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了图案工艺的基本规律。新石器时代陶器虽然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但是这些器物从造型到装饰都质朴纯真,没有任何神秘感。陶器造型结构来自生活。制陶的人们,把采集、耕种土地时几乎天天接触的最熟悉的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现象,通过运用模仿、提炼、夸张的手法创作出来,植物形象如葫芦、瓜果、籽实、竹节、叶子、花朵等,动物形象如猪、狗、鹗、长嘴鸟、水鸟、田螺、蜗牛及独木舟、人体形象等。在美化陶器时则采用拍印、刻划、绘画、捏塑等手法进行修饰。绘画原料也是从他们居住地周围,或耕作的土地里,寻找出来的一种结构松散的铁、锰结核,经粉碎后配成的彩料。画笔是用动物毛一类的物质做成的类似毛笔的工具。装饰花纹则取自水波、植物、动物、人物等形象,这些都很贴近原始人的生活,就是说原始人的生活是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的源泉。以丰富得无法统计的彩陶图案来说,它已经把自然界中熟悉的现象提炼成图案,出现了极好的符合美学原理的法则,如大家都遵守的均衡、整齐、对称、反复、连续的法则。绝对没有杂乱无章、轻重倒置,比例失调的现象。这些图案无论是繁是简都符合图案学有关美的原理。
长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首先发现于四川巫山县的大溪镇。主要分布于三峡地区以及湖北西部长江两岸。年代为公元前3825—前2405年。大溪文化有红陶、灰陶和黑陶。以红陶为多,有的遗址还有白陶。制法是手制,部分作品口沿部分经过慢轮修饰。作为炊器的夹砂陶,泥料里羼有石英等细砂、碎谷壳和蚌壳末。器物种类很丰富,有碗、杯、盆、钵、豆、圈足盘、瓶、罐、瓮、鼎、釜、簋〔gui鬼〕等。陶器表面有的磨光,有的有纹饰,纹饰有弦纹、瓦沟纹、篦纹、戳印纹、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彩陶很有特点,在细泥红陶上施黑彩,有弧线纹、宽带纹、绳纹、平行线纹、横人字纹、漩涡纹等。少数黑陶上施朱绘。陶器的烧成温度为600—800℃。
这是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个文化距今近8000年。磁山文化最早发现的遗址在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裴李岗文化最初发现在河南省的新郑。这类文化分布很广。两个文化时代和内涵很接近。制陶工艺虽然有一定区别,但在陶质、成型方法和烧成温度方面基本一致。以红陶为主,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都是手制,器壁厚薄不匀。烧成温度在900—960℃之间,器形有碗、钵、壶、罐、鼎等几种。小口双耳壶,腹体成球形或橄榄形,耳附于肩。还有圆底钵、三足钵、深腹钵和鼎等。磁山文化的器物种类较多,除上述器形外还有盘、豆、盂、四足鼎等。各类陶器表面略有磨光。纹饰比较多,有篦点纹、指甲纹、乳钉纹、席纹、刻划纹等,还发现一个陶片用红彩绘成曲折形纹饰。在裴李岗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结构虽然简单,但却是我国最早的陶窑。
分布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镇附近及宁阳县堡头村而得名。这种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地区。年代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制陶以手制为主,晚期出现轮制。有红陶、黑陶和白陶。制作很精致,陶器表面绝大部分经过细细打磨,有的陶器表面施红陶衣、彩绘等。陶器上的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镂孔、圆圈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水波纹、菱形纹、漩涡纹、弧线纹、网格纹等。有一种很薄的黑陶和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相似。
因1924年首次在甘肃省和政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分布在青海、甘肃和宁夏境内。据碳十四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1890—前1620年。齐家文化陶器种类也比较多,有日用陶器杯、盘、碗、盆、罐、豆、盉、斝、鬲、甑、甗等,实用又美观。以双大耳罐、侈口高领深腹双耳罐等彩陶具有明显代表性。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彩绘以黑色彩绘为主,红色用得不多。烧成温度在800—900℃左右。
新石器时代离今天已经几千年。考古学家靠发掘生活遗迹、生产工具,靠人们的分析来认识当时的历史,而陶器的造型及其上面的彩绘,形象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堪称生动的历史画卷。陶器上有许多植物图画,表现了当时采集、农耕的情景。有的陶器表面画出阳光照耀下禾苗生长的状况,有规律地画出卷枝、花瓣、籽实,婀娜多姿,既富于装饰性又很写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人们热爱生活的感情更是热烈的(图2)。
在仰韶文化陶器上有一些刻划符号,目前主要发现在半坡类型圜底钵口沿的黑彩宽带上,在姜寨和北首岭等遗址也有发现。有人认为这是最早的简单文字;有人提出可作为从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向图画文字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或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陶器上的各类图案、图画和雕塑内容都安排在器物最突出的部位,如腹部、肩部。用陶的人们既解决了日常使用的需要,在使用中目光也最容易接触到,使生活丰富多彩,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技艺的成熟,性格的朴质憨厚,使做出的陶器必然端庄、饱满、挺拔。这些陶器艺术表现了大自然、形体、运动产生的节奏和韵律,美得和谐,令人惊叹不已(图1)。
动物形象中多是些人们捕捞、狩猎、驯养的性情比较温顺的动物,如鱼、鹿、猪、狗、鹳、鹗、鸟等。人们对此接触最多,也最熟悉,很容易掌握它们的习性和特性,能准确地将它们的形象、神态描绘出来,很善于取舍、提炼和夸张。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夹碳黑陶钵上刻画的猪,是由野猪培驯成家猪过程中的形象。长嘴大耳,颈脊高耸,是野猪的特征,但肩腹弧线明显,比较丰满,性格又温顺,酷似家猪。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爬伏在稻田中蛙的形象,四腿夸张得比身躯还大,很有劲,跃动之感很强烈。
因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而得名。年代距今6360—5360年,早的可接近7000年。制陶工艺比较原始,陶质是一种夹炭黑陶,有的为黑灰色,有的为黑色。烧成温度在800—930℃之间。陶器表面往往饰有繁密的绳纹和各种刻划纹,如稻谷等植物纹,动物有猪纹、类似鱼藻纹、凤鸟纹、蜥蜴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日用器物有釜、罐、杯、盘、钵、盆、盂、灶、器盖和支座等。发现三片彩陶。作法是,在夹碳黑陶表面上一层灰白色土,然后磨光,以褐红色、黑褐色绘出花纹。还有一些雕塑艺术品,如人体形象、猪、羊和鱼等。
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东北部。它接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时间在公元前3190—前1715年。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手制,讲究修饰。器形有碗、杯、钵、壶、盆、瓶、罐、双联罐、豆、尊等。烧成温度760—860℃。
因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嘉兴县的马家浜而得名。这类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广大地区。年代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可分三期。早期有马家浜下层、罗家角第四层。中期有马家浜上层、罗家角第一、二、三层,圩墩下层和草鞋山第十层。陶器有泥质红陶、灰陶、黑陶和黑皮陶。还有泥料中羼细砂、蚧壳末、焦化了的草屑和谷壳。手制为主。晚期出现轮制陶器。烧成温度为760—950℃左右。制陶工艺水平较高。器物有钵、豆、杯、盘、罐、匜〔yi夷〕、瓶、觚、尊、壶、勺、鬶、盉、釜、鼎、甗和支座。多素面磨光。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纹等。豆类制品盛行镂孔,孔形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菱格形等。
北阴阳营下层类型。这是与马家浜文化相似的一个文化类型。居民们生产了质量很好的彩陶,如圈足碗、圆底盆、带把圆底钵、带把壶、三足盉、折足鼎,高圈足尊等。彩绘用红色和黑色。有的先施以白色或红色陶衣再绘彩,绘画的内容有三角纹、弧线纹、网纹、菱形格纹、带纹等。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汉水流域,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县的屈家岭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该文化和大溪文化有一定的继承关系,有较高的制陶水平,制法以手制为主,也有轮制。器物种类有三足盘、高圈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腹豆、盂、扁足鼎等,有特大型号的锅、缸等。早期黑陶较多,晚期以灰陶为主。屈家岭文化是南方能制蛋壳薄陶的文化,装饰花纹有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附加堆纹、镂孔和部分朱绘。烧成温度在900℃左右。彩陶有黑彩、橙黄色彩。图案有圆点、条纹、弧线、菱格纹、方框加卵点纹。陶纺轮上的花纹是所有原始社会陶质生产工具上最精美的彩绘。
制陶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原始文化还有很多。时代很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广东英德的青塘,广西桂林的甑皮岩,台湾的大坌坑、圆山、凤鼻头等文化。时代略晚的有江西修水的山背、广东曲江的石峡、福建的昙石山、云南元谋的大墩子。东北地区有辽宁沈阳的新乐、赤峰的红山等文化。制陶工艺各富特色,有的与中原新石器文化制陶工艺或多或少有联系。各地制陶工艺水平参差不齐,也因原始文化内涵不同,在陶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有一点是明显的,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水平渐趋一致,共同特征逐渐增多,形成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的共同风格,它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现于上海青浦县崧泽遗址中层,在吴县、常州、武进、吴兴等县都有发现。陶器一般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还有少量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皮陶。泥质灰陶质地细腻,火候较高,这种陶系在马家浜类型中很少,而在崧泽的制陶业中则居主要地位。夹砂陶的羼和料为砂粒、蚌壳末或焦化后的稻壳禾。以素面为主,纹饰有附加堆纹、压划纹、弧弦纹、镂孔、彩绘等。
新石器时代陶器生产是以实用为基础,美化陶器的一切手段和目的都不脱离这个原则。陶器上的一切图案都要服从器形。把装饰美和实用美结合得很好,这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是继马家浜文化而兴起的一种原始文化。因1936年最先发现在浙江省杭县的良渚而得名。这类文化分布范围大致和马家浜文化相同。年代距今4700年至3800年左右。陶器以泥质灰陶最富特征。以黑陶为代表,大多数黑陶是灰胎,表面为黑色,只有极少数为里外皆黑的薄胎黑陶。还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制作方法普遍采用轮制,造型规整,只有少数器物,或器物零件是手制或范制。陶器装饰主要是磨光,纹饰有弦纹、篮纹、绳纹、划纹、锥刺纹、波浪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主要器形有碗、盆、杯、豆、罐、壶、簋、尊、盉、釜、鼎、鬶和大口尖底器等。其鱼鳍形三足鼎、大圈足浅盘、竹节形细柄豆最富特色。烧成温度在940℃左右。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奠定了我国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生活用具形状的基础。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但各种生活用具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演变的。这个时期陶器形体结构的安排都是为了满足生活中的实用需要。各类器形都做得很规整,以圆形为主,讲究对称。用最简练的结构取得力量均衡,拿起来方便,放起来平稳。最大限度地满足盛物、使用的需要,绝对不繁杂琐碎,取得极好的实用工艺的艺术效果。这些成型规律完全符合美学原理。
龙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手制,即泥条盘筑法成型。先作器底,然后一圈一圈向上盘筑。慢轮修饰。从庙底沟二期文化开始出现轮制成型,到山东龙山文化时快轮制陶的技术就比较娴熟了。因为陶器形制很规整,胎薄,轮旋纹路清晰。陶器从颜色分有灰陶、红陶和黑陶。烧成温度在840℃左右。造型有罐、盘、杯、盆(双耳盆、三耳盆、折腹盆等)、釜、甑、斝〔jia甲〕、碗、鼎、鬲、鬶、盉〔he和〕、甗〔yan演〕、大圈足豆等。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工艺水平最高的是熠熠发光的磨光蛋壳黑陶。
制作工艺上,原料加工比较细腻。成型普遍采用慢轮修整。根据器物观察,从规整细密而均匀的轮旋纹看,可能已采用轮制成型。常见器物有炊器鼎、釜、甑等。盛器有罐、觚、盆、直口圆底缸等。饮食器有豆、杯等,其他还有研磨器。烧成温度在760—810℃之间。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1973年出土一件舞蹈纹彩陶盆,口微敛,腹壁微曲,小平底。该盆的彩绘装饰主要是三组人物舞蹈形象,上端口沿处是一圈带纹,盆的最大腹径处是四道平行弦纹。上下两组纹饰之间是主题纹饰,即人物舞蹈纹,每组舞蹈人物的两边是五至八道并排的弧线。在两组相反弧线纹之间各有一条斜行的柳叶形宽带纹。舞蹈人物是五个一组,向一个方向,手拉手。他们随着节拍,按舞蹈的旋律起舞,发辫顺势摆向一侧。最外侧的人一手拉舞伴,另一个臂不拉手,简单地画两条线,其用意是表明舞蹈的动作较大。人物的两条腿用两道线来表示,成一定角度,表示已将全身垫起,运用脚尖起舞。根据现代舞台舞蹈动作来分析,人们跳的是比较欢快的舞蹈。每个人在臀部下端有一上翘的虎尾状装饰,这是原始社会里人们很喜爱的装饰。他们在劳动之余,在树荫下围着水塘,手拉手翩翩起舞。制陶的人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人们欢快的生活,形象写实,人物突出。尤其巧妙地利用陶盆的橙黄色,装上水后,水映陶色,圆弧形的陶壁,使形象得到美化和丰富。这是原始社会人们劳动之余娱乐文化生活的写照。说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它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3·3)。
中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先民,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的进程差异很大,出现很大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域制陶工艺表现的特征和艺术成就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形成一个陶器艺术的百花园。以文化开发较早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来说,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以下几个系统,它们的陶器特征如下:
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的总结,仰韶文化划分为四个时期,四个主要地区,八个类型。第一期大约公元前5000—前4500年;第二期大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第三期大约公元前4000—前3600年;第四期大约公元前3600—前3000年。四个地区是关中晋南豫西地区,豫中地区,豫北冀南地区,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八个类型是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秦王寨类型、后岗类型、大司空村类型、下王岗类型。各个类型在经济和制陶方面有共性也有差异。
陶器装饰总是将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提炼出来放在上面。人体形象当然也是最美的,制陶的人们在陶器上做出很多人的形象,如将器盖盖钮塑成人头。有形体修长的陶瓶口沿塑一个少女的头,颈细长,肩和上腹很突出,恰似少女高高的胸脯,下腹修长,整体为磨光红陶。一个陶瓶俨然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一个小口长颈瓶。该瓶塑成一个裸体的人物形象,上部乳房突出,系女人形象,下身又是一个具有男人特征的结构。这完全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生殖崇拜,即男女相通即可繁衍后代。辽宁的红山文化,发现很多雕塑精美的女人形象,赤身裸体,肚腹圆鼓,乳房突出,臀部高起,是临产前的妇女形象(图3〔1—2〕)。这些形象是在一个祭祀遗迹中大量发现的。在河南省临汝县阎和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一个直筒形三耳缸,陶质较粗,是二次葬装死者骨骸的用具,上面彩绘一幅鹳鱼石斧图。巨大的鹳鸟双目圆睁,强有力的喙上叼着一个僵死的大鱼。旁边立着一个巨型的石斧,石斧用绳索缠在木柄上,柄端手握的地方刻出菱形网格。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这幅完整的图画涵义很深,可以揭示出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它似乎表现的是两个战斗的氏族部落,鹳鸟和鱼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氏族部落的图腾。以鹳鸟为图腾的部落,势力强大。在两个部落浴血战斗中打败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鹳部落的首领英勇善战,为本部落的强大作出了贡献。石斧表示他的权势,死鱼表示鱼部落的降服。强悍的鹳部落首领死后,为了在装其骨灰的陶缸上表现出他征战的功绩,制陶者就画出这样的画面。如果这个推测不错的话,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彩陶要表现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仅仅满足使用的要求,而是反映氏族之间复杂起来的关系和丰富的意识形态的内容。
从经济类型来看,仰韶文化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和农耕文化的遗存,主要栽培粟、黍。有工艺水平较高的制陶手工业。在各地村落附近发现了烧陶窑炉残痕,窑炉结构有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类。手制成型,即泥条盘筑法。加工修饰工具方面有陶轮、陶垫、陶拍子。修饰工艺已经采用慢轮修饰。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比较成熟,生产的陶器分泥质陶和夹砂陶。泥质陶比较细致,器物相当规整精美。生活中的实用器皿有碗、钵、杯、盆、罐、瓶、瓮等。夹砂陶多作炊器,泥料中加入了羼和料,如细砂、蚌壳末或将破碎陶器砸成细末放在泥料中,在煮熟食物受热时不碎裂。炊器有釜、灶、甑、鼎、器盖和器座。仰韶文化陶器上有精美的装饰,泥质陶器上习见的彩绘,一般是环绕外壁上部或器物里壁腹部,以黑彩绘出几何图案、植物和动物花纹,也有用彩色绘出人头形象;夹砂陶器则比较普遍地拍印粗、细绳纹。此外,仰韶文化在制陶过程中作出许多稚拙简朴的陶塑和雕刻艺术品,如陶器中的蒜头细颈瓶、船形壶、葫芦形瓶、尖底瓶等都是形态优美的造型艺术。附饰在陶器上的动物、人物塑像,如庙底沟陶器上的壁虎、泉护村的隼鸟形象,姜寨的羊头器钮、半坡村的鸟形器盖、北首岭的人头附饰,以及陕西扶风姜西村的半浮雕人面头像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的灰黑陶大鹗鼎堪称杰作。制陶艺术反映了仰韶文化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某些内容和在艺术创作中的聪明才智。
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时间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龙山文化很复杂,有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三类,考古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后将它称为龙山时代。这个时代是由母权制氏族社会进入到父权制氏族社会阶段。制陶手工业由氏族经营变成家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