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探月号导弹 作者:伊恩·弗莱明 英国)

章节目录树

第十三章 蛛丝马迹

上一章 下一章

月光在夜空中仍是那样皎洁。几个晚上前,当泰伦被一些奇怪的声音惊醒,爬到屋顶张望时,也许被人发现了,所以才突然遇害。那天夜里也一定是皓月当空。

不管怎样,毫无疑问,那是泰伦不应当看到的东西。有人已经听见他上房时发出的声响,而且猜测他已经看清了那个目标,所以等他第二天早晨离开他的房间时,那人就溜进房来,搜查,找到了航海图。也许那张图上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但是窗口旁那架高倍夜视望远镜则是最好的证明。

邦德抽了十支烟,花了两个小时才把全部档案读完。有两点使他觉得有趣:第一,这五十个人当中,每个人都是清清白白的,没有一点政治纠葛和犯罪记录,其生活作风也是无可指责的。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决定只要一有机会,就到档案处去复查一下这些人的原始档案。

他在海上看到了什么?他可能带着望远镜。想到这里,邦德离开窗前,操起那桌上的望远镜。这是一架高倍的德国造望远镜,大概是战争中的得来的战利品。其顶部金属板上有7×0的数字,由此可知它夜间也照常可以使用。那天晚上,泰伦一定是小心翼翼地走到房檐的那一头,举起望远镜了望,估计着悬岩脚与海上目标的距离,然后又估计目标至南古德温灯船的距离。也许他沿原路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他听到德拉克斯的脚步声接近楼梯口,接着又是一声开关喀嚓声。不久就毫无声息了。邦德可以想象出那张多毛的脸在上面向下控望和倾听的表情。过了一会儿,门轻轻开动和关闭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邦德静静地等候着。他听到开窗的声音。

邦德从床上爬起来,将那份航海图和一份档案放进他的工具箱里,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全部锁回原处。他转动箱上的密码锁,把皮箱锁好,塞进床的深处,枕头下方,紧靠墙边。然后他到浴室轻轻地漱口洗脸,把窗户打开。

里面的鱼和煎蛋都是店中的拿手菜。老板是意大利血统的母子俩,对待邦德象老朋友一样。他点了一盘炒蛋、一盘火腿和咖啡,请他们在半小时内准备好。然后他驱车来到警察所,通过伦敦警察厅总机给瓦兰斯打电话。瓦兰斯正在家中用早餐,他只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不过,对邦德还没同布兰德谈话感到意外。“她是个很机警的姑娘,”邦德说,“如果那个克雷布斯有什么秘密,她一定会有所觉察。

德国佬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干掉的,邦德暗暗地想道。

“我查查,然后告诉你。我让议院请求南古德温和海岸警卫队帮助。还有什么消息吗?”

邦德伸手拿过一个方形的皮箱子。那是一个工具箱,存放在梳妆台上。

海面上的薄雾预示着今天将是个好天气。南古德温灯船已依稀可辨。那模模糊糊的红色小船永远定在同一个罗盘位置上,就象剧院舞台上的一只财宝船,在波涛和海风中飘浮,没有船照,没有旅客,没有货物,它在起点就永远抛下了锚,而这起点就成了它的最终归宿。

邦德对保险柜的机关很熟悉。他用力将它推到墙边斜靠着墙,将手伸到其底部,摸到铁锁的按钮。当按钮弹起就表明锁上了。他朝上一用力,柜上的抽屉便一个接一个地开了。他小心翼翼将保险柜放回原处,心中暗想,难怪泰伦上校在情报局里呆不下去呢。

“探月”号的圆顶盖周围毫无生气。晨风中,宽敞的混凝土路面空空荡荡,一直向迪尔方向延伸,象是刚修好的飞机场跑道。坪面上的蜂房式圆盖,熨斗式的缓冲墙,还有那远处立方体的点火处在朝阳中显得阴阴郁郁。

邦德很快驾车返回那幢房子。穿过树林,来到混凝土坪恰好九时。房后的林中响起一声警报,十二人组成的纵队跑步而出,整齐地奔向发射舱。一个人按了门铃,门开后他们鱼贯而入,然后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要是泰伦在星期天夜里听到了动静,她也可能听到,尽管我承认她从来未提到这些。”

他取出指纹粉一点点地喷在那张航海图上,随即显出一片指纹来。他用放大镜用了照,得出结论,这是两人留下的指纹。他选出两处最佳的指纹,把工具箱里带有闪光灯的莱卡照像机拿出来,分别将它们拍摄下来。随后他把放大镜移到图上粉末下两条微显的航线上。

图上再没有其他值得注意的线索。邦德看看表,差20分到凌晨一时。他听到远处走廊上传来脚步声,随后是关灯声。他匆忙站起身,悄悄地把大灯关上,只留下床边罩着灯罩的台灯。

第二,照片上所有的人都没有留胡子。不管有德拉克斯如何解释,这还是在邦德脑子里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问号。

在两线交叉处有一个问号的痕迹,那地方水深七十二英尺,离悬崖五十码,使这幢房子同南古德温灯船形成正方位。

不久,整座房子又归于寂静。

邦德突然站直了身子,脑子里很快地掠过一连串的设想。巴尔兹杀害了泰伦,但他并不是听见响动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在航海图上留下指纹的人。

邦德仿佛看见了泰伦轻轻地锁上房门,走到保险柜旁,取出那张航海图,在上面轻轻地标出了方位线。大概在他细读此图后,才在旁边留下一个问号。

那个人就是那阿谀奉承的副官克雷布斯,图上的指纹是他的!邦德足足花了一刻钟比较图上和他档案中的指纹。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克雷布斯就是听见响动、干了这一切的人?且不说他看上去象一个天生的窥探者,长着一双贼溜溜的眼睛,最关健的是他的那些指纹显然是在泰伦看过之后印到地图上面的,好几处都覆盖在泰伦的指纹之上。

《快讯》还登了那姑娘的特大画像。邦德看了很好笑。不用说,全部资料都是警方提供的,全是瓦兰斯导演的一出戏。邦德决定设法同布兰德接近,不管她是否乐意,一定要将其控制在手中。可能她心里也有疑问,不过太模糊,因此她一直没有提起。

回到了那小餐馆吃完了那可口的早餐后,邦德觉得精神大振。他拿起餐桌的《快讯》和《泰晤士报》,随便翻翻,发现有则关于泰伦案调查的报道。

对那些有妻室的人其妻子儿女的详细情况都记录下来。每份档案中都有照片,本人正面、侧面像,还有双手指纹照。

邦德只字不提瓦兰斯的这位得力干将是怎样欢迎他的。“我今天上午打算同她聊聊,”他说,“然后把那张航海图和莱卡像机胶片送到你处。我把它们交给探长,让他的巡逻兵带去。对了,泰伦星期天在哪儿给他的头儿打的电话?”

“没有。”这电话转线太多。要是对方是局长,他也许会多说一点。至于对瓦兰斯,邦德认为,没有必要把工作人员的胡子和感觉中的危险情形告诉他。这些警察要的是铁的事实,对人的感觉不感兴趣。他们结案比破案强得多。“全部情况就是这样,再见。”他挂断了电话。

闹钟非常准时响了。七点正他被叫醒了。他的嘴因昨夜抽烟过多又干又涩,脑子里也睡意正浓。他强使自己下了床,冲了个冷水澡,修了面,用一把尖硬的牙刷漱了口。这些例行的事完毕后,他穿上一件旧的、黑白相间的上衣,里面是深蓝色的海岛棉布衬衫,丝织领带,然后轻手轻脚但又从容不近地沿着过道走向梯子尽头,手里提着那只方形皮箱。

五分钟后,邦德走到保险柜旁,轻轻拉开其他抽屉,第二、三个都是空的,只有底层的抽屉装满了卷宗,而且还有一张按字母顺序编排的索引表,都是关于这儿的工作人员的调查材料。邦德抽出“A”卷,回到床上看起来。

每隔30秒,晨霭中就会响起小般嘟嘟的汽笛声。一对喇叭,声音悠长,由高到低。一首汽笛歌,邦德想,一点儿不动听,反而让人反感。

他把皮箱上转锁的暗码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被偷开这的迹象。他转动转锁上的密码,转到开的位置。工具箱里全是精密仪器,摆放得整整齐齐。

邦德努力摆脱一切思绪准备入睡,他把闹钟的闹铃定在七点上,以便明天一早按时唤醒他。他明天要尽早离开这幢房子给瓦兰斯打电话。就是他的行为受到怀疑,他也不在乎。他的目的就是把那与泰伦事件有关的力量纳入他自己的轨迹之上,要让别人习惯他在这儿的生活起居。不过,有一点邦德已十分肯定,泰伦的死决不是因为他爱上了加娜·布兰德。

这两条线由海岸画起,延伸到海里后,用一个“+”号标出。标记画得很小,而两条线的起点位置,似乎都是从邦德往的这幢房子开始。

邦德打了一个冷颤。忽然他意识到自己在窗前站得太久了,应该回到床上去睡觉了。

上面的抽屉装着多佛尔海峡地区按比例缩绘的地图及配套的设施,还有编号为1895的海军航海图。邦德把每张图都放在床上,仔细地检查了好几分钟,发现那张航海图上的折叠处有香烟灰迹。

到了多佛尔后,他将车停在皇家咖啡店旁,这是一家小巧玲珑的餐馆。

这已足够说明一切。因此,那天晚上泰伦就一命归天了。

他在上面睡的时间并不长。昨天晚上,在他们回房间的路上,德拉克斯没再说话,只在楼梯口时向他道了晚安。邦德沿着铺有地毯的楼道来到一间亮着灯的房门前。他走进去,发现自己的东西已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间舒适的卧室里。房里的装饰同楼下一模一样,颇有些豪华。床边的茶几上放着些点心和一瓶矿泉水。

首先得把这些疑点告诉瓦兰斯,然后考虑克雷布斯犯罪的可能性,最后把注意力转移到“探月”号的防卫上。最好能与那位布兰德小姐联络好,交谈一次。他草定了这两天的计划,心想,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浪费了。

睡觉前,他从搭在椅子上的衣服下边拿出肩式手枪皮套,抽出布莱特手枪,塞在枕头下面。他这是防备什么人呢?他自己也弄不清楚。只是凭直觉感到这儿很危险,尽管模模糊糊,而且只是徘徊在邦德潜意识里,但这紧张的气氛始终没有消散。

星期三一大早邦德从死去的泰伦上校的床上醒来。

他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这实在是太难猜测了。

他脑子里琢磨着,船上的七名船员是否看见或听到泰伦在那张航海图上标出的那个东西呢?他快速驾车通过层层岗哨。

这两条线不是用铅笔绘制的,而是用铁笔尖轻轻勾画出来的,大概是害怕被发现。

他在房后找到停车房,爬进自己的汽车,手一按在启动器上,本特利车上的大引擎便发动起来,缓缓地滑过混凝土坪。他在树林边停住车,让发动机空转着,然后,他不断地打量着房顶,最后断定,如果一个人站在屋顶上,他可以越过缓冲墙顶将那边的悬岩及后面的大海尽收眼底。

原主人除了一副带皮套的望远镜和一个紧锁的金属保险柜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事实上,他这种紧张的感觉并不是庸人自扰,而是基于过去24小时中他心中一连串的疑点之上的:德拉克斯之谜,巴尔兹的“万岁!”;奇怪的小胡子;五十名一生清白的德国人;航海图;夜视望远镜;克雷布斯等等。

每张表都是统一的格式:姓名、地址、出生年月、外貌描述、特征、大战时职业、战争中的履历、政治履历、目前政治态度、犯罪记录、健康状况、家庭情况。

然而,德拉克斯眼皮底下的克雷布斯怎么会和这件事发生牵连呢?他可是德拉克斯的心腹助手啊。但是,想想西塞罗,大战中美国驻安卡拉大使器重的那个男仆,那不也是这样吗?那双伸进搭在椅背上格子裤口袋的手,大使的钥匙,保险箱,绝密文件。这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相似。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