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作者:葛剑雄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第二节 九鼎的传说

上一章 下一章

但九鼎上的图流传了下来,以后被称为“山海图”。据说,古代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就是对九鼎之图的说明文字。这种“山海图”到东晋还存在,所以诗人陶渊明还写过“流观山海图”的诗句。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中的插图已经毫无地图的内容了,显然已经不是原来的“山海图”,而是出于后人所补。从以后的情况可以证明,地图的流传是相当困难的。先民将原始地图铸在铜鼎上,或许正是出于使它们能够长期保存的考虑。

尽管我们还不能肯定大禹铸九鼎的事实,但至迟到周武王灭商时(约公元前11世纪)九鼎已经存在了,因为不但《左传》上有武王灭商后“迁九鼎于雒邑(今河南洛阳市)”的说法,而且以后的历史文献中也多次记载了九鼎。

由于这九只鼎上分别铸有全国各地的山川和珍奇物产的图形,因而被当作拥有九州全权的象征。周武王取得原来属于商朝的九鼎,就意味着夺取了商的天下。可能是因为这些鼎既重又大,运输不便,所以只能从商都殷(今河南安阳市)或朝歌(今河南淇县)就近运到雒邑,以后一直为周天子所珍藏。前面提到的鲁宣公三年(东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国的国君征伐陆浑的戎人,乘机将军队开到周都雒邑附近。周定王不得不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国国君竟向他打听鼎的大小和轻重。此后,“问鼎”就成为向权力挑战或企图夺取政权的代名词。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灭周,九鼎被迁入秦,途中有一鼎沉入泗水。其余八鼎以后下落不明,估计是在秦朝覆灭时毁坏或失踪了。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