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说,李白家是大资本家,李白的第一桶金是父亲给的,到晚年都是兄弟在养他。郭沫若还举了一个例子:李白晚年参加永王璘幕府,最后在寻阳,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被当做政治犯关进了监狱。在寻阳监狱的时候,李白写过一首题为《万愤词》的诗,里头有一句“兄九江兮弟三峡”。郭沫若据此大做文章,说李白有一个哥哥在九江,还有一个弟弟在三峡。长江上游和中游最重要的码头,被他的哥哥和弟弟垄断了做物流生意。他家里人不是商人,是什么?
商人的儿子李白
林先生是我太老师。我对李白的理解,受林先生影响很大。直接得出李白是商人的结论,有些牵强,但是说李白出自商人之家没有关系。而且李白对商人的生活非常了解,他跟商人的关系比较密切,在他的诗里就描绘过商人的生活,他写过一篇很优美的《长干行》,里面就讲到做生意。
这跟李白的先人在隋末“被窜于碎叶”有关。安西都护府正好是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那一带的商业非常发达。
为什么李白的父亲是商人呢?
李白家经商。有一段时间,这个观点太流行了。1971年,郭沫若出了一本书——《李白和杜甫》,对李白和杜甫做了如下判断:李白代表了新兴的商人阶级,杜甫代表了没落的地主阶级。郭沫若除了说李白的先人是商人外,还说李白也是商人。他说李白做官的时间很短,可是他从来不缺钱,这钱是从哪儿来的?就是做生意挣来的。
李白自己说祖上是“被窜于”西域的,说明他们家是罪人。罪人被流放到边疆去了,靠什么谋生?在仕途上肯定已经没有希望了;当地又是以游牧为主要谋生手段,中土之人不一定擅长。但他是从中土过去的,对中土有什么物产,西域有什么物产,都比较清楚,做生意顺理成章。李白的先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生存方式,最合适的就是做商人。
李白的父亲叫李客。这个名字我们一听就知道,哪有自己给自己起名字叫“客”的?“客”就是客人,是土著对外来人的称呼。你说自己姓李,那你不叫“李客”,叫什么?
林庚先生也讲李白是商人阶级。但他讲的不一样,他讲李白的“布衣感”。什么叫“布衣感”呢?就是以一个平头百姓的身份平交王侯,也就是杜甫写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要保证自己人格的独立,保证个人的精神魅力。什么人的人格最独立?当然是商人。商人比农民自由,也比官僚自由,所以林先生也说李白是商人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