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海姆·G·吉诺特 美国)

章节目录树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上一章 下一章

只有那些同意自己在生气时感觉不到爱的父母才会回应孩子的指责,而不是一味辩解:“现在不是讨论爱的时候,现在讨论的是什么让我这么生气。”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表露自己真正的情感,当我们在严重的混乱中不动声色时,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有些人把这个称作忍耐。

但是孩子从父母那里需要的、感激的是符合心情的反应。他们希望听到反应父母真实心情的言语。

在父母发怒时,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愤慨地说出最有力的谴责:“你不爱我。”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是不寻常的。“但是我当然爱你!”父母生气地大叫,使得心情和言语不相符,无法让孩子相信。父母在生气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爱的。孩子把“爱”抬出来,把父母送上了被告席的位置,非常聪明地把争吵的焦点从他身上转移到了父母身上。

孩子会急躁,会发怒。我们努力尝试忍耐和理解。不过我们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大发脾气,可能是对孩子的房间:“你甚至连住在猪圈里都不配!”说出之后又非常后悔,于是试图道歉:“我不是那个意思,你适合住在猪圈里。”

父母越生气,孩子要求的保障就越多,但是用生气的语调表达爱是起不到安慰作用的,它不会让孩子感觉被爱,只能让他产生困惑,因为他听到的不是充满爱意的话,而是沙哑的声音里传达的愤怒。对孩子来说更有用的是,要让他知道,父母的愤怒不会带来自己被抛弃的后果。失去爱的感觉只是暂时的,一旦怒气平息了,爱自然会回来。

我们相信忍耐是一种美德,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它要求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假装平静,要求我们言行不一致,要求我们的行为隐藏我们真实的感觉,而不是反应我们的感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忍耐就不是美德。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