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乔治·桑的头像 乔治·桑法国)详情

“乔治·桑” 简介

乔治·桑(1804年7月1日~1876年6月8日),法国著名小说家,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


“乔治·桑” 作品列表

作品类型 数量 代表作品
1

“乔治·桑” 详情

人物名片

中文名:乔治·桑

外文名:George Sand

别 名:露西·奥罗尔·杜邦

国 籍:法国

出生日期:1804年7月1日

逝世日期:1876年6月8日

职 业:小说家

代表作品:安蒂亚娜

人物简介

乔治·桑(1804年7月1日~1876年6月8日),法国著名小说家,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

她凭借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而一举成名。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244部作品,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

雨果曾称颂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乔治·桑(George Sand)原名露西·奥罗尔·杜邦,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在法国诺昂乡村长大。父亲是第一帝国拿破仑时代的一个军官。由于父亲早逝,而母亲曾有沦落风尘的经历,所以她从小由祖母抚养,祖母为了把她培养成一个淑女,费尽苦心,而乔治·桑没有令祖母失望,小小年纪便已露出卓尔不群的才华。13岁进入巴黎的修道院。


个人经历

乔治·桑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批追求者。她与大文学家缪塞的艳事、与音乐大师肖邦十余年的同居生活,成为法兰西19世纪的美谈之一,并留下了一篇篇揭示她内心深处情感世界奥秘的情书佳作。

肖邦曾为乔治·桑作曲: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

乔治·桑是个民主主义者,从一个角度讲,她可称得上是女性解放的先驱。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上,她倡导女性的主导地位,认为女人不应该成为男人情欲的发泄对象,女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应该主动地得到满足。

乔治·桑,是被她的同时代人公认为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曾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

第二帝国时期,她和王室来往密切,对巴黎公社革命很不理解,但反对残酷镇压公社社员,乔治·桑于1876年6月8日逝世。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831年初,她带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定居巴黎,很快就成为巴黎文化界的红人,身边经常围绕着许多追随者,她开始了蔑视传统、崇尚自由的新生活。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穿长裤,一身男性打扮的她终日周旋于众多的追随者之间。即使乔治·桑这个男性化的笔名,也来源于她的一个年轻情人。

当有人批评这个矮小(1.54米高)、放荡的女人不该同时有四个情人时,这个不受世俗成规束缚的女人竟然回答说,一个像她这样感情丰富的女性,同时有四个情人并不算多。她曾借自己的作品公开宣称:“婚姻迟早会被废除。一种更人道的关系将代替婚姻关系来繁衍后代。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既可生儿育女,又不互相束缚对方的自由。”

当遥远东方的男人还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的时候,在美丽的法兰西大地上,一个身高1.54的小女人竟然发出要实行一妻多夫制的声音!一妻多夫?!不要说是那时候,就算是拿到今天,这样的女人也是一位奇女子。

要知道,她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女权”尚未成为一个让人熟知的名词。那时,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一个自由的、不羁的、充满活力的男人,是一个伟大的生命;而一个拥有这样生活的女人,则是一个肮脏的女人。更何况,人们潜移默化的概念是:女人本来就应该是男人的附属品!

在离巴黎数百公里远的诺安镇庄园中,这个文采出众、多才多艺的浪漫主义作家接待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史上名留青史的人物:诗人缪塞、作曲家兼钢琴家肖邦和李斯特、文学家福楼拜、梅里美、屠格涅夫、小仲马和巴尔扎克、画家德拉克洛瓦……等等。甚至包括拿破仑的小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亲王。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她庞大的情人队伍中的一员。终日高朋满座的诺安镇乔治·桑庄园这个“艺术家之家”,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乔治·桑,这个生活优越、追求享乐、感情丰富的美丽女人,没能在婚姻中得到爱情、温柔和满足,却用丰富的、热情的爱情,张扬了自己的生命,并为后人留下了华美的文字。同时,她也用自己的笔和行动,深深地介入了当时的政治,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当然,这更是同时代的许多男性文化名人都没能做到的了。

乔治·桑身上充满了矛盾。譬如,通过观察她“我爱,故我在”的日常生活,似乎无法理解她对政治的热衷和投入、无法相信她已经具有相当强烈的社会主义思想。据说,乔治·桑是一个非常拘谨的人,从未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过话,而只善于用笔表达,这和她丰富多彩的、开放的私生活传奇好像也不相称。

她追求生活舒适。在她诺安镇的故居中,当时已经安装了可以24小时供应热水的装置。为了能让仆人迅速到达她所在的房间,她在仆人工作的厨房,安上了5个分别代表不同位置的铃铛。她甚至还有一个私人剧场、一个装有一百五十多块带滑槽的布景的舞台。与这些奢华相对应的,则是她寓所装饰的简朴、单调,毫无当时富贵人家盛行的豪华和排场。

还有,她似乎已经具有极大的知名度,但是,只是到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作家诞生200周年、2004年被法国政府命名为“乔治·桑年”的时候,通过有组织的一系列研讨会、演出和阅读活动,人们才突然发现她的全部价值。在此之前,她只是法国文学史上群星璀璨的星空中的一颗小星星而已。在她开始“为生存而写作”和后来“为表达自己而写作”之间,她的笔下却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又是为什么?21世纪的人们,应该如何重新正确地、而非孤立或片面地认识这位19世纪的女作家?

今天的法国文化界,还有两个女人也让人想起了乔治·桑,她们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性感女星碧姬·芭铎和小说家弗朗索瓦兹·萨冈。这两个几乎同龄的女人,也都曾经是法国社会性解放、女性追求社会新地位的象征人物。

移居巴黎为了生存下去,她开始了勤奋的笔耕,写出了一部部文笔秀美、内容丰富、情节迷人的风情小说,并以此确立了自己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卢梭、夏多布里昂和拜伦对她的复杂影响。

1832年,她第一次以“乔治·桑”这一男性笔名发表两部小说,分别是《安蒂亚娜》和《瓦朗蒂娜》。尤其是七月革命后不久,她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使她一举成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两本小说讲述的都是爱情失意的女人的故事。这是她一生中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年代,从1833年至1836年,她相继发表《莱丽娅》、《雅克》和《莫普拉》。

在巴黎生活期间,乔治·桑热衷于乔装成男性出入各种公开场合,尤其是出席一些禁止女性参加的集会。这在19世纪的法国是一种惊世骇俗的举动,尤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乔治·桑始终没有再次嫁给某个伯爵或公爵。这些不寻常的举动很快就使得乔治·桑成为法国文坛声名大噪的人物。

1836年之后,乔治·桑结识了一些资产阶级自由派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关注社会不公现象并创作“社会问题小说”。其成就最高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康素爱萝》(1843)和《安吉堡的磨工》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1848年,路易·菲利浦下台,成立临时共和政府,乔治·桑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撰写《致人民的信》,甚至为临时政府的公共教育部及内政部撰写公报。6月份工人暴动,乔治·桑慑于工人暴动的声势,回到诺昂,从此不再写“社会问题”小说,也不再过问政治,开始以充满静谧与无邪的田园情趣为题材来写作,发掘人心中高贵与美好的一面。

其实早在1846年,乔治·桑就已经开始对田园生活感兴趣。这一年她发表了著名的田园小说《魔沼》,全书没有复杂的情节和冗长的理论阐述,而是自始至终充满诗意。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奠定了作家晚期创作的基调。

晚年的乔治·桑的创作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追求反璞归真、回归自然。这一时期她的代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弃儿弗朗索瓦》(1848)、《小法岱特》(1849)和《我的生活》(1855)。两部小说都描写充满浪漫情调的爱情,其间可见卢梭《新爱洛依丝》的影子。

乔治·桑晚期的创作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描写农民的生活。这在贵族传统根基深厚的法国文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尽管农民的生活在田园牧歌的乡村背景中被女作家理想化,但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乔治·桑在一些小说中采用糅合了土语的朴素法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一时期,乔治·桑还发表了《他与她》(1859),追忆早年和缪塞的恋情。


个人作品

乔治·桑移居巴黎后为了生存下去,她开始了勤奋的笔耕,写出了一部部小说,并以此确立了自己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七月革命后不久,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一举成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244部作品,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其中包括故事、小说、戏剧、杂文,以及3万多封被称为“文学史上最优美的通信之一”的书信。

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四阶段:

早期作品称为激情小说,代表作有《安蒂亚娜》、《华伦蒂娜》(1832)、《莱莉亚》(1833)等,都描写爱情上不幸的女性,对生活感到失望,不懈地追求独立与自由,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与反抗的意志。

第二阶段作品为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在这些作品里,她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命运问题,尽管没能明确地指出解放的道路,但作品毕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罪恶,攻击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婚姻制度,进而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

第三阶段作品为田园小说,代表作有《魔沼》(1846)、《弃儿弗朗索瓦》(1848)和《小法岱特》(1849)。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大自然绮丽的风光,渲染农村的静温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第四阶段作品为传奇小说,代表作有《金色树林的美男子》(1858)。


作品简介

《安蒂亚娜》是一颗年轻的心灵第一次爆发出的辛酸和悲哀。主人公具有高雅的智慧和高尚的心灵,她的丈夫德尔马上校却是一个充满了淫威的军官,安蒂亚娜的心受到伤害后,她转向了情人莱孟的怀抱,然而莱孟是个容易激动,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人。后来竟变得毫无心肝可言。最后,安蒂亚娜同她童年时代的男友拉尔夫到印度隐居。女作家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几种男性性格;有军官丈夫那样性格粗暴的男子,由于社会给了他权力,便变得残酷无情;也有莱孟那样性情软弱的男子,自私自利是他们的本性。还有表面上冷酷无情,实际上感情热烈,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男子,像拉尔夫那样。

在这第一本小说里,乔治·桑就提出了妇女解放问题。她借主人公安蒂亚娜的口说:“我不跟你们供奉一个上帝,可是我更尽心也更纯洁地供奉我自己的上帝。你的上帝是男子的上帝,是一个男子,是一个国王,是你们种族的创始人和保护人。而我的上帝是宇宙的上帝,是创世主,是救世主,是一切生命的希望。你的上帝使万物皆备于你一人,我的上帝使他创造的一切生物都互相帮助。”在这里,乔治·桑对于妇女屈从于男子社会秩序进行了抗议。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上帝忠实信仰的乐观主义。

如果说她在第一部作品中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形象的话,那么,在《莱莉亚》中,她却描绘了她理想中伟大的、并不沉湎于声色的感情深厚的女性。莱莉亚是严肃、勇武、智慧和艺术的象征。与她相对的其妹妹普尔雪丽,她则是个奢侈豪华的妓女,是美丽和激情的象征。在这里,作者无疑把自己的双重人格分别赋予了两个女性人物。然而这个故事却以悲剧结局。她早在《安蒂亚娜》中所表现的对上帝的天真的信仰到这儿已变成了绝望的呐喊。女主人公临死前说道:“天啊!绝望笼罩着一切。上帝创造的世界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散发出悲苦的呻吟。波浪翻滚着,呜咽着拍打岸,风在森林里悲鸣怒号。森林的树木全在暴风雨的鞭打之下低垂了头,刚一抬起头来又低垂下去了。忍受着可怕的折磨。那儿有一个悲惨的、罪该万死的生物,非常可怕,巨大无比——我们居住的世界容纳不下他。”

在《华朗蒂纳》和《雅克》中,乔治·桑仍然未脱离她的婚姻主题,只是角度已有所改变。在前部作品中,她塑造了一个文雅而冷淡的丈夫。而在《雅克》中,她把她心目中最高贵的品质都赋予了这个丈夫。雅克的年青妻子却不能理解他的那种高贵的性格,也不再爱慕他的性格,于是转向了自己的情人。但雅克却谅解了他的妻子。他说:“没有人能够控制爱情;没有人会因为他爱或不再爱而有罪。促使女性堕落的是说谎。”最后为了给他的妻子自由,雅克只能采取自杀的方式,而即使自杀也要让其妻子觉得是一次偶然事件。


人物评价

雨果:“乔治·桑在我们时代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人是伟大的男性,她是伟大的女性”,“我们这个时代,大革命结束了,人道革命已经开始,两性平等是人道革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一个伟大的女性,她应证明既有男性的才干,又不失天使的禀赋;她是强有力的,又不失温柔。乔治·桑具有这些能力”,“她是我们这个世纪的骄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乔治·桑纪念邮票

乔治·桑纪念邮票

乔治·桑研究在20世纪一度被冷落,在欧美出现了“乔治·桑热”,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和洛杉矶西方学院的一批学者出了专著,开设网站,带动起了研究热潮,反过来影响法国。学界普遍感到她的思想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性,那惊世骇俗的言行,包含着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她称得上女权运动的先驱。


爱情故事

1836年冬天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作家乔治·桑,肖邦,这个纤弱、儒雅而又温柔的男子,对反传统的多产作家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发现和她在一起时,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后来,肖邦和乔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们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乔治桑给予肖邦的细心照料,有助于焕发肖邦的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几年,肖邦的作曲生涯达到了他个人生命的最高点,是肖邦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

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11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分开了。

肖邦来到巴黎心情十分忧郁,肺病加重,身体越来越坏,但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学生弹琴。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一些,想起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一首《升C小调圆舞曲》。

乍一听,你会感到它的旋律很美,实际上它隐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哀。

肖邦似乎在说:悲哀吗?怎么?我可是不在乎的,不在乎的,该怎样就怎样吧!……可是,他究竟不是完全不在乎的,真相隐藏在圆舞曲激动的悲哀里,他的心潮在起伏翻滚。