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七里滩” 分类相关的 “词” 列表

“七里滩” 简介

七里滩即七里濑、七里泷,又称严陵濑、严子濑、严陵滩。典出《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瀨”。李贤注引南朝陈顾野王《舆地志》“七里瀨在东阳江下,与严陵瀨相接,有严山。”又,《浙江通志》引《严陵志》云:“七里滩,在县西四十五里,与严陵滩相接。两山夹峙,水驶如箭。谚曰“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盖舟行艰于牵挽,惟视风以为迟速。”

作为严陵八景之一的七里滩,谱牒上曾经文脉贲张。如果往前推一千六百年,也是繁华之地。因为从三国桐庐置县始,县治就在严陵流江滩,隋代又迁至江北岸,大致在俞赵至渡济一带,这里正好是江水的缓冲带,非常适宜船舶的停泊补给。七里滩成了科场落第、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文人骚客吟诗赋辞的雅集之地,也是纤夫揽舟,晓行夜宿、离人送别的所在。我猜想当时著名的桐江驿就应该设在这一带。想想那个时代,山河隔阻,一别经年,没有手机可联系,当然更无微信。音容远隔,真是“多情自古伤离别”,也总会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场面,这是从《诗经》中留下来的传统意念。唐宋盛产诗人词客,与今天盛产股民差不多。诗人多情又多愁,登舟启帆更触发他们的离愁别绪,几乎到此必吟诗咏词。“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唐·白居易)、“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唐·崔颢)、“人传七里滩,昔日来钓此。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宋·梅尧臣)、“鸟声青嶂里,人溶翠微中”(元·鲜于枢)、“洲前风度千帆影,谷中春藏万树花”(明·董其昌)、“名山蜿蜒势犹龙,兰若高临远近峰”(清·戴廷槐)。唐宋以来与七里滩有关的诗词,多达一百多首,没收录的又有多少?当时如有网络,“七里扬帆”一定是长居榜首的热词。

标题(作者) 内容 分类
作者:王策 (清朝)
涧水新烟碧,春山小雨青。 淡霞红里片帆行。 可惜好峰看尽、不知名。 天气蘼芜老,风丝荇叶晴。 金沙玉砾夕阳明。 那得一生长此、伴啼莺。
作者:厉鹗 (清朝)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 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孥音遥去,西卢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 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作者:厉鹗 (清朝)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作者:沈泽棠 (清朝)
西风十里,送蒲帆峡口,为催行躅。 山雾压船寒胜雨,冷滴萧萧芦竹。 树约凉云,峰分晓色,人语惺忪续。 蓼花明处,羡他鸥鹭犹宿。 愧我磨迹年年,青山也笑,直甚狂游独。 沙外数星渔火湿,光逗水村茅屋。 倚枕笺愁,推篷猎句,影照清波绿。 唤回客恨,鹧鸪啼遍岩谷。
作者:方有开 (宋朝)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渔舟一叶。径入寒烟碧。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身如织。年年行役。鱼鸟浑相识。
总条数:5
上一页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