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作者:白化文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五节 净瓶——军持

上一章 下一章

其瓶袋法式:可取布长二尺,宽一尺许,角摄两头,对处缝合。于两角头连施一襻,才长一磔。内瓶在中,挂膊而去。

接着,说明瓶袋的制作方法:

补充说几句:“时”指的是佛门过午不食的时。过午再吃食物,就是非时食了。可是,饮水——现代则宽松到可以喝点果汁之类饮料——则不限制(包括饮茶)。按义净在古代南亚次大陆所见,非时饮水还非得用净瓶存的水不可。净瓶的样式,则像一个大肚细脖细壶嘴的中国酒壶。观音掌握的本是这个器皿,为了插青青河畔柳,衍变成中国长颈花瓶的样式,不带壶嘴儿,成为法宝。其实,在古代南亚次大陆它也就是个日用器物罢了,僧俗都用。主要是在汉化了的观音那里,提高了它的身分,并使之神秘化和成为神圣之物了。

瓶是梵文Kundikā的意译,音译有“军持”、“军迟”、“君持”、“君迟”、“捃稚迦”等。是盛水的容器,俗称“水瓶”的便是。在古代南亚次大陆,根据用途之不同,它分净瓶、触瓶两大类。“触”是“不净”的意思。触瓶就是专供作此种用途的瓶,如冲厕所等用。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第六条“水有二瓶”中,对它们的形制与用法有生动形象的说明:

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著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唯斯净瓶及新净器所盛之水,非时合饮。余器盛者,名为时水,中前受饮,即是无愆。若于午后,饮便有过。其作瓶法:盖须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旁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斯之二穴,恐虫、尘入,或可著盖——或以竹、木,或将布叶而裹塞之。

必须说明的是,古代南亚次大陆另有一种瓶,梵文称为Kalasa的便是。意译为瓶、贤瓶、善瓶、德瓶、功德瓶、如意瓶、吉祥瓶、满瓶、贤德瓶等;音译则为“迦罗奢”。密宗在曼荼罗(坛城)中常用此瓶,也用来灌顶。另有一种梵文称为Purna-ghata的,也是一种瓶,音译“本囊伽吒”,意译“满瓶”。在中国佛教图画中,不太能看出这两种瓶和军持的明显区别。特别在中国近代实物中,如密宗坛城内盛香料和药品的瓶,大多中国化了。图画中如唐代敦煌所出绢画中的“毗沙门天王与眷属出行图”,天王上方画有六牙白象,象鼻子上绞动一个瓶子,瓶中不断涌出金银宝贝,那个瓶就是如意瓶。必须把后两种瓶和前面所说的比丘十八物中的军持区别开来。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