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大的一件事是朱高煦谋反。这个朱高煦是朱棣生的坏小子,朱棣撵走建文帝,自己做了成祖,让儿子朱高炽做了皇帝,就是仁宗。不过由于朱棣在皇位上趴得时间太久了,整整十七年,朱棣死后一年,新皇帝朱高炽也咽气了,于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登基,史称宣宗。
过不多久,王振与杨士奇、杨荣在宫门相遇,王振走过来问道:朝廷的事多亏了两位,可是你们已经老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没想到,皇族却纷纷上表,要求赦免朱高煦,宣宗有些拿不定主意,没有很痛快地答应下来,结果朱高煦就不乐意了。
于是王振就幸福地活了下来,并继续干预朝政。
这可倒好,原来这位老太后是个老好人,她虽然知道王振此人必然会祸国殃民,但却不想得罪皇上,把这活留给杨士奇他们来干。
说起这个王振来,那可是大名鼎鼎,大明王朝没少托他的福,被弄得乌烟瘴气。早已死得不能再死的朱元璋要是知道了他这么祸害,肯定会气得活转过来。要知道,朱元璋在建国之前就曾经研究过各个朝代的兴亡更替,发现不管哪个朝代灭亡,都少不了太监的一份贡献,可任何一个朝代的兴旺,却跟太监没有丝毫关系。按理来说太监制度取消是最合乎人道的了,但皇帝要是有这种心肠,就不叫皇帝了。所以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就立下了规矩,加强了对太监的管理,并严令太监不许参政,甚至严格规定太监不许识字,并弄了一块铁牌悬于门上:内宦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这些老头其实一点也不傻,都是鬼精鬼精的,你老太后都不想得罪的人,凭什么让别人替你顶缸?
这个破英宗何止是给三杨添麻烦,他给整个大明朝都添了数不清的麻烦,一个爱惹麻烦的人做了皇帝,那真是老百姓倒霉啊。
他就这样很不容易地过了十年,然后幸福地死掉了。
谶曰:
话说宣宗一死,朝廷里就有人开始折腾,说朱祁镇年纪太小了,才刚刚九岁,这么个小屁孩能做得了皇上吗?换人吧,换成襄王朱瞻墡得了。还有人爱编瞎话,说得有鼻子有眼,说是老太后已经拿了金符,派人去接襄王继位了。杨士奇听说了这事,急得跟什么似的,就去找杨荣,说:哥们儿,事情麻烦大了,现在大家都在看咱哥俩呢,咱们不能不出面啊。杨荣就说:OK,老大你吩咐吧,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这老哥俩倒是挺爱自作多情的,可是他们没想到,人家朱祁镇压根儿就不乐意和他们一起玩。
朱元璋以为这么摆弄这没事了,以后太监们也就折腾不起来了。可是他老兄在世的时候,他说了算,他不在世的时候,就轮到别人说话了。明成祖把建文帝赶得不知去向,第一件事就是给太监们平反恢复名誉,著名的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宫中的太监出身,所以朱元璋的那一套,早就没人理会了。
宇内同歌贤母德,真有三代之遗风。
宣宗大喜,就用了杨士奇的花样,把皇后撵走了,让孙贵妃做皇后,那个孩子就成为了太子。后来有人瞎嘀咕说,其实那个孩子根本就不是孙贵妃生的,而且也不是宣宗的种,不晓得孙贵妃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但从后来看这个孩子的做事风格,是不是宣宗的种不好确定,但肯定是朱元璋的后代,不是朱元璋的后代也不至于折腾到那种地步。
马上!
这下可把老太后气坏了,当即传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入朝,指着这仨老头对小皇帝说:这几位老先生你认识吗?
老臣子们所要争取的,就是这点点时间。
于是兵部尚书和右侍郎就被关了起来。
你自己猜吧。
一枝向北一枝东,又有南枝种亦同。
杨荣却说:是啊,我们老了,没有办法再效力了,应该选择一些可以担当国事的年轻后辈才对。
你们男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不就是比我王振多一坨坨肉吗?我王振虽然没有了那坨坨肉,但我可以把你们裤裆里的那坨坨肉拍成肉饼!
难道杨士奇他们就傻啊?
杨士奇和杨荣赶紧谦虚:那老臣当仁不让了。
是三位大臣的名字: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这三个老头都是古板先生,正儿八经地帮着皇帝治理天下,不胡闹,所以混出来一个德高望重,当时人称杨士奇为西杨,杨溥为南杨,杨荣为东杨。宣宗就是要找这三个老家伙商量,怎么样才能够不声不响地把皇后废掉,让孙贵妃当皇后。
大明帝国的大麻烦来临了。
宣宗瞪眼睛说谎不打草稿,道:没有,不仅和睦得很,而且情如姐妹,这几天皇后有病,孙贵妃还时时过去探望。
还假如什么呢?朱祁镇是真的做了皇帝了。
宫里有位孙贵妃,端的是妩媚妖娆,惯会撒娇,她要求将自己生的儿子立为太子。宣宗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倒是不会反对,只不过那儿子能不能生出来还成问题,但话却撂在这儿了。
当时朱高煦被囚于逍遥城,宣宗亲自去慰问监狱在押人员,朱高煦大大咧咧地盘腿坐在地上,一副我是你大爷的模样。虽然他确实是,可这节骨眼上,谁是谁大爷已经不好说了。但朱高煦却没这个认识,宣宗瞧他的模样生气,转身要离开,却被朱高煦耍了一把,在后面伸脚一勾,把陛下摔了个狗吃屎。
这下子宣宗可恼了,当场就翻了脸皮,不认大爷了。他命令力士搬了一口大铜缸出来,拿大缸罩住朱高煦:叫大爷。朱高煦说:我才是你大爷。宣宗就命人将木炭堆到缸上点燃,就见那口缸满地乱跑,可一口缸能跑多远?没多久就被烧得熔化了。缸都熔化了,那朱高煦怎么样了呢?
永乐年间,是太监的黄金时代,皇宫中太监严重短缺,这时候恰好王振因为犯法被流放,他一咬牙一狠心,一不做二不休,我引刀自宫我做太监得了我。
但这个麻烦,说起来也是三杨自己惹来的,他们不光是会惹麻烦,还给我们贡献了一个常用俗语:二进宫。
于是杨士奇和杨荣纠集百官,轰轰隆隆地进宫去见太后,其实那些谣言都是没有影子的事儿,所以太后见了他们也没说什么,就拿手一指惹祸精朱祁镇,说,这就是新天子,以后就全靠你们扶持了。
从此王振每天就在朱祁镇身上打主意,培养这个小家伙对自己的依赖心理,务必让他做到对自己言听计从,这样的训练很快就来了效果,英宗被训练得比狗还听话,王振让他往东他不往西,王振让他打狗他不撵鸡。下这么大辛苦训练朱祁镇,王振可不是吃饱了撑的,他是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全部放在了这个小破孩的身上,假如有一天这个小破孩做了皇帝……
小皇帝摇头:不认识。
说起来朱高煦还真是皇上他大爷,族谱上都写着呢,这还假得了吗?于是朱高煦就考虑谋反,但这个谋反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往往还没等到你动手就被人家发现了,朱高煦就是这么倒霉。
宇内同歌贤母德,真有三代之遗风。
小皇帝听了后眨眨眼睛,问道:有这么一回事吗?我怎么不知道?
初次出手,大展神威,王振的心情好爽,就接着命令小皇帝:还有几个家伙,他们知道兵部尚书心怀不轨,却隐瞒不报,把他们全都叫来打板子。
朱祁镇就马上把那两个家伙给王振叫来了。
杨荣所说的争取一段时间,是指什么呢?
三杨的黄金时代也终于结束了,麻烦正对他们露出坏坏的嘴脸。
朱祁镇最乐意跟太监王振一起玩。
麻烦来自于新皇帝:英宗——朱祁镇。
于是缺德的杨士奇就建议道:那不妨趁皇后病重的机会,劝她暂时休养生息,把皇后让给孙贵妃得了。
象二十九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王振指着这俩家伙的鼻子,一通臭骂:什么玩意儿啊你们,啊,皇上的话你们竟敢不听,欺负皇上年幼是不是?来人,把这两个不长眼睛的家伙给我押天牢里去。
于是有人不服气了。
杨士奇当时问道:孙贵妃和皇后有没有不和睦的情形?
倒霉也未必有什么关系,问题是朱高煦自己明明没准备好,还老是要先发制人,那人都是活的,哪有那么好制的?于是宣宗亲自统兵,围困信阳,与他大爷一决死战。结果这一仗打得一点悬念也没有,朱高煦的部将象征性地反抗了几下,就全都投降了,于是朱高煦只好硬着头皮,以俘虏的身份去见侄子皇帝。
杨士奇回答说:皇上啊,天底下并非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万一有哪个家伙因为小事郁闷了,想找个出气的,你想你不是一个现成的吗?
皞皞熙熙,康乐利众。
所以《推背图》里的这几句话,把杨士奇三人忽悠得如此之舒服,实在让人有点疑心这个《推背图》是不是杨士奇他们哥仨写的。
三杨是什么东东呢?
但事情还是有一些的,十年啊,连点像样的正事都没有,那这个皇帝做得多冤枉啊。
王振听了后高兴地走了,杨士奇责怪杨荣乱讲话。
但杨士奇这人也确实有点货在肚子里。曾经有一次,宣宗一时兴起,就微服私访,一路上访到了杨士奇的家里,杨士奇吓得连滚带爬跑出来迎接,埋怨宣宗说:圣上真不应该如此轻率。宣宗不服,过了段时间找杨士奇抬杠:微服私访,体察民意,有什么不好的?
那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英宗朱祁镇。
杨荣却说:不是我乱讲话,现在皇帝已经厌恶了我们,我们纵然可以互相帮助,但这难道能够改变皇帝厌恶我们的心态吗?一旦大内传出只言片语,要让某人入阁,我们就束手待毙了,也只有先由我们推荐几个品行端正的,那还能够为我们争取一段时间。
枝发厥荣,为国之栋。
割肉十年图拍肉,王振隐忍了九年,终于出手了。
只听噌的一声,有佩剑的宫女拔出剑来,架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屁滚尿流,连连哭叫饶命。
这一象应该是大明朝最幸福的时代,即使是最能钻空子的史学家在这段时间里也找不出可以做文章的花样。宣宗十年,国泰民安,除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朝野没什么大动静。
老太后没理会小皇帝的淘气,继续说道:以后一切国政,你要先和这几位老先生商议,除非这几位老先生同意,否则你不可妄自擅行。
一枝向北一枝东,又有南枝种亦同。
谁呢?皇上他大爷。
这时候老太后如果把王振杀了,倒也省心了,甚至说不定大明朝的未来命运也不会像历史上这样倒霉,但是这位老太后却最终没有动手,只是吩咐杨士奇等人说:皇帝还小,不知道这种小人的邪恶之处,今天看在皇上的面子就先饶过他,如果以后此人再敢干预国政,你们就别跟他客气。
这个就是二进宫的来历了,虽然看上去他们只不过进了一次宫,但这是把过程简单一些写出来,实际上进了两次宫,故称二进宫。
这件事过去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事了,但是不久宫中发生了一件奇诡公案,目前看起来这件奇诡公案没什么奇诡之处,只是与《推背图》稍微沾了点关系。
颂曰:
他可以欺负男人了。
于是王振就进了宫,并被指派侍奉年幼的朱祁镇。
老太后就道:你不认识不要紧,那我在这里告诉你,这几个人都是先皇为你留下来的辅佐重臣,最是忠心赤胆。
然后老太后吩咐人将王振叫来,厉声说道:你这个狗奴才,谁允许你欺骗主上,擅自作威作福的?你以为我杀不了你吗?
王振乐得要疯了,他的人生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他终于可以……他只是个太监,男人的事他都做不来,他可以干什么呢?
未几,杨荣病死,杨士奇病休。
总之,宣宗的历史乏味得紧,简单说来,他的一生就是一直想跑出去疯玩却总是被杨士奇三人成功拦下来的一生,而且宣宗也没有因此闹情绪耍性子,这真的很不容易了。
王振就吩咐朱祁镇命令朝臣武将们干这个做那个,要看哪个不听话,少不了把他那一坨坨肉拍扁。嘿,还真有倒霉的,兵部尚书王骥,右侍郎邝埜,这两人奉旨筹边,迟迟未见回复。于是王振当即命令朱祁镇:把那两个家伙给我叫来。
于是小皇帝就把那些倒霉的小官全都叫来,由王振下令一通暴打。正打得开心,有人飞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太后。老太后一听就急了,急忙命令停杖,可这边打都打完了,停不停都那么一回事了。
那么朱祁镇乐意和谁玩呢?
没过多久孙贵妃果然抱出来一个大胖小子,宣宗乐得眉开眼笑,就想立这个小东西为太子,于是宣宗就去找三杨商量。
果然,没过多久官府逮住俩贼,那两家伙供认,他们有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宏伟计划,那就是趁宣宗微服私访的时候,在路上狠狠给他一家伙。这个消息把宣宗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对杨士奇更加信任了。
杨士奇回答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