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罗·卡尔维诺” 的 “名句” 列表
伊塔罗·卡尔维诺
(意大利)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出生於古巴,父母都是熟带植物学家;两岁左右父亲就任义、法边界的圣雷墨植物园园长,举家迁离古巴。二次大战期间加入抗德游击队,1945年加入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院,并出版小说《蛛巢小径》。50年代他致力于左翼文化工作,1957年因苏联入侵匈牙利而退出共产党。60年代中期起,他长住巴黎15年,与李维史陀、罗兰巴特等有密切交往;60年代的代表作为科幻小说《宇宙连环画》,曾获颁美国国家书卷奖。70年代陆续出版了《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并受到全意大利人的敬爱。
目录Cosmicomicsby Italo Calvinotranslated by William Weaver, Harcourt, Brace & World, New York, 1968.ContentsCalvino, Italo,--The Distance of the Moon, 1968.--At Daybreak, 1968.--A Sign in Space, 1968.--All at One Point, 1968. (Playboy)--Without Colors, 1968.--Games without End, 1968. (Playboy)--The Aquatic Uncle, 1968.--How Much Shall We Bet? 1968.--The Dinosaurs, 1968.--The Form of Space, 1968.--The Light-Years, 1968.--The Spiral, 1968.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三。作为现代人,谁活着没有一个面具呀,但是有些人除了面具就找不着自己了,《不存在的骑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他只是一副会打仗的盔甲,但是作为个人他不存在。
劈成两半的男子,两片人体各自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被切成两半其实是件好事,切成两半之后,才会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完整,才会知道这种不完整会带来悲伤。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二。男爵认为,要看清地面上的生活就要和它保持距离,所以他选择了树上的生活。很多人认为这部小说是整个三部曲里最好看的一本。
中文名又名: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发表于一九七九年,可以说是卡尔维诺孜孜不倦探索小说创作的最终总结。小说以《寒冬夜行人》一书的出版发行为开头:读者满怀欣喜地购来该书,急不可待地打开书本看起来。但看到32页以后,发现该书装订有误,无法看下去了。于是找到书店,要求更换。书店老板解释说,他已接到出版社通知,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在装订时与波兰作家巴扎克巴尔的《在马尔堡市郊外》弄混了,答应更换。同时,男读者在书店里还遇到了一位女读者,柳德米拉,她也是来要求更换装订错了的《寒冬夜行人》的。于是男读者在阅读为寻找《寒冬夜行人》而得到的十篇毫无联系的小说开头的故事上,又叠加上了男读者与女读者交往和恋爱的故事,小说便以这两个故事为线索平行地展开……
《分成两半的子爵》讨论了缺憾、偏颇、人性的匮乏。故事的起点是非常简单、非常鲜明的意象或情境:劈成两半的子爵,两片人体各自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一半是邪恶的子爵,极尽破坏之能事,一半是善良的子爵,处处助人。爬到树上的男孩不愿意下来,一辈子在树上度过;一具中空的甲胄自认为是一名男子,不断贯彻它自己的意志力。故事由意象滋长出来,而不是来自作者想要阐述的理念;意象在故事之中的发展,也全凭故事的内在逻辑。这些故事的意义——准确地说,这些故事以意象为基础而衍生的意义网络——总是有点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坚持一种毫无疑义的、强制认可的诠释。
这是一个关于皮恩的故事,他是皮匠的学徒,二战时在海边一个古代利古里亚人的要塞长大,当时德国军队驻扎在镇里,而游击队正从山区打回来。皮恩是个瘦小的孩子,为了生存下去,他要削尖脑袋去想办法。与其他那些有家的孩子相比,他是个社会的“弃儿”:除了一个当妓女的姐姐,他没有亲人没有家。在“烟雾腾腾,混暗的小酒馆”里,皮恩"被迫在成人的世界里寻找避难所”,那里他听见那些引起了猥亵笑声的谈话,他能模仿那些谈话,但不知道它们的意思。他唱伤感的歌,学会侮辱和诅咒他人--但没有一刻他不在期待成为游击队的一员,“和年轻的伙伴们在一起,他会给他们看蜘蛛建巢的地方,或者和他们在河床上的竹林里战斗。”
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这几年我在巴黎有一个家,每年会来住一阵子,不过直到今天这个城市从未出现在我笔下。或许要写巴黎我得离开远远的:如果说写作是因为想念、需要的话。或许得更投入,那么我应该从年轻时就住在这里:如果说赋予我们想像世界形体的是我们人生最初那几年,而非成熟期。我来解释清楚一点:一个场所必须变成内在场景,让想像开始在此定居,是为剧场。今天,巴黎在世界文学的许多篇幅中,和我们大家都读过,在我们生命中曾占一席之地的许多书本中都当过内在场景。
《宇宙奇趣》的主人公是个既年迈又年青的智者,他是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人,既是我们的老祖宗,又是个现代人,可以说他既是世界起源、地球形成时的人,又是宇宙消亡毁灭时代的人,他的名字是 qfwfq,是以未知数w为轴心的对称的字母qf—fq排列而成。“卡尔维诺好像因为愤怒、麻木乃至失重而在地球上消失了;他躲在大气层后面,用望远镜看着自己在人们之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