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猎鹰9号”的成本在埃隆的努力下已经大大降低,但事实上完成发射依然需要高达5 000万美元的费用。换句话说,如果火箭发射失败,那么在短短几十秒内5 000万美元就会打水漂,这种高风险的行为在经济利益至上的互联网世界是难以想象的。
2002年,埃隆成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决定加入宇宙火箭发射领域,但大部分火箭专家和航天航空专家都不看好他,断言他不可能成功。埃隆对这些批评并不以为然,为了表示自己向宇宙挑战的态度,也为了对抗“对冒险失去兴趣的大人们”,他决定用这首歌来命名这艘宇宙飞船。
在商业补给服务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竞争对手轨道科学公司(简称OSC)也参与了进来,并签订了发射8次火箭总计19亿美元的合同。轨道科学公司成立于1982年,曾负责过美军导弹防御系统的建造,完成了使用洲际弹道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弥诺陶洛斯”的制造,连美国宇航局的“星座计划”也分了一杯羹。戴维·W·汤普森是轨道科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经在美国宇航局任职,是军工企业Fuse Aircraft公司负责导弹系统项目的重要人物,他使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军队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阿波罗计划”到“星座计划”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苏联这一领先的成就让包括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内的所有美国人都深感震撼,他们深刻感受到美国在宇宙开发技术领域的迟缓,这就是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恐慌”。
关于火箭开发,埃隆说过一段非常有趣的话:“在波音公司或Rocketplane Kistler公司的高管会议上,你可能会思考阿特拉斯火箭或者德塔鲁火箭的成本缩减方法,一旦你在这个会议上提出这些方法,那你就要被开除。”
最初美国进行宇宙开发就是为了和苏联进行“太空竞赛”,但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举动的政治色彩随之被削弱。伴随而来的还有美国的财政状况恶化,连美国宇航局也无法摆脱财政预算缩减的命运。美国宇航局宣布太空飞船将会在2010年退役,而实际上,美国的航空飞船是在2011年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才最终退出历史的。为了将器材运往国际空间站,美国宇航局还不得不拜托曾经的“敌国”俄罗斯的太空飞船来帮忙。
可惜美国人还没来得庆祝“水星”号飞船的成功,就发现早在三个星期之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已经乘坐“东方1号”成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尽管美国实现了15分钟的弹道飞行,但和苏联环绕地球一周的成就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压力和紧张感导致了美国的恐慌。但从另一面来说,正是美苏之间的这种对立冲突促进了宇宙空间探索领域的发展。
意识到“阿波罗计划”花费巨大这一问题后,为了降低发射成本,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决定放弃使用后就抛弃火箭的做法,转而开始研发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除了被动应对技术革新的问题,另一个深刻的问题是,尽管火箭开发需要花费巨额资金,Rocketplane Kistler公司等火箭生产商自然深有体会,可是美国宇航局和国防部却毫无成本意识。
截至2006年3月,埃隆·马斯克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投入了自己的1亿美元,虽然他一直希望能够进行低成本开发,但火箭开发作为世界上最烧钱的行业,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其实非常困难。这时候,美国宇航局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拿到巨额订单
遗憾的是,Rocketplane Kistler公司之后融资失败,达不到美国宇航局的资金要求,只好和美国宇航局解除合约,2010年宣告破产。Rocketplane Kistler公司的经历可以说是民间火箭事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典型代表。但不管别的公司发展如何,埃隆仍然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在自己坚持的道路上全速前进。2008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与美国宇航局签订了商业补给服务合同。“商业轨道输送服务计划”负责的是开发部分,而商业补给服务则负责将实际物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完成了12次货运发射,赢得了美国宇航局16亿美元的巨额合同。
搭载着不明物品的“龙飞船”绕着直径约1.27万公里、自转速度约为1 700公里/时的蓝色地球飞行两圈后,再次穿过大气层,然后经受1 000度以上的高温,借助降落伞精确落入太平洋上的目标区域。见到最终这一幕景象后,埃隆才能彻底放心。从脱离轨道的喷射开始,大概经过1个小时,这条“魔法龙”平安无事地落入太平洋,宣告任务顺利完成。
“龙飞船”的名字来自美国的民谣组合(由彼得、保罗和玛丽组成)在20世纪60年代发行并广为流传的名为《魔法龙帕夫》(Puff, the Magic Dragon)的一首歌。这首歌的歌词是一个关于一只名叫“帕夫”的长生不老的龙与他的玩伴Jackie Paper的小故事。故事讲的是Jackie Paper小时候整天跟帕夫一起玩耍、一起冒险,但当他长大后,却对虚构的探险不感兴趣了,更不想理会帕夫,这使它生活在孤独和沮丧之中。
在“魔法龙”成功落水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埃隆终于揭开了“龙飞船”搭载的神秘物品。他坦白说,他们在飞船里放了一盒圆形的奶酪。
实施“阿波罗计划”的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宇宙开发领域的佼佼者,此前的宇宙开发领域一直由苏联主导。
“猎鹰9号”发射成功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之所以能够投入火箭开发这个烧钱的行业,很大原因是埃隆从美国宇航局得到了数额庞大的资金。虽然埃隆有出类拔萃的交涉能力和领导才能,但美国政府和美国宇航局能够对毫无背景的埃隆提供如此巨大的资金,也说明美国政府对民间企业的重视。
在火箭开发行业,企业的关系盘根错节。大型航空企业大都选择了外包的形式(委托第三方),而分包公司则会把业务再分包出去,一层交付另一层,大概最后需要经过四五层分包。
大部分火箭开发企业从投标阶段开始就有浓重的官僚作风。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国防部喜欢签订长期合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某个公司一家独大。
搭载着埃隆梦想的“龙飞船”外形是圆锥形,直径约4米,能以时速2.7万公里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据说当时还有一个趣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准备发射“龙飞船”前曾表示将会在这艘宇宙飞船中搭载一件特别的物品,但被问到具体是什么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又表现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为此各家媒体更加好奇,纷纷猜测那件特别物品是什么。
但细想一下,不管是超市还是互联网,公开价格都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当然,火箭开发行业与网络世界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会聚了最优秀的人才。
尽管埃隆对这种愚蠢的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但仍有业内人士说:“和过去相比,政府已经开始有节约成本的意识了”。但事实更偏向于埃隆的观点,火箭生产和发射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立已有8年,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太空发射场晴空万里,仿佛满怀着对埃隆的祝福,“猎鹰9号”拔地而起,直上云霄。
毫无成本意识
埃隆的两种才能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总统发表声明:“要在这个10年结束前登陆月球,并且还要安全返回地球。”这无疑是一次让世界震惊的大胆冒险。这就好像一个今天还走不稳路的小孩,突然宣布自己第二天就能够飞檐走壁、深谙各家武学,甚至成为一代宗师。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声明纯粹就是一场自娱自乐。
和严肃的美国宇航局不同的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一家明显具有硅谷气质的新兴企业。即使在组织严密的宇宙开发领域,这些新兴企业依然不改本色,它们就像“奶酪商店”一样会以一种更为乐观的态度应对一切。
官僚化的大型企业
对于宇宙航空企业的管理精英,如果不能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就没脸见股东,对于这些精英而言,即使能让股价提高一点儿,他们也会全力以赴。
美国宇航局在2006年1月发布了“商业轨道输送服务计划”,这一计划旨在鼓励民间企业往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公司也正是在这一年的8月18日与美国宇航局签订了一份备受世人瞩目的合约,合约总金额达到了惊人的2.78亿美元。
埃隆的才能不仅表现在他对火箭开发的透彻了解上,也体现在他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沟通能力获得美国宇航局的巨额资金。总之,埃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既有理科头脑,又兼备沟通能力的人才,而且这两种能力都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相反,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12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的人员运送计划——商业载人飞行整合能力项目(CCiCap)后成功获得了美国宇航局的订单,预付金为4.4亿美元。
跳出网络
PayPal另一个创始人马克斯·拉夫琴创立了社会化网络服务公司Slide,而刚以1.82亿美元被收购的Yelp——美国最大的点评网站——也是由PayPal最初的创业团队成员创建的。
飞出网络世界
埃隆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数次投标美国空军。尽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保证每年能够节省10亿美元的税金,但投标还是失败了。最后中标空军卫星发射计划项目的是由波音公司和RocketplaneKistler公司合并后的联合航空公司,这让埃隆感到非常沮丧。
埃隆放弃了在互联网世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投身火箭发射领域,创立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然而他最初尝试的“猎鹰1号”并不成功,前三次试射都失败了,但也正是之前的多次失败为他之后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直到“猎鹰9号”成功发射,公司终于走上了正轨。
2010年12月8日,承载着埃隆野心和梦想的“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太空发射场升空。这枚火箭全长约54米,相当于17层建筑的高度。随着“猎鹰9号”的发射成功,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私人宇航事业已经初现曙光。
奶酪?事实上,他们使用奶酪的目的就是以此向英国的系列喜剧《蒙蒂派森的飞行马戏团》中的演员约翰·克里斯所演的经典短剧《奶酪商店》致敬。这部从1969年开始播放的系列喜剧探讨了宗教问题、性别差异问题等多个社会问题,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而其中的一个短剧就是《奶酪商店》,商店中店主和顾客之间看似毫无意义的对话虽然荒诞,却引人深思。
埃隆还劝更多互联网行业的精英像他一样尝试挑战其他行业。他说:“互联网行业有非常多的优秀人才,如果他们能把目光转移到互联网以外的行业,一样可以发挥他们的才华。对于创业者而言,可以让他们大展拳脚的地方其实非常多。”
但在“PayPal帮”的成员中,有一个人选择了跨出互联网世界,转而迈入火箭发射的新领域,这个人就是埃隆。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实现了“猎鹰9号”的发射和“龙飞船”的顺利返回,这是民间企业在宇宙开发领域的一大创举。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在空间探索领域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可以说,埃隆开创了新的宇宙开发历史。
埃隆的公司发布了以670万美元成功发射“猎鹰1号”的消息后,整个世界都震惊了。这一成本比以前的火箭发射价格低了很多。另外,公开自己的发射成本在火箭发射行业是从未有过的举动。
在现实生活中魔法是不存在的,尽管“龙飞船”采用了最尖端的技术,会严格按照计划进入地球轨道,但在一切未结束前埃隆悬着的心还是不能放下。
埃隆因Zip2、PayPal而扬名硅谷。当初PayPal的创业团队成员如今对硅谷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他们也因此被业界戏称为“PayPal帮”。
美国宇航局最初的建立源于“水星计划”,这是美国宇航局于1958年开始的载人卫星飞行计划。1961年5月5日,宇航员阿兰·谢帕德乘坐“水星”号飞船成功完成15分钟的弹道飞行。所谓弹道飞行,就是指火箭正常分离后,就像大炮发射炮弹一样在空中划出一条弧形落到地面。这种飞行方式也被称为亚轨道飞行。当时“水星”号飞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87.42公里,发射后落到距离发射场地500公里之外的大西洋上。
“阿波罗”成功登月的壮举让所有美国人都为之振奋,但这一计划所花费的巨大成本却被很多人忽略了。“阿波罗计划”当时所花费的费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1 350亿美元。此外,“阿波罗计划”有全美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最勇敢的宇航员作为人才保障,当然更离不开庞大的财政支出作为支持。
在此之前,美国的陆军、海军、空军一直各自为营,独立进行宇宙开发事业。当时日本和美国也都是如此,军队和政府部门一方面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却完全忽略了国家的利益。
美国宇航局的“商业轨道输送服务计划”的参与者不仅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有它的竞争对手们。比如说,RocketplaneKistler公司也和美国宇航局签订了高达2.7亿美元的大单。这家公司是Rocketplane公司收购了Kistler航空航天公司后在2006年成立的新公司。
与此同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技术员数量也在急剧增多。截至2005年11月有160名员工,到2008年已增长至500名,到2010年达到了1 100名,2013年甚至超过了3 000名。
“龙飞船”进入地球轨道后,首先要绕着地球轨道飞行,然后在轨道上喷射气流,从而产生动力脱离轨道,继而穿过大气层平稳地降落到太平洋上。这其中只要有一步出错,很多人日日夜夜的努力就彻底白费了。
在火箭开发的过程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问题,而作为新参与者的埃隆恰好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早在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就公布了他的太空探索蓝图“星座计划”。根据这份时间表,美国将首先把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在那里建立永久基地。而后,美国宇航员将前往遥远的火星探险,进行“没有终点的太空旅行”。但是,这个计划并没有像“阿波罗计划”那样拥有足够的创新性,也没有激起公众的兴趣,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继续进行。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新太空探索计划,表示美国将放弃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而将火星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他希望美国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他宣布:“美国宇航局应该放弃太空飞船,交由民间企业来做这些事。”美国政府决定提供资金援助,让民间企业负担低轨道和给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任务。
“猎鹰9号”是一枚重达330吨的两级液体运载火箭。火箭的第一段装载着作为燃料的航天级精炼煤油,通过“煤油——液氧”推进剂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猎鹰9号”的成功让埃隆激动不已,也让他不断审视过去的失败,最后他从两种相反的经历中汲取经验,继续推动自己的火箭发射事业。
PayPal前首席运营官大卫·萨克斯创立了Yammer(2008年9月推出的一个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LinkedIn(一家全球性的职场社交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雷德·霍夫曼先前是PayPal的执行副总裁,工程师陈士骏则与乍得·贺利联合创办了YouTube(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工程师杰里米·斯托普尔曼和罗素·西蒙斯共同创建了Yelp。
总而言之,这些从PayPal出来的成员在各行各业都崭露头角,掌握着新一代的财富和权力,是硅谷成功人士的代表。
从小就对科幻小说《银河帝国》着迷的埃隆并没有忘记小时候的愿望,他抱着无所畏惧的探险之心开启了火箭发射事业。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作为一家民间企业能够成功发射环绕地球的太空飞船并顺利返回,不仅仅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美国宇航局的背后支持。
美国的专家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国家与苏联的差距,他们认为必须倾举国之力才能挽回技术上绝对落后的局面。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终于成功登月,随后美国又先后五次登陆月球,一举改变了原来的劣势地位。
彼得·泰尔离开PayPal之后,创办了一个资产管理公司——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这家公司曾为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提供过启动资金。
随后,为了摆脱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于苏联的局面,美国人统一了共同开发宇宙的思路,1958年,美国宇航局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下属的数千名人员、兰利研究中心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推进研究所也全归到了美国宇航局的麾下。
比如,波音公司这家宇宙火箭生产商和美国政府签订了合同,并按规定采用按实际费用精算的结算方式,但这一结算方式只是做个样子,生产商们享受到的是政府为全部开发费用埋单的待遇。
骑在银龙的背上追寻梦想
国防部并不太在意将要花掉10亿美元,相反,他们只在意“飞行是否成功”这件事。“阿波罗计划”时代还好,如今还不重视成本的态度还没转化实在让人感到惊讶。
埃隆·马斯克不仅担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担任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一般来说,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往往只是挂一个首席技术官的头衔,但埃隆·马斯克却不这么做,相反,火箭开发过程中的许多技术问题都是他做的决策。他非常明确地表示:“对于自己负责的火箭,我必须对所有的事都了如指掌。”
其实他进入的并不是一个能够短时间内谋取很大利益的行业,每一次进展都需要花费很多心血和庞大的资金。但是,也正是这个挑战,有可能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改变,所以他不惜花费时间金钱,甚至赌上自己的人生。
火箭要进入地球轨道,至少需要达到每秒8 000米的速度,换算成时速也就是2.9万公里的超高速。“猎鹰9号”需要通过大约5 000千牛的推动力来摆脱地心引力,冲破大气层,最终成功将“龙飞船”的模型送入地球轨道,这一成功可以说是民用宇宙飞船的里程碑。
太空竞赛
出乎意料的是,这艘宇宙飞船所花费的金额之高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期。另外,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了14名搭乘者死亡。种种噩耗让美国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宇宙开发领域似乎过于狂热,该冷静下来了。
比如,如何处理火箭表面材料的热处理后的温度变化,如何选择相应的材料,使用什么样的熔接技术,埃隆都要在充分了解后才做判断。
埃隆对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有过这样的评价:“……能够为许多人提供一点点方便;能够通过集体智慧找出好的方法,从而发挥巨大的价值;能够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能够丰富生活。同时,企业自身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非常不错。”埃隆并没有夸大他在互联网领域获得的成功,反而能够从中看出埃隆的理性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