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的 “著作” 列表
“德国” 简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在创新领域排名第一, [25] 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陆地边界全长3876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国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德国行政区划分为16个州,13175个市镇,首都为柏林。截至2022年6月,德国人口8322万。首个以汉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景星学社即诞生在德国。
本书作者是中世纪德意志神学家和神秘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上帝即万物,万物即上帝;人物成物之景,人的灵性与上帝的神性是共通的。他的系列神学思想不但构成了基督教新教的理论基础,而且哲学家产生了极为深运的影响。本书包括了埃克哈特大师的主要论著,即《教海录》、《论属种的安》、《论贵人》及《讲道录》。本书根据瑞士苏黎世第欧根尼出版社1979年版《埃克哈特大师德语讲道和论说集》、马内斯出版社1999年版《埃克哈特大师德语讲道录》并参考美国Kessinger Publishing Company《埃克哈特大师著作集》英文版译出。
叔本华创作的《爱与生的苦恼》讲述了:唯有站在最高的立场,才能获得绝对的真理。欲望越强烈、越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越多越深。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苦恼最多。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终极要素。妄想产生的欢喜愈大,一旦消失,所得痛苦也愈深。尽管人生多熙攘纷杂,但对它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原本就是幻想在作祟。当我们快乐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当处在痛苦中时,则觉得度日如年。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他酣睡时,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时刻,就是在他觉醒的瞬间。亲情经常击败自私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子女。苦恼并非从外界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们心底,但一般人都视而不见。
《观念力·叔本华论文集》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著作之一。作者运用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分析天才,谈思想,论生存空虚,论文学,论读书写作等,篇篇立论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旨在让读者了解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叔本华创作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讲述了: 生命的情景好像镶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 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须从远处看。风格是心灵的表现。心灵比身体更可信。哲学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柏拉图曾经这样 说过,你记住这句话。虽然死亡可以结束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 的存在。自杀是一种怯懦行为。我们可以说生命可以看作一种燃烧过程;智慧是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光。智慧是内涵的量度,不是外延的量度。知识即权力。憎恨是一种“心灵”上的东西,而轻视则是大脑 的一种情绪产物。只有取材于自己头脑中的作,他们的作品才是 值得阅读的。
1819年叔本华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式作品。尼采把自己一生思想精髓的结晶过程写书中,用大胆、奔放、直接的笔法描述自己,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诗化语言表达出来。书中附有译自英文和日文的尼采研究文章,便于读者准确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作为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尼采的评论毁誉不一。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和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在这本书里,尼采以自己的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因而这本书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
作为古希腊文化景仰者的尼采,对于现有人类历史抱有极其悲观的想法,在提出对超人的预言后,他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在《上帝之死》这本书中对基督教的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基督教的历史渊源进行剖析,尼采认为根本没有基督教,基督教是伪造和谎言构成的,这种空前的说法曾震撼了整个世界。这是一本让你读起来爱不释手的哲学经典,从中可以领略到伟大思想家那超前且精妙深奥的思想。
《快乐的知识》又名《快乐的科学》,尼采意在将哲学经由犀利的批判而提升至与科学同样严谨的地位,这也是他的经验主义热血达到鼎沸的表征。事实上,在他的著作中,他也提过所谓超越道德的途径要经过三种精神形态转折的观点,那三种精神形态,即虔敬、服从的学习精神;破坏、批判而尝试对一切价值重新评估的自由精神;肯定、创造和对命运之爱的精神。
1.本书原著首版后不久,就被列为“影射小说”,遂被封禁长达35年。待解禁后首次德文版印发33万册。2.原著改编电影获第5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第3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3.法国知名剧作家将本书还改编成了舞台剧,进行全国公演,引起了强烈反响。4. 本书是为了“分析那些为苟且偷生而背信弃义的知识分子的心理,这些人为了华而不实的名声和转瞬即逝的财富而出卖他们的才华”。最初连吃顿好饭都要借钱的喜剧演员亨德里克,后来他不但在舞台上演戏,也在生活中演戏,他总在撒谎,然而他又从不撒谎,他的虚假就是他的真实。最后他又因“梅菲斯托”这个角色成功进入“上流社会”,同时也使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恶魔签订了一份邪恶的协议。亨德里克也曾试图帮助他的朋友,或 者将集中营里的艰辛告诉内阁总理,但他总是担心失去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世界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要发生也只有一次。然而现在,他手上已有了永远也洗刷不掉的污点……小说读起来轻松,饶有兴味,可以说极其出色,许多地方十分诙谐,语言也很优美、清晰……——托马斯· 曼以这样一种扣人心弦的方式,创造了一种由众多人物上演的杂技艺术的范例,而且如此成功地将娱乐、讽刺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这实在是太好了。——斯特凡· 茨威格亨德里克是一个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的人,但却无法改变这种行为。他的行为不是出于信念,而是出于对自由的恐惧和厌恶。因此,他始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 ——《纽约时报》此书令人称奇。取材于真实事件,却将表现主义发挥到极致,使得其像一把刺入人体的匕首一样。——《科克斯书评》
《拉贝日记》在尘封了60年后终于面世。拉贝,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商务代表,在中国工作了30年。在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以其独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视角,在呼啸的枪炮声中、在尸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满激情而又冷峻的笔触逐日记载了这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日记所展示的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以及拉贝先生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将使今天的中国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过去、更深刻地思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