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亲2016年8月
祝顺利!
梦华:
秦国地处中国的西部,有点儿相当于美国的中西部,从那里统一中国显然不容易,因为经济和文化都不发达。实际上,当时秦国还经常被周边国家欺负,不过它当时的国君秦孝公是一个非常有雄才大略的人,他想要奋发图强,于是招揽天下的英才到秦国当官。当时有一个叫作商鞅的人就去了,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帮助秦国进行了改革,使得后来秦国统一了中国。过去大家谈论商鞅,都把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近年来,大家对他更多的是反思,因为他那些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的副作用很大,秦国在统一之后仅仅15年就被灭了。其实,大家误解了商鞅,因为急功近利的做法并非商鞅的本意,而是当时秦孝公的选择。具体过程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的。
可以说,秦孝公和后来秦国的君主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是境界不够高,只看到了武力在短期内的好处,却难以理解它长期的危害。在制定统一方针时,商鞅分别用帝道、王道和霸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对它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最后采用了一种速效却危险的策略,最终让秦国走进了死胡同。今天,秦孝公虽然死了,但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并不比他更有远见,绝大多数人依然只知道追求速效,无视长期利益。
你们在学习历史时,讲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段历史。当然,你们的老师不会讲述统一的过程,而在中国,这段历史老师会讲得比较详尽。讲到秦国统一六国,就要先讲统一之前发生的商鞅变法。
我在读大学时,经济条件远没有你好,但是并没有为将来的一份工作或一分钱发愁过。我有很多时候想离开大学去挣钱,但是那样的话,我的学术水平就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我两次辞职回到大学全心读书,并且在很多次周围的人因为受到各种诱惑半途离开学校之后,还能坚持把学业完成。那些在中途退学的人,都找到了安稳的工作,当时他们的生活水平不知道比我高多少,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一辈子所能触及的高度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就被限制住了。今天回过头来看,人追求多高的境界,最后就会得到多好的结果。
虽然拿破仑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精通法律,并且知道它的重要性,因此任命起草《拿破仑法典》的委员会,亲自参与法典的制定,在参议院一共召开了102次讨论会,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并参加了其中的97次会议,且逐条审定了法典。在讨论会议上,他常常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发言,这让那些著名的法学家惊叹不已。法典最后经立法院通过,正式公布实施。虽然拿破仑在军事上的胜利在1815年就终结了,但是整个19世纪,欧洲依然是在拿破仑的影响下度过的。当拿破仑自己总结一生的成就时,最为自豪的就是这部法典。他在临终前,不无感慨地说:“我一生40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的成就在于,他在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确立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上,而不只是军功和征服,或者说他追求的是帝道而不是霸道。
在你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总会有很多短期诱惑。很多时候,那些诱惑显得如此美妙,你周围的人会渐渐放弃目标,接受它们。这就是考验人的定力的时候。人的境界高一点儿,多关注长远,少盯着眼前,才能走得更远。
上次我写到一半不得不去做其他的事,因此今天接上次的话题继续和你聊聊格局和境界。
当然,很多人会说:“任何国家在崛起时肯定要率先富国强兵,那时候谈宽仁的帝道和王道不是不切实际吗?”同样,对于年轻人,先要解决短期利益的问题,才能有钱、资源做长远的事情。但是,人一旦习惯获得短期利益,境界就高不起来了,可能永远不会追求更高的境界了。相比秦孝公,世界上还是有比他境界更高的君主,比如法国的拿破仑和美国的国父那一批人。
关于美国国父,你在学历史时对他们有很多了解,我就不多说了。他们都懂得要通过妥协谈判解决新大陆长久生存发展的问题,而不能靠武力解决问题。至于拿破仑,则值得多说两句。拿破仑一生花的精力最多,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拿破仑法典》,而不是哪一场战役的胜利。
商鞅对秦孝公一共进行了三次游说(对于游说,你就理解成找工作就可以了,但是他找的是类似内阁首相的工作)。商鞅每一次都是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面见秦孝公的。
景监知道后,就问商鞅:“既然你知道大王的心思是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为什么前两次还要和他谈帝道、王道呢?”商鞅说:“我是怕如果他真是一个境界特别高、有大志向的人,我一开始就说那些低层面的事情,就把他看低了。”后来,秦孝公让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功利性很强的法律,这些法律作为政治和军事工具,在短期内功效明显,秦国很快统一了中国。商鞅也清楚那些政策的负面后果,商鞅说:“这样一来(急功近利),秦国的国运终究不可能超过之前的商朝和周朝。”最后的结果也不出商鞅所料,秦国在统一中国后不仅很快就灭亡了,更可悲的是,它的宗室也被造反的人杀光了。如果秦孝公知道他的子孙会有这样的下场,不知道是否会后悔选择走上用霸道治国的道路。
我那天讲到了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是指在空间范围内,能否看到大机会,能否做一件影响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事。今天,我和你讲讲境界。这个词其实源自佛教,意思是说人能够看得多么高远,看透多少层。佛教认为宇宙有很多层级,有高有低。为了便于你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我给你讲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对比一下秦孝公和拿破仑,可以看到一点,就是人们很难想用短期方法达到长期目标。我问过很多在大学的年轻人今后的想法,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学什么专业和技能可以赚大钱,而且最好快速获得成功。一些年轻人甚至想在30多岁的时候就获得财富自由,他们的想法都不太现实。但凡能够比较长期稳定赚钱的行业,比如医生,开始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并不存在一个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得很高回报的行业,否则这个行业一定竞争激烈,一段时间后行业的回报会急剧下降。多年前,律师在美国是很吃香的职业,学法律比学医容易些,于是很多本科生选择进入法学院,但是等到他们毕业时,这个行业的好位置已经被人抢完了,留给新人的不过是一些打杂的事。类似地,这两年金融数学行业很热门,因为一些人认为只要花上两年学习这个专业,就能进入大的投资银行,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系本来一年招不了几个硕士生,但自从开了金融数学和钱挂上钩后,这几年每年会有几百名硕士生毕业。大量的毕业生涌入金融行业后,在投行里找份差事都难,更不用说赚大钱了。这些人的追求太短视,境界太低,因此很难有大的发展机会。
第一次他讲尧、舜、禹、汤的大道。尧、舜、禹、汤这四个人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四个国君,据说他们统治的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是后来君主和知识分子向往的黄金时代。结果,商鞅那次讲了半天,秦孝公听着听着睡着了。商鞅离开之后,秦孝公向景监发火,说商鞅太自大了。商鞅听到景监的反馈没有气馁,请求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5天后景监给他安排第二次朝见,这一次商鞅讲周文王、周武王的王道。周文王和周武王是周朝的国君,他们的业绩是看得见的、具体的,因此不像上古时代国君的功绩那样被传得神乎其神。秦孝公有点儿兴趣了,说这个人可以一起聊聊天,但是依然没有打算启用商鞅。景监把秦孝公的意思回复给商鞅后,商鞅说:“我已经知道该怎么游说他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第三次,商鞅以霸道说秦孝公,和秦孝公聊了五霸之事。所谓五霸,是中国春秋时期五个被公认的主导中国政治的有为之君。你把他们理解成伊丽莎白一世或者路易十六就好了。秦孝公这次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身子不断向前移,差点儿跌倒。这之后,秦孝公又一连几天请教商鞅,并最终决定用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