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此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当时杜甫55岁,住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仇兆鳌《杜诗详注》:前有《引水》诗,此亦同时所作。獠奴,公之隶人,以夔州撩种为家懂耳。《困学纪闻》:《北史》:獠者,南蛮别种,无名字,以长幼次第呼之。丈夫称阿暮、阿段,妇人称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此诗为獠童引泉而作。上四句抒写引泉之事,下四句则为泉至而言。
⑴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认为獠(音老)人“为南方民族,族源出于老挝,秦汉时向南中(云南、贵州及四川凉山州)地区扩散。”公元338年,獠人从羊柯(云贵)入蜀。獠人“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魏书·獠传》)。当年封建王朝“岁岁伐獠”,“获其生口,以充贱隶”,甚至“取獠口,以为阉人”,估计阿段就是这么被抓来的,或是被抓獠奴的后代。除了阿段,杜甫还有个女獠奴阿稽。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关于獠人的记载。经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獠人“与夏(汉)人参居者,颇输租赋”。与汉人“交通贸易”,“颇参(与)夏(汉)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汉人)不别。”到南宋时,獠人与汉人融合,都成为“编户”(有户籍的居民)。
⑵苍苍:青郁茂盛。曛:日落时的余光。
⑶这句写用竹管接泉水。可参看杜甫诗《溪上》“塞俗人无井”,以及《引水》“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宋朝鲁訔:夔俗无井,以竹引山泉而饮,蟠窟山腹间,有至数百丈者。袅袅,细长的样子。杜甫曾有绝句“隔户杨柳弱袅袅”可证。
⑷郡人:当地人。这句是说,入夜后,当地人在争抢剩下的一点点水。馀同余。
⑸竖子,年轻的仆人,语出《庄子·山木》:命竖子杀雁而烹之。这里指阿段。黄生注:争沥不闻,而寻源则往,视世之狃小利而忽远图、避独劳而诿公事者,其贤远矣,故诗特表之。
⑹杜甫患有消渴症,即糖尿病,经常感到口渴。回:在此指“摇”。
⑺张溍注:传声一注,状其从高下注也。湿青云,指泉水来自山顶云端,青云湿润之处。
⑻顾炎武:子美久客四方,未必尽携经史,一时用事不免有误。陶侃胡奴,盖谓士行有胡奴,可比阿段。胡奴乃侃子范小字,非奴也。
⑼怪,惊诧。常穿虎豹群,这里用来称赞阿段的胆量。三峡地区确有华南虎、金钱豹和云豹。杜甫诗“人虎相半居”(《客居》)、“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前苦寒行二首·其一》)亦可证虎豹在三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