

《太平经》把当时社会比作患了重病的人体,它的很多具体治理主张,不少是按医生给病人治病的思路提出来的。另外,书中除了巫术治病的内容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医学养生知识。像《草木方诀》、《生物方诀》、《灸刺诀》等医方医诀,书中都有。

从思想文化内容上看,草创时期的道教已经混杂吸收了各种古代信仰和秦汉时期流行的思想。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内容:

中国古代盛行各种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古人相信,像山川河谷丘陵等等,都能够兴云布雷、刮风播雨,有种种奇异灵怪,都可以叫作神。到了秦汉时期,朝廷每年祭祀的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神祇数不胜数。五斗米道信仰所谓三官神。天、地和水这些自然界事物被奉为神,就源于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的“万物有灵”观念,属于原始自然崇拜;同时也是对当时流行的鬼神崇拜思想的继承吸收。古人敬畏和崇拜鬼怪神灵,总希望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希望神灵赐福消灾。于是有些人就声称能同神灵“对话”,能知道它们的想法,并且有办法叫它们来为人效力,例如赶走那些危害人的恶鬼等等。古代称这些人为“巫”。所谓巫术就是他们搞的请神驱鬼这一套东西。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让病人向神悔过,叩头自责,并用符水和念咒语为病人召神驱鬼,反映了他们的鬼神信仰,带有原始巫教的色彩,方法本身具有巫术性质。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既是道教滋生的温床,后来也一直是道教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民众阶层,接受最多的是道教这方面的东西。

由以上可见,道教从它开始形成时,就同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结下了不解之缘。

孔子学派喜欢讨论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宣扬人们应遵守的一套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各安本分,皇帝要像个皇帝,臣子要像个臣子,妻子要像个妻子,丈夫要像个丈夫等等。《太平经》讲救世治国,在讨论很多政治、经济以及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时,也向儒家“借”了不少观点。它也讲君、臣、民各尽其责,合力同心,使天下太平。儒家学说在汉代逐渐宗教神秘化,变成谶纬神学这套玩意儿。谶,本来是一种神秘的预言。纬,在这里指假托神意解释儒家经典著作写成的书,即纬书,因儒家著作称为经书而来。汉代的皇帝借谶纬神学来神化自己,以巩固封建统治。一些政治野心家为夺取最高统治权力,也常常利用当时群众的迷信落后思想,来制造舆论。具体内容如天人相互感应,天上的星象预示吉凶祸福等等。《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中有不少这类思想。太平道起义戴黄巾,还有起义口号,都来自谶纬神学思想。

(五)神仙方术信仰

神仙信仰在战国时期最流行,而道教则出现于东汉时期,中间隔了好几百年。但因为得道成仙后来成了道教的中心信仰,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好像道教是从神仙方术(或者叫神仙道什么的)这根藤上结出的瓜一样。

(三)儒家学说和两汉谶纬神学

(四)古代医学,养生学说

《太平经》中还不大讲怎样使人成仙不死,也不讲炼丹这类神仙方术。但《老子想尔注》已经比较关心修道成仙的问题。到了魏晋时期,专搞修炼成仙这一套的神仙方士进入道教,得道成仙的信仰便逐渐成为道教的主要信仰。

(一)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

道家本来是学术流派之一,他们解释宇宙起源,万物的生成,社会运行的治乱兴衰,以及人性的善恶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学说。《太平经》在涉及这些问题时,很多说法都是直接从道家那里“借”来的。汉代对黄帝和老子十分崇拜。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比老子不知早多少年。先秦时期二者就慢慢被人弄到了一起,到后来“黄老”并称。西汉开国之初,用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指导建国。到了东汉,“黄老之道”即挂着黄帝、老子招牌的所谓道家学说渐渐被神秘化,发展成了具有信仰崇拜性质的黄老道。太平道的领袖张角信奉它,五斗米道则将《老子》作为教内经典。

东汉晚期的道教从整体上看,有几个特点:一是它没有一部统一的经典和统一的教义;二是几支道教势力几乎同时兴起,彼此之间没有统属关系,不是同一位领袖创立;三是上层道教思想家总想靠拢统治阶级,为他们服务,治国致太平,而下层道教势力则最后走向武装叛乱,要推翻汉朝。

东汉晚期,刘姓王朝的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官吏贪污腐败,对老百姓搜刮无度,皇帝无能,太监们和皇帝的亲戚各自结党营私,争斗个没完;再加上连年不断的地震天灾,瘟疫流行,人民困苦不堪,实在难以活下去。深重的现实苦难为道教的出世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条件,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道教运动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