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吴国和晋国争夺霸主,两国约定第二天中午决战。当天黄昏,吴王夫差就发布命令,让士卒饱餐、喂足战马。半夜时分下令全军三万人每一万人组成一个方阵,分成左中右三军。吴王亲自拿着钺,身旁竖着白色的军旗站在方阵中间。中军的一万人都穿上白色的裤子,打着白色的旗帜,披着白色的铠甲,带着白色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就像一片白色的芦花。左军也像中军这样排列,但都穿着红色的裤子,打着红色的旗帜,披着红色的铠甲,带着红色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就像一片鲜红的火焰。右军也像中军那样排列,但都穿着黑色的裤子,打着黑色的旗帜,披着黑色的铠甲,带着黑色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就像一片黑色的乌云。吴王三军气势十足地向前行进,鸡鸣时分摆定阵势,距离晋军只有一里路。天色刚刚放亮,吴王亲自擂起战鼓,三军齐声呐喊,声震天地,晋军大惊,不敢出来应战。由于被吴国武力所震慑,晋君派去使者,表示愿意让步,同意夫差为诸侯霸主,吴王于是撤兵回国。
近义热火朝天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解释阮囊:阮孚的钱口袋。比喻手头拮据,钱财无多。
许多腐朽思想,有的已进了博物馆,有的日薄西山,也快进博物馆了。
扬雄从小就爱好学习,为人豪爽,但他口齿结巴,说话不流利,因此喜欢沉默深思。他不过分追求富贵,不担忧害怕贫贱,不假装清廉而博取名声。他有宏伟的抱负,博览圣贤典籍,爱好作辞写赋。在扬雄之前,四川有个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非常佩服他的文采,经常模仿他的作品。后来,他又觉得屈原的文才超过了司马相如,每次读屈原的文章,没有不流眼泪的。他认为,有才有德的人,遇上好时代就能全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遇上不好的时代就应该委曲求全,有没有机会是人的命运,何必投水自杀呢!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每每摘引《离骚》的文句而反用其义,从岷山投到江中去哀悼屈原,题为《反离骚》。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美玉的碎屑和秋天的菊花啊,吃它是为了延长生命。本不想死的人儿啊,来到汨罗而自杀;留恋这心爱的世界啊,害怕太阳迫近西山。解开绑在扶桑树上的马缰啊,放手让马儿驰骋。即使凤凰飞腾也赶不上啊,难道是风神和云神?”
曾子(公元前505~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曾参以及他的父亲曾晳都是孔子的弟子。曾晳算是孔子学生中比较能够领略老师胸怀和抱负的一个人。有一次,曾晳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问他们的志向,曾晳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服装,邀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到雩台(yú,祈雨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描绘了一个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得到孔子的赞赏。
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带兵五千进攻匈奴。一开始进军顺利,深入到了匈奴腹地,与匈奴首领单于的军队连续作战十几天,杀死杀伤匈奴士兵无数,以至于匈奴方面救助死者、扶助伤者都来不及。
关于王羲之的传说故事非常多,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记载,东晋皇帝在北郊祭祀时(祭祀时要把祝文写在木板上,每次更换新的祝词),命令工匠削除以前的祝文,而以前的祝文恰是王羲之书写的,当工匠削除时,发现其笔迹已经深入木板,深达三分。又说,他三十三岁时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岁时写了《黄庭经》,刚刚写完,就听见天空中有人说:“你的书法连我都感动了,何况尘世之人呢?”
《韵府群玉》是元代人阴时夫按韵编排的一部韵书,用以在写诗时摘选辞藻。他在“阳”韵下收录了“一钱囊”,解释说东晋阮孚身携一个黑色的口袋,泛游会稽。有人问他:“你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阮孚回答说:“只有用来看守口袋的一个铜钱,如果一点东西都没有,恐怕就难为情了。”
《红楼梦》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解释荼:茅、芦之类的白花。原本形容军容的盛大。现多用来形容行动、场面的旺盛、热烈。
出处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老师组织的学习互助小组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地带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反义旭日东升
曾参曾经说:“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同时征途遥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把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能不重大吗?他们直到死才停息,这能说不遥远吗?”
解释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奔逃。
近义山穷水尽
面对李陵的凌厉攻势,匈奴统治者大为震惊。在接连的败仗之后,单于命令左贤王、右贤王全体出动,带领匈奴全国能拉弓射箭的人,共三万多人迎战李陵。由于寡不敌众,援兵不至,李陵带领部队边战边退,最终弹尽粮绝,被匈奴大军围困在山谷当中。又经过几轮激烈的战斗,李陵部下死伤如积,能够站起来的人已不多。李陵看了看情况,说:“现在没有武器再战,等天亮后就只能坐等被俘。大家各自分散逃命,可能还有能逃掉回去向天子报信的。”于是每人分了二升粮、一片冰。等到半夜时,李陵和十几个人分散突围,匈奴派了几千骑兵追击。途中,副手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没有面目再向皇帝陛下报告了。”于是下马投降了匈奴。
出处《晋书·杜锡传》:“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著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扬雄是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和方言学家,字子云,四川成都人。他的祖先本身居住在黄河和汾河之间,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和仇敌,逐渐西移,最终定居在岷山南面的郫县。
蔺相如忍辱负重,用行动感动了廉颇。
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
解释途:道路。本义指天色已晚,路也走到尽头。比喻力竭计穷,到了末日。
解释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例句
反义悄无声息
例句
新车肯定开着舒服,只是我阮囊羞涩,买不起新的。
出处《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关羽被孙吴袭杀之后,刘备亲自率领蜀军,水陆并进,征讨孙吴。东吴方面,孙权则命令陆逊担任大都督,总领各路兵马,抗击刘备。由此展开了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战争一开始,刘备在兵力和士气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陆逊采用守势。吴蜀两军长期相持,达半年之久。进入六月后,吴地酷热难耐,刘备只好命令水军上岸扎营。陆逊看到蜀军锐气已失,而且水陆并进的优势也不存在;同时蜀营连绵相接,周围林木茂密,于是采用火攻,大败蜀军,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
近义鞭辟入里
近义负重致远
他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境地了。
近义囊中羞涩
随后在两人的密谈中,诸葛亮帮助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向南安抚少数民族,对外结好孙权,对内改革政治,北抗曹操,兴复汉室”的“隆中对策”。隆中对策此后一直是蜀国的指导性纲领。刘备听了这些见解非常高兴,与诸葛亮的关系也一天比一天亲密。看到这种情况,关羽、张飞等人很不高兴,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诸葛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也就停止了议论。
例句
解释负担沉重,路途遥远。后用来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同时还要经过长久的努力。
在抗击刘备的时候,孙吴将领有的是老臣旧将,有的是皇族贵戚,都骄傲自负,不听从命令。主帅陆逊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都害怕他。各位蒙受国家的恩惠,应该和睦相处,共同灭除这个劲敌。现在各位却互不顺服,这很不应该。我虽然是个书生,却接受了主上的任命。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让你们接受我的指挥,是因为我还有一点儿东西值得称道,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的缘故。现在我命令,你们各人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不能再行推辞!军令的规定,各人不能违犯!”一开始大家被这样强制压服心里很是不满,等打败刘备后,大家看到计策大多出自陆逊,才心服口服。
曾参的成就比他父亲要高。他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是孔子孙子孔汲(子思)的老师,孔汲又是孟子的老师。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后世把他与孔子、孟子、颜回、孔汲并称为儒家五大圣人。
近义忍辱含垢
王羲之精研多种书法体势,其代表作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等。其中《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十分珍爱它,死时遗命将其殉葬昭陵,现在世间所流传的都是它的临摹本。
例句
当初,伍子胥逃亡时对好朋友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要守卫它。”等到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楚平王早已死掉,继位的楚昭王逃到了别的国家。伍子胥找不到楚昭王,就挖开楚平王的坟墓,弄出他的尸体,鞭打三百下,才算了结。申包胥逃到了山里,派人对伍子胥说:“你的复仇恐怕已经太过分了吧。古语说,人多就能胜天,但天也一定能灭人。你原来算楚平王的臣子,亲自面向北而侍奉过他。现在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没有天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说:“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我好像是一个太阳快要落山而路途仍很遥远的行路人,因此才做和常理相违背的事情。”后来伍子胥因为屡次劝谏吴王夫差,又遭到谗言,被赐自杀。
例句
东汉末年,刘备在军阀混战中长期找不到自己的政治出路,寄居在荆州牧刘表之下,刘表让他屯住在新野县。名士徐庶去拜见他,对他说:“诸葛亮是卧龙,将军您可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您叫他和您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可以去拜访,但不能委曲他的志节而召唤他来。您应该屈尊前去拜望他。”刘备听从徐庶的建议,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反义安闲自在
例句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国民政府如鸟兽散。
例句
反义柳暗花明
出处《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例句
解释针毡:里面放有钢针的毡垫。比喻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解释薄:迫近。本义指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他一会儿望望电话机,一会儿望望门,魂不守舍,如坐针毡。
反义斤斤计较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伍子胥本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另外有一个少傅费无忌,对太子不忠诚,离开太子而去侍奉平王。费无忌害怕有朝一日楚平王死后建太子继位会杀掉自己,就诋毁建太子打算谋反。楚平王因此拷问身为太子老师的伍奢,伍奢据理直言,楚平王却一味偏信费无忌,最终杀掉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追杀太子和伍子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夺得了王位。之后,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破了楚国。
近义坐立不安
例句
王羲之,东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他为“书圣”。因官至右军将军,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也很好,人们合称他俩为“二王”。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古今之冠”。
例句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杜锡是西晋时期的大臣,年少时就很有名望。最初作长沙王司马乂的文学(官名,相当于教官、老师),后来当了愍怀太子身边传宣诏命、以备顾问的中书舍人。愍怀太子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很得爷爷晋武帝司马炎的喜爱,父亲司马衷继位后,皇后贾南风因为愍怀太子不是自己亲生,就想破坏他继位的资格。贾后故意唆使太子身边的宦官放松管教,任其变得学业荒疏,性格顽戾,浪荡不羁。杜锡性情耿直忠烈,多次劝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以至于太子见到他都发愁。后来,太子就在杜锡常坐之处的毡垫中放上了钢针,把杜锡扎出了血。太子不学无术,他模仿屠夫外公在宫中卖肉,又在宫中设立市场,销售菜蔬鸡鸭米面等杂货,从中渔利。贾后在时机成熟后,派人将愍怀太子骗入宫中灌醉,让他抄写下贾后自己拟就的谋反文告。司马衷看到文告,勃然大怒,废掉了愍怀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资格,驱逐到许昌居住。第二年,贾后又派人到许昌杀死了愍怀太子。
解释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
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
出处元·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反义轻描淡写
阮孚是东晋初期的名士,不修边幅、蓬头散发,喜欢饮酒作乐。虽然皇帝亲自任命他担任官职,但他从不把王事放在心上。因为好饮,常常被有关部门弹劾,但是皇帝对他很好,常宽容他。等后来担任侍郎、常侍这样的高官后,阮孚依然好饮不辍,连皇帝的规劝也不听,甚至有一次还把用黄金、貂尾装饰的官帽拿去换了酒。因此,阮孚在中国酒文化史上也留下了大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解释分: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本指书法笔力劲健。后用来比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出处《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望之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