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为何爱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9、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上一章 下一章

给她讲了这番道理后,我建议她说:“你少训他,或者平等地和他沟通,允许他表达对你的不满,那么他会快起来,因为他没必要继续用慢来还击了。”

被攻击,会愤怒。作为一种基本情绪,愤怒是调解关系远近的重要武器。并且,有了愤怒,一定会想办法表达。意识不想,潜意识也会做这个工作。不攻击别人,就会攻击自己。

当暴跳如雷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

隐形攻击最常出没的地方,是家庭。

前不久,参加一个聚会,一位年轻的妈妈问我:“为什么,我儿子总是慢腾腾的?我怎么训他,他都改不了。”

“他只有和你一起才慢吧?”我问她。

有趣的是,他们把这个当成了“命”,怎么老婆和妈妈一样慢?而且找到一个慢的也就罢了,怎么四个都慢?这肯定是“命”了。因此,他们很少因为妻子的慢而大打出手。

他们不允许妻子反抗。但是,和前面提到的故事一样,妻子们一样会找到还击的办法。并且,她们还击的办法也是慢。干活慢,收拾家务慢,做饭尤其慢。好像是遗传一样,这四个男人的妈妈做饭就出了名的慢,而他们的四位太太,一样也是出奇的慢。经常,她们会做饭做到晚上12点。平时也就罢了,做农活的时候,男人是主力,是非常劳累的,饿着肚子到晚上12点,那种滋味很不好受,那些男人因此常常被激惹得暴跳如雷。

何止是慢,而且她们做的饭也非常难吃。他们的妈妈做饭很不卫生,饭里常出现一把把的老鼠屎。现在,他们的老婆和婆婆一样,做饭很不讲究。

并且,因为被动攻击如此隐蔽,你好像没资格实施回击。如果回击的话,也像是一拳打在棉花套上,不能发力。

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

也就是说,不管借用什么样的名义,我们粗暴地攻击另一个人,那个人产生的一样是愤怒。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以及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爱的名义攻击孩子,另一方面绝对限制孩子的还击。

我这个邻居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他实在不明白,既然节俭,为什么不每次只用一碗面粉?那样,就算接连吃几天疙瘩汤,起码每次都可以吃到新鲜的。

只是,愤怒一旦产生,就要寻找宣泄的出口。这位年轻的妈妈,用呵斥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愤怒,而儿子则用慢来表达对快节奏妈妈的不满。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自己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伤害过别人,并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而自己并未意识到,那么,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现了偏差,看看你同别人的关系有哪些不正常。

“真是这样吗?我几个朋友也这样说,他们说这是性格互补。”她半信半疑地说。

“不高兴,愤怒,会想你凭什么训我!”她接着又说,“这不一样,他是孩子,我又全是为了他着想,况且他看上去从不生气。”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老家人常做面疙瘩,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水均匀地滴在面粉上,一边滴一边搅,搅成一粒粒的,然后倒在热水里煮就可以了。一家四五口人的话,用上一碗面粉就足矣了。一次,我的一个邻居去这个家族的老二家,却发现,他的教师太太正用一大盆面粉搅疙瘩。那一盆面粉,足可以吃好几顿了。后来,我这个邻居特意问了这家的孩子,知道他们家一连吃了几天的疙瘩汤,最后,饭几乎都要馊了。然而,绝对不能倒掉,因为这家的太太特别节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灵魂的黑夜》中写道: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的独特方式来回击你,而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

在民主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均衡的,没有明显的强势方,也没有明显的弱势方。这样一来,愤怒一旦产生,他们就可以进行表达,并且,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沟通,这种表达轻易不会发展到摧毁性的地步。由此,因为心中没有郁积愤怒,这样的家庭也就不会有多少“隐形攻击”。

然而,不管关系多么亲近、多么特殊,当你对另一个人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攻击性时,对方在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许多人长大后认同了父母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为父母辩护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好。”然而,假若你请他们描述一次被暴打的经历,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心中仍存着强烈的愤怒。

“你是怎么等的?”我问她,“安静地等,还是一边等一边斥责他?”

这四兄弟中,老二的太太是教师,文静秀气,看上去很干净。但是,丈夫打起她来,一样是朝死里打,而且一样是让她不能哭不能吭声。老二的太太做的饭比较干净一些,但做饭的方式经常令旁观者咋舌。

解决之道:学会直接表达愤怒

家庭中如此,社会中也如此。所以,一个民主氛围重的公司,人们相对比较积极主动。相反,一个专制的公司,人们势必会发展出许多被动攻击的方式,于是大家经常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譬如懒散、遗忘、拖沓与失约……这些所谓的马虎其实常常就是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极其常见,在我们这个不习惯表达情绪的社会中,这种隐形攻击几乎无处不在。

当然,这个例子和第一个例子是不同的。这个例子中,这一家族的男人们实施暴力时,显然绝对错误,这一点不容置疑,他们打妻子甚至都不找借口。前面的例子中,那位年轻的妈妈对孩子是抱以极大的爱心的,她认为,自己使劲呵斥孩子是为了他好。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

听我这么说,她沉默下来。我让她设想,刚刚,我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斥责她不会教育儿子,我说的话很难听,那么,她会有什么情绪。

尽管专制的父母、配偶或老板常压制对方表达情绪,然而,他们自己常会被激怒,因为他们发现,“无能”的孩子、配偶或下属常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这些错误让他们暴跳如雷。

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好像是这样,儿子和她在一起时的确比与别人在一起时更慢。她举例说,最令她恼火的是早上,她得送儿子去上学,每次等她收拾好东西后,就要等慢腾腾的儿子。这时候,他特别慢,而她特别焦虑。

这个家族有兄弟四个,他们小时候都曾遭受过自己老爸的暴打。等长大了,他们都变得和自己老爸一样暴力,经常失去控制地暴打妻子和儿女。

然而,不管攻击时借用的名义多么伟大,被攻击的孩子都有愤怒产生,他们都得找到宣泄愤怒和还击的方式。

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

“但是,你催他的时候,他从来都说,自己会快,自己正努力,他从来都没有反驳过你。当你对他发脾气时,他从不会还击。并且,在你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对父母发脾气,是这样吗?”我继续问。

在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弱势一方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分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

这种心理机制,叫作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其实,这正是对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我不能直接攻击你,但我有办法令你恼怒,这和直接攻击你也没什么两样。”

这是大人最常犯的错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而认为只要自己的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必太讲究方式。但是,孩子和大人一样,不管父母借用的名义是什么,只要遭到了父母粗暴的对待,他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

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

此外,你还很容易内疚。毕竟,被动攻击者看上去是很无辜的。

(关系的)一方占有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优势的一方对劣势的一方心存顾忌,从而不得不作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而劣势的一方对优势的一方则感到某种畏惧,必须表现出反抗才能使对方作出让步……(双方)进而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双方便会发生冲突。此时,若强势的一方采取攻击行动,弱势一方大多会以被动攻击,如沉默不语、躲避、哭泣、离家出走等来进行自卫。这时,强势的一方将感到自己被忽视、被冷落、被蔑视而生气。

“任何人被攻击,都会生气。”我说,“如果他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还击,就会用被动的方式还击。他的慢,就是对你的还击。”

“我怎么可能安静地等,我的心里都急死了,我会一直斥责他、训他,要他快、快、快!但令我非常恼火的是,他就是那么慢!”她说。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我认识的多名心理医生说,他们都遇到过同样的案例:性情急躁的父母,偏偏有了一个慢腾腾的孩子。当咨询进行到深处时,那个孩子一定会在心理医生面前表达出对父母经常呵斥自己的愤怒。

说这话的时候,她一脸焦灼。显然,她是一个性格有点急躁的女子。

但同时,我们每个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欢使用被动攻击。正如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中所建议的:

“因为你太快,所以他慢。”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也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我也不能对这个邻居讲什么“隐形攻击”,只是很简单地反问他:“一个整天被打的太太,她可能会好好做饭吗?”

甚至,被动攻击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大。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她说,她最喜欢雷厉风行,没想到儿子却如此慢腾腾,这令她颇感受伤。既然如此,她就不如少斥责孩子,并且允许孩子向她表达不满,而不要把这当成大逆不道。

馊饭是她对暴力的还击

用慢表达对妈妈的愤怒

“是啊!我都是为了他好,他凭什么发脾气?”她反问我说。

与此同时,他也会为自己的攻击行动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懊悔,从而采取某种弥补措施,并作出让步,使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因此,在配偶关系中,被动攻击有时会起到调节机制的作用。

她十来岁的儿子就在旁边不远处,我观察了一会儿,但一点都没发现他慢在哪里。他正和小伙伴们玩耍,动作、说话和其他反应一点都不慢。

是的,她不可能。她不仅挨打,而且还绝对不能还击。但她总能找到还击的办法,馊饭和节俭就是她的办法。作为一个经常被折磨的人,她必须找到自己还击的方法,否则她郁积的愤怒只能针对自己,那样她就会自杀。

被动攻击非常普遍,并不是只有严重失衡的关系才会产生被动攻击,实际上一般失衡的关系一样也会如此。在一般的亲密关系中,被动攻击也是常见的调节机制。瑞士女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著作《怒气与攻击》中描绘说:

从这一点而言,民主的家庭营造的氛围,就远好于专制的家庭。并非说,民主的家庭没有攻击与被攻击。其实,任何家庭都和社会一样,家庭成员很容易会侵犯彼此的空间,而愤怒也由此产生,这一点是不可阻止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攻击与被攻击,而在于攻击产生以后。

假若父母不允许孩子表达愤怒,那么孩子会不敢生气,因为他们担心一旦生气会失去父母的爱与认可。父母的爱与认可,是他们最在乎的,为了维持这一点,他们可以做一切事情,譬如压抑愤怒。

不过,我们不能轻易责怪被动攻击者,因为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几乎必然是他的愤怒被一些重要人物给严重压制了。譬如,孩子愤怒的资格被父母剥夺了,妻子愤怒的权利被丈夫给劫掠了。他们在这些重要的关系中形成了被动攻击这种消极的自我保护方式,然后将它带到了生活中各个地方。

然而,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

我所见过的最经典的案例,是我老家农村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男人都非常暴力,经常暴打妻子和儿女。并且,他们实施暴力时,很变态地要求对方不能哭不能出声,一旦对方哭或有其他声响,他们会朝死里打。这样,就更谈不上什么还击了。

但是,愤怒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宣泄的出口的。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从意识上看,他们绝对不敢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