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母女关系很可悲,而更可悲的是,一位妈妈之所以会向女儿传递这种感觉,是因为她痛恨自己身为女人,她自己先中了重男轻女的毒,将这服严重毒害了自己的毒药又严重合理化,最后也给女儿吃下。
前不久,和十来个朋友一起吃午饭商量事情,一位女士频频给别人夹菜,并解释说,她想吃某个菜,可不好意思先吃,所以先夹给别人,然后就心无歉疚地夹给自己吃了。
这一发现对L的触动极大,而她回顾从前也发现,其实在很多时候,她获得别人的善意时都是没有什么付出的,她并不是非要通过为别人服务才能获得好运。很多人对她好并非是因为她对某个人好,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她。也就是说,仅仅是她自己,就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
这一信念仔细展开,就可以说是,她潜意识中认为,她是不配得到父母的宠爱的,除非她和弟弟在一起,那样她才可以分享父母的喜爱,但父母喜爱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满意于她对弟弟的照顾。
“说说这些好事吧。”我说。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强拧在一起呢?继续探讨时,L发现,她内心中有一种隐隐的信念:她是不配得到好运的,除非她和别人在一起,她才能享受别人带来的好运,而为了要得到这一点,她需要去为别人服务。
我总结说,就好像你的付出是100分,但你习惯上会乘以0.1的系数,结果变成了10分;而别人对你的付出是1分,但你习惯上会乘以10的系数,结果变成了10分。如此一来,别人对你的付出哪怕仅仅是1分,而你就得付出100分的回报,否则你就觉得不对称。
再有,孩子要读书了,而户口上有些麻烦,她必须去争取附近一所小学的入学资格,那有些难度,但最后也是很顺利地办好了。
这种童年时的人生格局,最后浓缩成她的人生哲学:强烈的期望,一定会失望,甚至会被惩罚;彻底地放弃争夺心,反而偶尔会得到满足。
在咨询中我常常会发现,我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而这一点在L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个玩笑,所以看起来有些搞笑,但是,假若你真的暗暗有这样一种人生哲学,那会令你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她在广州读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现在有自己的生意,买了车和房,看起来应该过得不错。但她很累,表面原因是弟弟一家人与父母都和她住一起,而弟弟和她一起做生意。
所以,我这位女学员也构建了和L一模一样的人生格局,她自己开公司,并叫来哥哥帮忙,也从经济上负担着哥哥一家人大半的生活开支。
相反,她对别人的付出,她总是觉得没什么,甚至,她会忐忑不安:我付出的是别人想要的吗?
直到前不久,她的这种命运才得到改变,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自然是,她的内心先发生了改变。
这个死结即,一方面,她们渴望获得好运,即别人的善待,但另一方面,她们又会拒绝别人的善待。
其实,不光是她对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格局不满,她的弟弟一样也不享受这种格局。他工作上也有很多令她不高兴的习惯,譬如工作上拖延、粗心与不上心等。当她试着站在弟弟的角度看弟弟时,她明白,弟弟觉得对她有亏欠,这种感觉令他抬不起头来。
她说,从感觉上,她会觉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别人有一点善待,她就会觉得回报很多,但这样一来压力就太大了。
有了这些认识后,L的心松动了,而“天上掉馅饼”的事也接二连三在她身上发生。
听了她这样讲,我们都大笑,都学她频频给别人夹菜,饭桌上到处都是“吃吧,请吃吧”的声音。
L的故事并不特殊,在我的女性来访者中,像她这样的例子大有人在。她们总是出身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了就总是处于为别人(多是家人)服务的角色上。
L相当幸运,她通过自我觉察领悟了自己人生格局的诡异之处,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很多像她一样的女性,都会卡在一个死结上。
这种格局中,女性是不幸的,她们的兄弟其实也是不幸的。她们的不幸是因为牺牲了自己,而他们的不幸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
在飞机上,她坐在靠里的位置,因为怕上厕所会麻烦外面的乘客,她选择了不喝水。直到渴得不行时,她才觉得自己这样做实在太荒诞,竟然会因为怕麻烦别人这么小的事情而压抑了自己如此重要的需要,最后才找空姐要了水喝。那时她也发现,坐在外面的乘客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我不能独自获得幸福?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生哲学。有这种人生哲学的妈妈可能会将它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角落,最后令女儿觉得,她的付出是一钱不值的。或者准确的说法是,无论她怎么付出,都不可能得到妈妈的宠爱。甚至,假若她的付出不符合妈妈的期望,那还会令妈妈不高兴。
譬如我一个朋友,前不久去远方旅游,飞机要凌晨6点起飞,她有两个朋友主动说要送她,她心里是渴望的,但她却以“要你们那么早起床太辛苦”为由拒绝了他们。
在这种家庭中,做女儿的最终会明白,她不能独自获得宠爱,也难以通过直接为妈妈付出而获得宠爱,她最容易获得妈妈喜爱的方式是为哥哥或弟弟服务。
为什么会拒绝别人的善待,为什么会如此惧怕麻烦别人呢?
不仅如此,她补充说,如果觉得她的付出不是别人想要的,那么她就会非常惶恐,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仅一钱不值,还会令对方不高兴。
也是因为这样一个模式,令她在找合作伙伴和普通职员时,总无意中去选择能力不够强而需要她支配和照顾的人。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迷信:如果她的期望是好的,那么事情一定是糟糕的;如果她绝望到极点,好事反而会有可能落在她头上。
还有,她买房子,看中的房子很满意,然而中介说,房东那里可能会有一些麻烦,办房产证的话可能不会顺利。但最后一切都很顺利,房子很顺利地买到了,房产证也出乎意料地很快拿到,并且房东留下的家具和饰品,几乎都是她想要的,一切都感觉很好。
她说,先是生意上起了一点纠纷,涉及数万元人民币。如果是以前,她会暗暗预料,这些钱是拿不回来的,但这次,她忘了这样想,结果是,最后这笔钱比较轻松地追了回来。
相反,假若她一开始就放弃与弟弟争夺的心思,那么偶尔父母也会满足她的一些需求。
有这些心理的话,那真是最好不要别人的善待了。
之所以要为别人服务,和L一样,是她们认定自己不能独自获得好处——其实就是父母的爱。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呢?我一名女学员的说法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她的妈妈一再向她强调,仅仅因为妈妈生育了她这一点,她就永远也还不清。
这种母女关系很可悲,而更可悲的是,一位妈妈之所以会向女儿传递这种感觉,是因为她痛恨自己身为女人,她自己先中了重男轻女的毒,将这服严重毒害了自己的毒药又严重合理化,最后也给女儿吃下。
作为女性,需要好好去认识自己不幸中所深藏着的信念,以及那些信念是如何形成的,从而破解自己的幸福密码。
命运,就是自己内心在外界的展现,因为她有这样的内心,所以她有了相应的命运。在L三十多岁的人生中,别说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情了,实际上稍微与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她都会认定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得到捍卫的,而事实也一直如此。
她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每当期待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会先说,绝不可能,绝不可能……”
记得几个月前,我的来访者L找我时感叹说,现在“竟然”有一些好事落在她头上了。
“或许,这些事情在别人看来没什么,”她说,“但对我而言,有些像天上掉馅饼的感觉,没想到馅饼还接二连三掉了这么多。”
她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中也弥漫着欣喜,同时也有酸酸的感受,而她一开始那句话中的“竟然”仍然深深烙在我记忆中,所以我问她,为什么一开始用“竟然”这个词。
之所以说这是表面原因,是因为导致她感觉累的深层原因是一种不情愿。她发现,尽管主要是她在养家,但不管她怎么努力,父母对弟弟及其家人的在意总是胜过对她一家人,这令她感到很不甘心。父母重视弟弟胜于她,这一点她习惯了,但当她发现父母重视弟弟的孩子胜于她的孩子时,她感到很崩溃。
L一开始来找我,是因为孩子的困惑,但咨询一展开,她发现自己心中涌出的情绪与情感都是关于父母与弟弟的。
后来经过探讨她发现,这个迷信,是她童年时人生格局的一个浓缩。她有一个弟弟,而父母非常重男轻女,如果她和弟弟利益上有冲突,那么一定是弟弟得到满足,而她势必会失望。如果她主动去和弟弟争,也就是她先有了强烈的期望,那么这种带着争夺意识的期望,一旦被父母发觉,她不光是失望,还会受到父母的惩罚,有时父亲会非常严厉地惩罚她,甚至会把她赶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