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些规律,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马太效应的强大,不仅表现在它的力度大,还表现在它的覆盖范围很广。除了城市发展外,在社会的很多领域也是如此,如知识积累、财富增长、职业发展等。根据马太效应,我们能够部分地判断未来,并以此指导当下的选择。
一位早年清华毕业的优秀人才进入一家钢铁厂,从中低层职位干起,吃苦耐劳,一步步走向中高层管理岗,经过20年的磨炼最终成为钢铁厂的一把手。上万人被他管理得有条不紊,几十个部门和十几条生产线也都层次分明,其个人素质、能力和努力程度都算是人中龙凤。然而,现在这个钢铁厂每年都处在亏损的边缘,他作为亏损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一年也不过三五十万收入。
……
对于已经站上风口浪尖的人物和企业,我们容易放大他们的个体能力而忽视他们双脚站立其上的趋势。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的顶级企业,进入阿里巴巴的也都是顶级人才。但十几二十年前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国内的顶级计算机人才根本不屑于进入这样的小公司,都去了微软、谷歌等当时的巨头公司,阿里巴巴只能纠集一帮无法进入顶级公司的次级人才创业。可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依然一步步走上了浪尖。这难道是由于最初那些无法进入大公司的创始团队恰好特别伟大?显然,真正伟大的力量是时代的趋势。
富裕者容易赚到更多的钱,贫穷的人则倾向于一直贫穷下去;有一定名气的人很可能会更加出名,默默无名的人则容易一直沉默。《道德经》中也提到:“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趋势的本质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趋势不是看起来很火很热闹的风潮,而是有某个强大规律支撑的趋向。但是显而易见,并非每个规律都能塑造趋势,只有一部分才行。那么是哪一部分呢?一个基本的判断准则是:
借助趋势,还是被趋势吞没
这个推论显然与我们的事实相符合。在一个高中班级里,成绩好的那部分掌握的知识比成绩较差者多——但差距也不是很大。不过,成绩较好者会继续上大学;而成绩较差的人可能就直接辍学打工了——于是后面的人生中两者的知识差距不断加大。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人开始流行去美国读书发展。那时出国不容易,去美国尤其难,只有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顶级优秀人才才能出得去。那些不太优秀、没资格去美国的人只好留在北京、上海本地发展,闲着没事干只能买房子玩儿了,反正当年的房子很便宜,于是一套两套三四套……你也知道北京、上海的房价现在怎么样了。其他不谈,仅以个人资产的角度来看,似乎命运与某些聪明人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这并不是劝你去投资房地产,只是说明趋势的力量。
马太效应与知识积累
基于以上种种理由,他们推断,大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房价也会随之暴跌,而很多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则会逐步繁荣起来。
我的判断是,还会继续有效。只要影片本身质量好,虽然未必能称霸票房榜,但也不会差。为什么能做这样肯定的判断?因为刚才说的趋势还在。中国逐步登顶世界的趋势还在进行中,持续的时间会很长,会有至少几十年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希望能够有宣扬国家实力的电影,因为民众批评国家、富人向海外转移资产、学术精英移民国外等事情让政府很心烦;民众也希望看到赞美国家实力的作品,因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还在不断膨胀当中,还需要情绪宣泄。两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决定了,这种主旋律电影依然会很有市场——直到类似作品泛滥,民众的情绪转变。(就在本书出版编辑的过程当中,上述判断已经被验证了。另一部反映国家实力与民族自信心的电影《红海行动》票房超过35亿,成为仅次于《战狼2》的中国历史第二高票房纪录)
1.有哪些常见的强大深刻的规律?
所以我在写马太效应的时候,我希望做的不是告诉读者存在一个叫马太效应的东西,而是要强调,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它能够覆盖很多其他的规律。世界上有太多的规律,你不要以为马太效应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它是规律中的规律,强者中的强者。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假如能够完美回答这两个问题,那恐怕就成为人类史上数一数二的伟大人物了。受限于自己的学识与经验,我只能在这里初步提出一些我观察到的、能够创造趋势的宏大规律给大家参考。
然而有些对未来的预测看起来又是很准确的。比如2000年初就有人预测,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传统社会的一切都会被互联网颠覆,这个预测今天已经实现了,它是正确的。今天我们也能够预测,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工智能的世界,这个预测也基本上是不会错的。
那么,知识积累领域马太效应有什么应用呢?
不仅房价短期暴涨,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大师”们对于大城市人口流向的预测,从长期来看也是完全错误的。一二线城市将会保持持续的人口涌入(除非政策限制),甚至发展成大型、超大型城市群,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总之,农村和小城镇大概率会持续凋零,而核心城市总体上则会越来越繁荣。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自此以后,风口这个概念就火起来了。所谓风口,就是指非常火热,有很多人争抢的东西。风口看上去很像是某种趋势,而且还往往很强烈,但风口和趋势是有区别的。可以说,趋势必然会造出风口,但风口未必是趋势。
根据这个定律,你可以把趋势和另外一个相近的概念进行区分——风口。
马太效应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
我相信本书的部分读者已经是有孩子的人了,而另外一部分很大概率也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养育一个孩子,所以,谈一谈马太效应在教育决策上的应用是有意义的。之前谈论过教育系统——学校、班级与老师——对学生造成的马太效应,这里再来从学生个体大脑认知的角度看看。
但如果明白了马太效应,你的收益-付出就有变化了。
字面的解释是,趋势就是事物发展的动向。不过这个解释容易给人一个误解,好像发现趋势就是预测未来。
如果你准备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发展得更加顺利,就像是天地与你同力、冥冥中宛如神助那样,那么你应该努力学习一下这种思维方式——大势思维。
图7-1
对于中国目前的顶级互联网企业,你去看一看他们的成立时间,也能发现很明显的时代特征。网易是1997年成立的;腾讯、京东、新浪是1998年成立的;阿里巴巴、携程是1999年;百度、搜狐是2000年。这么多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就密集扎堆在了这短短两三年时间。而在2010-2012年这个区间内,又密集扎堆了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等顶级企业。
那么,如果几年后吴京再按照类似的套路拍摄《战狼3》效果会怎么样呢?市场不断变化,曾经管用的套路以后还会继续管用吗?
第二,随着淘宝等网站和配套物流的发展,小城市也可以买到多种多样的商品了,丝毫不亚于大城市;
趋势,一定要有规律和逻辑支撑,否则就不叫趋势。比如时装潮流不是趋势,因为时装的流行很难找到稳定的规律与逻辑。某个歌星穿了件特别的裙子,于是这个款式的裙子一下就火了;第二天这个歌星爆出一个丑闻,于是这个款式的裙子一下子又熄火了——这都是偶然事件。今天出来一个当红小鲜肉,明天会出来一个俏皮美少女,这也不是趋势。
在趋势的力量面前,个人太过渺小。夸张一点说,顺趋势者生,逆趋势者死;识趋势者智,不识趋势者愚。所以我们常常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趋势所向的道路,你成就自己与事业的概率就会提高很多。
越是强大、深刻的规律,就越能造就宏大的、确定性的趋势。
不幸的是,最开始的时候知识增长速度通常是很慢的。如果不明白知识的马太效应,你会忍不住想:就算认真学习也学不到多少东西,这个收益太小,不足以抵销我的付出。于是你会倾向于放弃学习,享受狂欢。
企业如此,个人也是一样。
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那就很麻烦了,有点玄学的意思。在股市里面经常有很多预测大师,一会儿说这个股票明天要涨停,一会儿说大盘未来几个月要连续上涨。那些听信了大师预测的人会哭着告诉你,这样的预测多么不靠谱。
那么发现趋势是否等于预测未来?为什么有些预测是可行的,有些预测就是瞎扯?那些瞎扯的预测和合理的发现趋势有什么区别呢?
另外,知识的马太效应也会改变我们对于教育的一些看法。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几年之前有些“大师”预言,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会向大城市凋落、小城镇发展的方向进行。为什么呢?他们给出了几个看起来非常有道理的理由。
根据马太效应,已经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即,与知识欠佳的人相比,知识丰富者的知识优势会持续扩大——不是减小,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扩大。
由此,如何发现趋势就变成了两个问题:
但这并不是说娱乐行业就没有趋势了,当然也有,只要有规律就行。比如电影是娱乐行业的典型,判断一部电影会不会火、电影投资人要不要投资就有一定规律可循。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创造了中国目前的历史最高票房,但是在拍摄之前,很多投资人并不能预知这一结果。吴京这个人虽然很能干,但毕竟之前没有特别好的票房业绩表现,所以很多投资人犹犹豫豫,不知道这个电影能不能火,有的最终没有投资。等到票房出来以后(超过50亿元),这些人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首先它会影响我们个人的学习决策。当别人在聚会狂欢、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你是否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呢?一方面是成长的愿望,一方面是放纵的本能,你的内心一定会忍不住做个对比决策:如果我牺牲娱乐来学习,会有多少收获呢?今天不去聚会,省下时间看书,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曾经有一句风靡整个中国、影响几亿人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城市也能够快速获得大量信息了,与大城市相比完全没有劣势;
第五,由于交友是网络化、社区化的,日常沟通用网络进行即可,每年进行定期定点聚会,所以交友也不必局限于身边的人,小城市与大城市没有区别。
伟大的人需要借助外物的力量,而最强有力的,莫过于趋势的力量。在时代的巨轮面前,抵抗者往往沦为尘埃;在趋势的浪潮之上,平凡者也能一步登天。
另外,马太效应也得到了来自脑科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支持。新知识的学习与头脑中已经储存的旧知识有关,已经储存的知识越多,学习新知识就越容易,新知识的储存比率也就越高。所以,原有知识越丰富的人,由于更高的学习效率,即便是学习同样的内容也会比知识匮乏者学得更快,从而扩大知识优势。更不用说知识带来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动力,学习动力又影响了你未来是否愿意继续学习。
总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知识累积随着时间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不断加速提高的。尽管近期的累积很小,但是远期的累积非常大。所以,在知识马太效应的视角下,你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样的收益-付出比例是划算的。
案例:大国运趋势下的电影行业新动态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师们说的那些理由不是看起来很有道理吗?
第一,大城市有严重的大城市病,空气污浊、自然风光差、交通拥挤、房价昂贵、竞争激烈等,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疾病,这导致很多人都讨厌在大城市生活;
古代诗人罗隐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趋势的本质,而看到事物在往某个方向发展只是现象。在这里我先给出对于趋势的本质性定义: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从2014年到2016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房价不但没有跌,反而又暴涨了一倍!大城市的房产持有者经历了一轮罕见的资产暴增,涌现出大批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那些听信大师的预测早早卖掉一线城市核心房产的人,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儿。大约只能安慰自己:“大师说了,要心平气和,不要贪婪……”
1984年左右,一个北京人看到中国的落后与国外的繁荣,以30万人民币卖掉了一套四合院,凑得30万元出国去欧洲辛苦打拼事业。30年后,这个北京人积累了大约100万欧元(大约780万人民币)的“巨额财产”,回国一看,当年的四合院已经售价1个亿了。这个特定的个案未必是真实的,但类似的真实案例你肯定听过很多。
与宏大的趋势相比,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借助趋势的力量才能在人生中乘风破浪。如何识别趋势并站在趋势之上,是每个想要成就自己的人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
有些时候,在同一个事物身上会出现不同规律的冲突,就像有两个人从不同方向推一个物体。这个时候,知道有两个人在推箱子没有太大意义,你得知道哪一个人的力量更大才行。当两个相互冲突的规律在推动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你需要知道哪一个规律更强大。
在上面的定义中有一个核心关键词:内在规律。这个词是趋势的核心,也是让趋势区别于一般预测的关键点。预测也许是瞎猜的,只有那些基于某些深刻规律的未来走向预测才能称为趋势。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趋势的一个妙处在于,每个人都在某个趋势中,每个人的命运都随着趋势上下起伏、翩翩起舞,想逃也逃不掉,想避也避不开。就像大海中的鱼虾,难免被海浪席卷,被洋流推动。鱼必须学会如何与潮流打交道,这不是它可从容选择的升华修养,而是必修的生死存亡之道。
实际上,《战狼2》的成功并不难预测,因为背后的规律很深刻,也不难看出来。随着这几年中国实力不断增强,欧洲和日本诸国的实力不断衰退,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格局必然是中美争雄,甚至很多人预测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从落后挨打100年,到逐步登顶世界最强国,中国人在经历剧烈的民族自信心复苏,这种自豪感溢于言表,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热烈地体现出来了。所以《战狼2》这部凸显中国实力、宣扬爱国情怀的电影,非常契合整个社会的情绪趋势,很容易大热。
趋势不是瞎猜,是掌握规律
2.如何发现那些强大深刻的规律?
第三,随着高铁和航空的发展,小城市也不用担心出行不便了,大城市的远程交通优势逐步丧失;
是的,每一条理由都是正确的。淘宝确实让小城市购物更方便,互联网也确实让小城市的人可以接触前沿信息。但是所有这些理由的力量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规律的力量更强大——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往往比其他规律更加强大。当它和其他规律起冲突的时候,往往能够覆盖、推翻其他规律。
如果你翻阅中国的富豪排名,会发现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20年前,中国的富豪大部分都是搞能源矿产的,煤矿、铁矿等;10年前,中国的富豪大部分是经营房地产的;现在,中国的富豪大部分是做互联网的。我们还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富豪可能都是发展人工智能的。
一名浙江的高中辍学者无所事事混迹社会,为了混口饭吃把当地服装企业的尾货拿到网上去卖,结果不足10年就搞出了一个几千万营业额的淘宝店,年净利润接近1000万。无论是努力程度、智力水平、社会影响力还是人脉资源,他都与几十年前的老清华毕业生相差甚远,但是他却过得更加滋润。
第一个风口,大家都知道最后做成了,出现了美团、饿了么等巨头企业,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趋势。但是第二个风口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因为它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彻底。
其区别在哪里呢?就是背后有没有什么内在规律。有些风口的形成背后是没有什么强烈规律的,只不过是部分人的一时兴起和盲目跟风。餐饮行业曾经出现过两个风口,第一个是在线订餐,即网上叫外卖;第二个是生态餐厅。什么叫生态餐厅呢?就是说,餐厅不要在都市里搞得方方正正的很现代化,要在自然风景很好的地方做,或者要制造出秀丽的风景,显得楼阁亭台、流水假山的,很有情调,甚至还能亲手种一些菜,体验一下浇水、采摘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很简单,因为第一个风口背后是有逻辑、有规律的,那就是为顾客提供便利。偷懒的人可以不出门吃饭,手机上点几下就能避免吃饭路上花费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碰到下雨下雪或者高温就更划算了,毕竟待在家里总比出去淋雨好。但生态餐厅这个风口背后有什么规律吗?你很难找到。我们吃饭要求的是更干净卫生、味道更好、价格更实惠,这些最本质的东西生态餐厅都没有涉及。至于就餐环境,一般餐厅现代化设计也很好啊,何必非要流水假山呢?所以,这种缺乏规律支撑的风口很快就消散了,再也不被人记起——当然,追风口投资亏损几十几百万的人可能会记得一辈子。
趋势,是因为某种内在规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大概率或者必然走向。
强大的马太效应
这些理由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啊,每一条似乎都非常正确。尤其当这些理由出自某些“大师”之口的时候,人们就更加容易相信了,于是有些人纷纷卖掉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子,搬去小城市发展了。这些事情大概发生在2013年左右。
既然顺应趋势、与趋势共舞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趋势呢?要想发现趋势,我们首先要明确知道什么是趋势。
显然,这个口号的推动者是无数的教育培训机构。它对家长的影响是,让他们怀揣激动的心情掏钱买单;它对学生的影响是,让无数学生没有了假期和休息,埋头在无穷无尽的课外培训与教辅资料当中。太过劳累的学生发出抱怨并积累了心理阴影,教育界和社会舆论也在反思、呼吁并形成了新的口号:
为什么顶级企业不是均匀分散在各个年份,而要在特殊的时间区域内扎堆?因为这个区域恰好是某个大趋势的起点。1997-2000年左右,是中国互联网的起点;2010-2012年左右,则是移动互联网的起点。在宏大的趋势之中,才有伟大的大企业。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新约·马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