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热,痰热咳喘。本品能清肺热而化痰清火,用治热痰咳喘,痰稠色黄,常与瓜蒌仁、海浮石等同用;治痰火内郁,灼伤肺络之胸胁疼痛咯吐痰血,常配青黛同用,即黛蛤散(《卫生鸿宝》)。
3.临床研究:蛤粉配雄黄、乳香、没药、冰片等研末。涂在消毒带线棉球上,置陰道内,治宫颈糜烂有效(山东医药,1993,2:封三);蛤粉配冰片、雄黄研末,菜油调涂陰道壁上,治疗霉菌性陰道炎效佳(湖北中医杂志,1985,2:9); 煅蛤粉配煅石膏、青黛、黄柏、轻粉极细末,香油、茶水调敷,外裹塑料布,治疗银屑病51例,总有效率为96.1%(四川中医,1994,10:48);此外,还有用治疗带状疱疹(辽宁中医杂志,1989,8:47)、黄水疮(中成药,1992,5:49)、小儿脓疱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6:18),治疗化疗后溃疡、组织坏死亦有良效。(浙江中医杂志,1994,1:18)。
1.化学成分:文蛤和青蛤的贝壳均含碳酸钙、壳角质、氨基酸等。另含钠、铝、铁、锶等。
2.《药性论》:“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此外,本品有利尿、制酸之功,可用于水气浮肿,小便不利及胃痛泛酸之证。研末外用,可收涩敛疮,治湿疮、烫伤。
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 和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 等的贝壳。产各地沿海地区。夏秋两季自海滩泥沙中淘取,去肉,洗净。生用或煅用。捣末或水飞用。
3.《本草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
【用法用量】煎服,10~15g;蛤粉宜包煎。
2.药理作用:有抗衰老作用,对动物过氧化脂质能明显降低,对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能明显提高。另有抗炎作用,其与昆布、海藻、牡蛎的组方能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对小鼠冰醋酸致急性腹膜炎有显著抑制效果。
【古籍摘要】
【应用】
【药性】咸,寒。归肺、胃经。
海蛤壳-药材
【现代研究】
2.瘿瘤、痰核。本品味咸,能软坚散结,常与海藻、昆布等同用,如含化丸(《证治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