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永泰元年(765年)秋在云安所作的三首七律。全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居住云安的感受。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①,百丈谁家上濑船②。未将梅蕊惊愁眼③,要取椒花媚远大④。明光起草人所羡⑤,肺病几时朝日边⑥。
(此诗厌居云安而作。首记时,次记地。三四县前景,承次句。五六腊后事,承首句。末因春近而念朝正也。闻雁声,想家书。见濑船,思出峡。方在腊,故梅蕊未吐。春将至,故椒花欲颂。远天,指云安。媚,言其可爱。)
①张正见诗:“终无一雁带书回。”②晋乐府:“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南史·朱超石传》:宋武北伐,超石前锋入河,军人缘河南岸,牵百丈。【朱注】《演繁露》云:杜诗多用百丈,问之蜀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棱,若用索牵,遇石辄断,故劈竹为大辫,用麻绳连贯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陆游《入蜀记》:上峡惟用炉及百丈,不用张帆。百丈,以巨竹四破为之,大如人臂。《吴都赋》:“直冲涛而上濑。”濑,急滩也。③江总诗:“玩竹春前笋,惊花雪后梅。”惊眼本此。④晋刘榛妻元日献《椒花颂》。杨慎谓当作楸花,未然。古乐府:“入门各自媚。”即此媚字。朱翰引“媚于天子”,太迂。⑤汉王商借明光殿起草作制诰。赵大纲谓公诗“翰林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即“明光起草人所羡”也。据《石砚》诗蔡注引《汉官仪》,尚书郎主作文章起草,乃自叙郎官事也。⑥晋明帝云:“只闻人自长安来,不闻人自日边来”故后人遂指长安为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①,日满楼前江雾黄②。负盐出井此溪女③,打鼓发船何郡郎④。新亭举目风景切⑤,茂陵著书消渴长⑥。春花不愁不烂慢,楚客惟听掉相将⑦。
(次章,承云安。上四云安景事,下四云安情绪。烟碧、雾黄,冬暖之色。此溪女,嫌其俗陋。何郡郎,怪其冒险。中原未平,故有新亭风景之伤。肺病留蜀,故有茂陵消渴之慨。春花,应春动。听棹,思出峡也。)
①何逊诗:“山烟涵树色。”②鲍照诗:“濛昧江上雾。”③《马岭谣》: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远注】云安人家有盐井,其俗以女当门户,皆贩盐自给。《唐书》:夔州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又,云安、大昌皆有盐官。④又云:峡中多曲,江有峭石,两舟相触,急不及避,故发船多打鼓,听前船鼓声既远,后船方发,恐相值触损也。《何氏语林》:王敦尝坐武昌约台,闻行船打鼓,嗟称其能。⑤《王导传》:中州士人避乱江左,每至暇日,邀饮新亭,周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通鉴注》:新亭去江宁县十里,近临江诸。切,乃凄切之切。⑥茂陵著书,用司马相如事,注别见。【顾往】菱为南楚,故自称楚客。鲍照诗:“楚客心悠哉。”⑦《仪礼注》:相将,彼此相扶助。陶潜诗:“相将还旧居。”《杜臆》:发必同行。故曰相将,犹俗云船帮。
即看燕子入山扉①,岂有黄鹏历翠微②,短短桃花临水岸③,轻轻柳絮点人衣。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④。他日一杯难强进⑤,重嗟筋力故山违⑥。
(末章,承春意。上四拟春日之景,下四写春日之情。【朱注】诗作于十二月一日,而云燕鹂桃柳者,盖逆道其事,即所谓他日也。亲知稀见,欲开怀而不得。故山终违,欲强饮而不能。意有两层,故曰重嗟。朱瀚谓一嗟筋力,一嗟故山,非是。筋力,即上文老去耳。即看,即可见也。岂有,岂不有也。他日,指来春。故山,指长安。瀚曰:故山、山扉,首尾相应。)
①陈后主诗:“云色入山扉。”②何逊诗:“黄鹂隐叶飞。”翠微,山腰春色。③【黄注】短短,字老而趣。如小小则嫩,矮矮则俗,灼灼则太文,皆替此二字不得。④王羲之《与谢万书》:“欲与亲知,时共欢宴。”《史记》:赵高曰:“群臣莫得见其面。”⑤薛道衡诗:“陶然寄一杯。”⑤李峤诗:“重嗟欢赏地,翻召别离优。”陶弘景《授陆敬游文》:“筋力尽于登筑。”谢灵运诗:“故山日已远。”杜诗凡数章承接,必有相连章法。首章结出还京,次章结出下峡,三章又恐终老峡中,皆其布置次第也。卢世曰:末章尤空奇变化,其虚实实虚、有无无有之间,妙极历乱。而怀人叹老,抱映盘纡,此老杜七律之神境。
《苕溪渔隐丛话》:
《禁脔》云:“鲁直换字对句法如‘只今满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行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苕溪渔隐曰:此体本出于老杜,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柑犹自青。”“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后村诗话》: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濑船。”又云:“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此两联,真(云安)县图也。
《瀛奎律髓》:
此三诗张文潜集中多有似之者,气象大,语句熟,虽或拗字,近吴体,然他人拘平仄者,反不如也。
《瀛奎律髓汇评》:
许印芳:此亦通首不粘。
《唐诗评选》:
如“日满楼前江雾黄”,冬景独绝,不得此语,匆效此制。
《杜诗详注》:
杜诗凡数章承接,必有相连章法。首章结出还京,次章结出下峡,三章又恐终老峡中,皆其布置次第也。
《唐宋诗醇》:
借拗调以遣怀,锵然可听。
《读杜心解》:
惟“寒轻”、“日满”,故“烟碧”、“雾黄”,俱于“腊”中见“春意”。“溪女”亦娴生计,“船郎”尽有归期。江间所见如此,而客途抚景,作赋言愁,又何堪此留滞乎?
《杜诗镜铨》:
刘须溪曰:子美七言律每每放荡,此又参差《竹枝》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