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⑵杨公:即杨国忠。
⑶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⒂亭堠:瞭望的岗楼建筑。
⒀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列传》。
⑷百王:历代帝王。
⒄交州:交趾郡。
⑹忝:有愧于。
⒇谢:惭愧。深衷:内心,衷情。
⑴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即南诏。
⑻节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
⒃饬躬: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⑺赫斯怒:勃然大怒。
⒆孙吴: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⒁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
⑸庙堂:朝廷。
⑾北户:房门北向,古代交趾一带习俗,指南越之地。
⑼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
⒅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⑽梯巘:险峻的山。
⑿蜂趸:代指南蛮军队。
根据诗前小序可知: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杨国忠奏请由李宓出征南诏。此战异常艰苦,转战行程达数万里之遥。几经周折,李宓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四月回到长安,向诗人自述其征战之惨烈,诗人为之感动而作此诗。关于李宓征南诏事,史书多有记载,出入较大。所谓南诏,据《旧唐书》记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高宗时来朝……武后时来朝。”可见,南诏自三国后,一直臣服于中原势力,相安无事,直到公元748年(天宝七载),云南太守张虔陀因“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时“遣人骂辱之,乃密奏其罪恶”,首先挑起边境事端,造成连年烽烟。“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乃奏征天下后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至于李宓本人,据《旧唐书·本纪第九》所载“为阁罗凤所擒”。而《新唐书·本纪第五》则曰“死之”。关于战后,《资治通鉴》曰:“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具体时间上,史书记载与此诗序文都有出入,或许是李宓自述时,多有闪烁其词,具体情形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