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的 “诗” 列表
林朝崧(清朝)
简介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
标题(作者) |
内容 |
分类 |
|
绝代人难与命争,红销香歇最怜卿。
祗应不惮梅花妒,芳冢长依处士茔。
|
|
|
灯前却扇尚生疏,镜槛相偎晓起馀。
笑撚吟髭成八字,宫眉画出比何如。
|
|
|
蓉镜斋中花木荣,鸡窗回首十年情。
逋仙逝后龟山去,无复琅琅弦诵声。
|
|
|
小小旗山对鼓山,夜潮来往两崖间。
月斜人语菰蒲岸,知是渔舟港口还。
|
|
|
埠头经始未成功,估客帆樯泊港中。
自与葫芦通铁道,米糖输出胜基隆。
|
|
|
盘空磴道草痕侵,筇竹扶人胜境寻。
一笑如飞凌绝顶,回看来处白云深。
|
|
|
几辈献花朝石像,几人酹酒吊城楼。
总因见月心多事,何似藜床一觉休。
|
|
|
管弦聒耳酒扶头,月上南楼宴未休。
添得几篇诗吊古,延平祠畔作中秋。
|
|
|
声声悲壮动关河,似比闻鸡感慨多。
唤起从军十年梦,封侯事业久蹉跎。
|
|
|
之子佩琼华,红颜齿编贝。
既为兰亭集,复作竹林会。
鸣泉鼓瑟和,碧岫焚香对。
清谈杂玄史,浊酒浇磊块。
朝游逐麈鹿,暮吟倚松桧。
逍遥丘壑间,放浪形骸外。
纷华久忘怀,理乱宁置喙。
神交支许流,尚友宗雷辈。
功名乃祸媒,富贵为身害。
但尔自足娱,何必麒麟绘。
|
|
|
娇鸟啼花报花开,大堤裙屐嬉春来。
垂杨四面栏不住,远山飞入池中台。
恍惚江东张园好光景,欲唤吴姬抚琴歌落梅。
旧游如梦忽枨触,临水照影惊于思。
此间昔筑鲸鲵观,清明麦饭无人哀。
杜宇冬青几风雨,碧血染地生莓苔。
山邱一变作华屋,百年罗刹成蓬莱。
地运盛衰关天数,何用胡僧谈劫灰!
江山风月无定主,管领正要骚人才。
看花对酒不作乐,地下奇鬼将人咍。
黄金入手买歌舞,醉即藉草卧勿回。
身前勿计身后事,贵贱俱尽随尘埃。
君看石像耸云表,英姿飒爽褒鄂推。
万人瞻拜徒为尔,一代雄豪安在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