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朝廷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他所建立的功勋。王献之上书道:“已故太傅谢安年少时谈玄说道,倍受称颂。年青时隐居山林,高雅的名望可比商周箕子与秦末四皓;尔后出山做官,使天下王法公平得当。及至他借朝廷声威歼灭奸猾强暴之敌,建立不朽功勋后,又主动交出权柄辞让高位。而且服侍先帝,亲密如同布衣之交。陛下继位之初,正值年轻,而谢安尽心竭力辅助陛下。考察谢安隐居到出仕的一生,事情繁多,情况复杂,但谢安堪称大晋一代贤相,比从前的辅弼大臣仁义忠心。请陛下明察。”孝武帝于是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王献之擅长草书、隶书,会绘画。七八岁时学书法,王羲之偷偷从他背后抽他手中之笔,因握笔有力而抽不出来,感叹道:“这小儿日后会出大名。”曾在墙壁上书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以为有才,观赏者达数百人。桓温曾让王献之在扇子上题字,笔误落扇上,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
不久,王献之病重,家人为他上表给天神,按道家法规,上表前要本人陈述所犯过失,家人问有何过失,王献之回答说:“别无他事,只惭愧与郗家离婚一事。”王献之前妻,是郗昙之女。不久王献之病逝。安僖皇后立为皇后后,追封后父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王献之无子,侄儿王静之继嗣,官至义兴太守。当时论者认为王羲之的草书、隶书,江左国朝无人比得上,王献之书法的骨力远不及其父,但妩媚多姿。桓玄很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他们父子二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王献之,字子敬。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同时代人。几岁时,曾观看门生扌雩..,说:“南边将要失利。”门生说:“这小儿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呢。”王献之发怒道:“我远的不及荀奉倩,近的比不上刘真长。”言罢拂袖而去。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曾与王徽之同在一间屋子里,忽然起火,王徽之拔腿奔逃,连鞋子都顾不得穿。而王献之神色恬然,不慌不忙,喊左右侍从将他搀扶出去。夜晚睡在书房里,一群偷儿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群偷儿惊慌而逃。
开始出任州主簿、秘书郎,后转做府丞。被挑选为新安公主驸马。曾路经吴郡,听说顾辟强有座著名的花园,本与顾辟强素不相识,乘坐轿子直入花园。其时,顾辟强正在花园里聚会宾客朋友,而王献之游赏完毕,旁若无人。顾辟强勃然大怒,指责道:“在主人面前傲慢不逊,是非礼;倚仗富贵在士人面前骄矜自满,是无道。有这两样过失,就是个不足挂齿的粗俗之人。”便将他赶出园门。王献之仍是一副傲慢的样子,不屑与之计较。
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做长史。谢安晋封卫将军,王献之仍做长史。太元年间(376~396),太极殿落成,谢安打算让王献之题写匾额,以作为流传后世的墨宝,但难于直言,试探道:“曹魏时陵云殿匾额没有题写,就被工匠们误钉了上去,取不下来,只好让韦仲将站在悬挂的凳子上书写匾额。等匾额写罢,头发都变白了,衰老得仅剩一口余气,回到家告诉子孙们,此后再也不能用这种方法题写匾额。”王献之明白谢安的意图,正色道:“韦仲将,是曹魏大臣,哪会有此等事!如果真有此事,足以显示曹魏德薄而不能长久。”谢安便不再追逼他题字。谢安又问道:“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道:“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为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